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之這又是一趟二打一的夫妻帶幼兒之旅,行程景點也都是親子取向,安排寬鬆,釣具是會帶的,但儘量精簡,也不見得是在哪天哪時會去釣,總之先等孩子睡了,奶瓶洗了,假如『有空』『有機會』『可能』再去釣魚。
裝備
這次有機會釣魚的地點主要是有靠海的名古屋跟金澤兩地,其他部分都在偏山區,山區也有鱒魚之類的對象,但一來會經過的地區有保護區的問題,二來因為此行因為前述親子性質,能釣魚的時間僅有深夜,所以在安全層面上腳路必須好,且當地溪流漁協的規定也禁止夜釣,在種種因素下,鱒魚這件事在這趟基本是辦不到了。

但這是好事,名古屋跟金澤兩地的主要目標都是日本海鱸(真鱸),目標單純化之後裝備也可以更精簡,這次帶了十幾隻硬餌,十隻海鱸軟蟲,用小塑膠盒裝別針等配件以及兩三隻小鐵板,以及第一精工魚尺還有路亞鉗,以上全部用MAZUME的中型軟盒裝起來,軟盒之外就是竿卷還有魚夾跟兩捲前導線,再帶個就算不釣魚也會帶的頭燈,以上就是全部了,放在29吋的行李箱中,根本占不到什麼空間…

這次竿捲跟線的參數大概如下:
Rod : PTAD GT-S S90M/R5
Reel : Shimano stradic C3000HG
Line : Sunline #1, carbon #4
這邊不得不好好誇一下屏東阿弟這支旅竿PTAD GT-S S90M/R5,不管重量/強度/手感方面都是名列前茅的選擇,在剛入手時直接挑戰了8X公分等級的夏威夷海鰱也是穩穩擺平,輕手的程度用來跳一整天微鐵也不會感到厭倦,雖然設計是海鱸竿但其細膩感度在操作如根魚之類的仔細玩法時不會喪失太多樂趣,我對”泛用竿“這三個字一向沒有太多好感,但對這樣的一隻竿子除了“泛用”之外我不知道還有什麼更好的形容來表達他對海水領域釣場跟釣法高度適應能力,但必須要強調的是這次說的泛用是正面的詞彙並非那種釣什麼都感覺缺一味的負面泛用。

跨國旅行最在意的收納長度方面,竿子用潛水布緩衝竿袋包好之後放進我的29吋行李箱不但不用對角線放置,甚至垂直擺放後上下都還有點空間,所以我的方式是直接垂直放在行李箱正中間,左右邊都放衣服跟其他東西頂好保護就可以了,如果是27吋行李箱的話也只要以對角線方式擺放即可,輕輕鬆鬆就帶了一支高品質海鱸竿出國,什麼硬質竿筒之類的就不用麻煩了,也無需在航空過程中處理多餘的行李麻煩。
情報蒐集
情報部分的話得先自首,這次功課做得不多,因為日本釣魚麻吉T桑就住在名古屋,到那邊直接投靠他就好了,所以事前只有靠著在 關於日本釣旅這件小事 這篇中提過的釣りSNSアングラーズ這支APP上稍微翻了一下,名古屋的釣場關注的是天白川河口一帶,對於金澤的話則是鎖定市區附近的兩個河口。
這趟旅程會有2+2個晚上在名古屋市區(分別在旅程頭尾),一個晚上在金澤。名古屋的住宿地點都在名古屋車站,這個地點其實離最近的海邊也有十公里的距離,需要半小時左右的行車時間,不是很近,但這趟的主軸就不是釣魚,住宿安排當然還是以生活跟交通便利為主。

旅行
抵達的第一天,到飯店安頓好已經是晚餐時間,吃完晚飯後舟車勞頓了一天只想好好休息,但後來回想,這或許是在名古屋釣魚最好的時機呀!!!可惜了(誤)。
第二天晚上跟許久未碰面的T桑都帶了家人一起聚餐,上次見面差不多是整整一年前了,能再次相聚開心到無法表情管理,此餐賓主盡歡,T桑直接點了條烤喜知次,讓他大破費了,但後來因為我女兒已到睡覺時間開始歡了,聚餐時間並不長,也因吃飯過程有喝酒,所以後面無法開車,這天晚上也就沒去釣魚,直接相約下個週末我回到名古屋的時候再見面。

