等了1個月, 看到數字了...
這是 ucar 的速報版


文章關鍵字
不是說訂單幾千張嗎,難道因為只生產了一百多台??
是交車太慢還是退訂的太多??
DIANE LEE
是內銷1500 外銷越南200.何來幾千臺.

幾千臺那是大陸的月銷售數據吧

不是這樣算的吧

首先 六月份幾乎是月底才開始陸續交車

其次 不是賣的不好

而是裕隆的產能很低

有些人訂車都得等到年底才能領車了
177台? 我還以為少了一個0呢~~~ 對了~還要扣掉展示車及試乘車~

初當不是說1500台訂單嗎~這可是從台北車展累積下來的~裕隆可是有好幾個月的準備時間來生產熊貓~
一個月生產500台以上很難嗎?看人家T牌本月可是4個車款單月就破千了~
原因可能是以下3原因之一:
1. 產品還沒有ready,趕熊貓上架~
2. 交車能力就這麼大(半個月?)
2. 產能就這麼大~預估熊貓正常單月接單量大概是100-300台


大概是產能問題吧 手排版交車遙遙無期
先交車的都是6A的 果然有錢人(相對性)還是優先處理
不過裕隆如果繼續這樣搞下去 真的會讓人越來越失望
誰願意訂一台車要半年後才到手
嚴董加油一下吧
Tobe M'car 是 4 月 24 日正式開賣, 也算賣了 1 個月又 1 個禮拜
比別人多一個禮拜 (1/4 的銷量), 不知道下個月銷量如何, 再觀察看看...
PSP wrote:
2002年12月有496輛
2004年6月份418輛...(恕刪)


2002年12月 Altis賣5600輛
2010年5月Altis賣1729輛
整整差了3.2倍

matiz 496 / 3.2 = 155
這樣算起來m'car的177還比matiz賣得好

不同時空背景做比較會有很大出入
chihung1105 wrote:
不同時空背景做比較會有很大出入...(恕刪)

當然, 不同時空背景會有出入. 不過 Matiz 當初切入市場的主打
和熊貓車是一樣的, 便宜 (忘記 matiz 是不是也是當時最便宜的車)
30 幾萬即可入手, 市區代步車. 我拿來比, 只是單純的比較當代最低入手車的銷量

單比國產車的話, Kia EuroStar 是進口車就不列入了, 如果我拿 Hyundai Getz 1.3, 522 台,
或 march 1.3, 806 台比 (2台都是 30幾萬的車). 熊貓的數字更難看吧... 我都己經故意放水,
挑掉賣的最好的車子, 找個最差的 matiz... 不然我應該用 march 來比, 因為同樣都是裕隆,
而且熊貓車本來就是來接替 march 的市場

也有可能 matiz 首月賣的很差啊, 還是我改問 march 比好了, 不知道 march 首月賣的如何?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