隔天我們離開名古屋前往飛驒牛的領域高山市,飛驒牛雖然不是大家常在說的和牛三大品牌,但也是知名的日本和牛,到這邊一定要好好享用。


在地圖上可以看到高山市身處內陸區域,附近釣魚對象多是鱒/鮭魚跟香魚為主,在這邊也用空檔找了家釣具店來逛,雖然此店海水產品也有販售,但比例上鱒魚相關產品佔比極高,光是各式野場小鉛筆米諾/鱒魚管池特化餌占了超過三面整片貨架,另外還有飛蠅產品甚至有販售冷藏溪蟲(再也不用自己翻石頭了)



比較特別的是在這家店看到了一些比較傳統的東西,第一個是雪鞋,古早古早之前在看某釣魚漫畫時就有看過這種木製的雪鞋,用法是套在一般鞋子下面,加大的外框可以增加接觸面積減少單位壓力,進而讓使用者不至於陷入雪中。

第二個是一種叫鮎 シャクリ的傳統香魚漁法,這其實不是釣魚,理解上算是一種像是台灣山區射魚的挫魚方式,詳細可以點這段影片來看。
大致上是要戴著水鏡把頭埋進水中,然後用一支約1.5公尺長的棒子,棒子上可以連結下圖中的挫勾,然後在水中“迴來迴去”,或是刮過可能藏魚的石縫,掛到魚之後挫勾將會從棒子的前端脫落,並由後面的引線牽制,變成一種對魚掙扎的緩衝,蠻特別的,我之前沒有看過,這次也帶了兩種不同形式的挫勾回來當做對傳統特別漁法的紀念。


高山市往後的行程我們開始租車,前往上高地,白川合掌村,以及金澤,合掌村對台灣人來說已經太出名且我前往的時間並非經典的冬季雪景,所以就不多說了。上高地某個程度是個爬山行程,但真的很推薦大家前往,天然環境的美景讓我有種身在歐洲阿爾卑斯山脈的錯覺。

抓到機會釣魚了!!!
6/20日的傍晚,我們抵達了距離合掌村約80分鐘車程外的金澤市,這裡其實比我想的繁榮很多,並不是一個鄉下或是郊外的衛星城市,晚上購物逛街什麼的都很方便,我們住在金澤的日航飯店,房間很大(22平方公尺),浴室更大,浴缸還有電視可看,我還以為住到台灣的Motel(誤),房間也幸運地安排在高樓層可以飽覽天際線,最重要的是我老婆厲害的用台幣3300訂到這邊!!!真的爽住。
可能是下午在合掌村跑跑跳跳太累,女兒這天很快就睡了,奶瓶洗完才九點半,車就停在樓下=我有腳,這幸福來的太突然,跟老婆請示過後獲得通行路條。但本來沒有太大心理準備會在金澤去釣魚,所以也沒做任何釣點情報的詳細準備,只知道要在附近兩個河口挑一個好地方來釣,花十分鐘手機翻一下APP,依照最近的釣況把目標放在了大野御台場公園前附近區域,然後用Google Map的街景瀏覽時又看到了底下這個畫面 — 一個充滿釣魚阿北的停車場,好吧,就是他了!!!

地方爸爸的快樂夜晚就此展開,20分鐘後我已經把車停在那個充滿釣魚阿北的空地。



用最快速度把裝備組好,竿子靠在車邊,海水就在眼前,微風慢慢的吹,水面映著對岸的光影,還沒釣魚心情已經先舒服了。

看了一下旁邊的阿北們,主要都是用“捅的”或是沈底,對象主要是鰻魚的樣子,他們周遭燈打得很亮,看著混濁的水色(似乎上游有下大雨),或許無鱗類今天蠻有機會的。釣法不同不要互相干擾,我在他們光圈外圍拋了幾竿後離開了這個停車場。
往出海口方向走了一段之後也遇到幾個玩路亞操作的釣友,但大家都一無所獲。時間約是23:45左右,打開海圖還有魚訊分享的兩支APP,看一下附近的水底地形還有這兩天中魚文章的詳細情況,大野地區其實是個寬廣河道中的小島,查看海圖之後發現主河道方向拋投距離的水深都在4~5米以上,且河道寬闊比較沒有可以讓魚聚集的明顯標點,但小島的最左下角區域是個從深水域馬上接到兩三米水域的凹槽地方,且有橋在那邊,橋上的燈光多少會促使生態聚集,加上由深入淺的地形變化,猜測上或許會是餌魚聚集上水域並且讓海鱸在那邊進行伏擊的地點。又看到魚訊分享APP上有人前一天在附近水域中魚的Post(如下圖),我不會日文,但我看看漢字也能理解個一點點,關鍵字大概就是『乾潮底』『橋腳』『牡蠣灘小心會掛』。


雖然文章沒說是哪座橋,但看看海圖,我想最南邊的那座橋應該機會最大吧?再檢查一下潮汐,11:30干潮底,那現在不就正是時候,事不宜遲,我馬上往最南邊橋移動,先到橋上眺望一下,先看看底下有沒有好站的地方,發現沿著河道兩側都有雖不連續但可以行走的平坦走道,依照海圖,主要標點應該要在橋的南側,但觀察後發現南側都是有被圍起來且掛著立入禁止牌子的區域,而橋的北側左邊則是有另一條水道灌入,且又相鄰一個看起來又是圍著的遊艇碼頭,只有橋的北側右邊看起來比較容易靠近,在國外釣魚我的原則就是人家說哪邊禁止就不要進去,乖一點好,看著Google Map找了一下路,繞道旁邊住宅區,在一條死巷子的末端找到了進入橋下水岸的入口。

終於站到今天希望最高的釣點,有橋墩,有燈光,水底接近碗狀伏擊地形,甚至還有一個小排水口,看起來條件極佳。拋出一竿,捲到近岸十米左右開始摳摳摳的撞擊地面,所用的餌大概是0.5~1.5m左右的泳層而已,水深在該處明顯突然變淺,也好,就是一個坎,有坎才有魚,後來幾竿在拖過該區域時我也掛了個牡蠣殼上來,這不就是別人Post上說的『牡蠣灘小心會掛』???好吧,或許站到對的位置了,時間已經到了00:20左右,我大概已經掌握附近的水底地形,到哪邊水深變淺該提高竿子防止掛底已經大致清楚,就在一次到坎前約3m距離,突然感覺到了阻力。
奇怪,應該還沒到坎啊!!!怎麼這麼快就卡到了???正在這樣想的時候,突然感覺到了一陣甩頭!!!!!中魚了啦!!!!!
一陣衝刺,我有點怕在牡蠣灘邊上被拖往深處造成割斷,硬是把他扛在那邊,鑽深無望對方馬上變換模式,開始不斷地洗鰓,經典的鱸魚掙扎,他甩頭洗腮的時候,我路亞裡的重轉珠也發出明顯的響聲,只能壓低竿頭,盡量限制他跳躍的程度,想起自己掛著GoPro趕快按下錄影,雖然知道這樣的光線條件下錄影效果應該是一片黑,但也怕這時太早開頭燈會造成魚的驚嚇而造成更多不可預期的掙扎以致脫鉤,直到已經感覺線的另一端差不多倒了才敢開頭燈,這也造成底下影片的前面30秒鐘左右都是黑的,你們記得要開聲音…才能感受日本海鱸的搏魚激動。
到了岸邊,這條魚試圖做最後的抗爭,往岸邊深處衝了兩三輪,但終究還是被拉回水面,燈光下看到約30公分的白色部分,想說還好啊,離水面又近,直接飛上岸吧,線收短,用竿子稍微『秤』一下,還行。一個提起,魚已經在旁邊地上,比我剛想的30公分明顯大些,快速拿出魚尺進行測量,最終結果這是條56cm的良型魚體,北陸海鱸 I got you!!!

釋回之後,手還是抖了一陣,趁此時把中魚的消息傳出去,休息了一下,繼續拋,十分鐘後,一個掛到垃圾的感覺,起來之後一看發現竟然是螃蟹呀…這次的物種十分豐富 XDD

之後可能又過了40~50分鐘,又是一陣掙扎,但馬上一個洗腮的大水花之後線鬆了,傻眼!!! 收回發現餌已經被外帶,傳說中的鱸魚洗腮割線嗎?不知道~

但時間至此已晚,明天還有行程,就讓這個外帶成為今天的結局吧,收收走,帶著愉快的心情回到飯店,洗個澡,欣賞一下金澤的美麗天際線,睡覺

再次回到名古屋
隔天週五,晚上回到名古屋,本跟T桑約好了要在這兩天一起釣魚,但週五下午從金澤回名古屋的路上轉車時連續錯過兩班火車,心已經很累,週五只好早早休息。
週六晚上整夜下雨,只能跟T桑相約下次再來一起挑戰名古屋海鱸,雖然略帶遺憾,但也好在有金澤那夜,意外的釣獲良型海鱸,這趟旅程,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