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對葡萄酒有一定的認識
也在餐飲業服務一段時間
偶然間朋友因為在電視上面有看到侍酒師這項職業
有跟小弟提起
上網找了一下資料
發現侍酒師是一個極度專業的工作
對餐飲菜餚跟酒水管裡有高水準的認識
但是基於小弟是個素食者
想知道說侍酒師在建議搭配菜餚的酒類時
應該是要有親身品嚐過各類菜餚吧
否則怎麼能提出建議呢
但是素食者又怎麼能吃肉呢
但對侍酒師這項職業有著高度的興趣
希望有網友可以告知侍酒師是否需要品嚐各類佳餚
或是只需記憶酒水即可
如果需要品嚐各類佳餚的話
那小弟可能就要另尋方向了
謝謝
之前新聞不是說餐廳現在要有開瓶費的資訊公開給顧客看嗎?在外國,基本上都不給帶酒的。
再來,台灣人的習性是要喝到爽,喝到醉,要到賓主盡歡,不醉不歸啊。一瓶葡萄酒能醉幾個?一瓶同價格的威士忌或XO能醉幾個?算就知道了。所以在餐廳或飯店,實在不需要這種專業職業的。
至於你說客人的需求,恕小弟不客氣的說,通常不懂酒的,你隨便掰一下,他通常只看價位,不太管口味。至於懂酒的,他根本也不鳥你,他知道他要的是啥,要怎樣搭配。萬一多說話,嘿嘿.......! 回你一句,你喝的有我多嗎?
新竹的客層是個非常特殊的例子,我們都說,能做新竹餐飲業呆三年,大概全世界的客人都能應付了。(話題扯遠了)
當初小弟是在溫哥華唸餐飲管理,無意中在家裡儲藏室發現一瓶1997的義大利紅酒。當時家裡還沒有開瓶器呢,隨便把酒封撕了,用筷子把軟木塞打進酒瓶,就這樣喝了,而這改變了我的一生的興趣。當初的味道已經忘了,畢竟是近十年前的事了。從那時開始逛專賣店,自己買書看(好懷念Cambi and 39 St.的超大專賣店,裡面有上千種葡萄酒,每天喝一種,要喝5年吧)。然後找到WSET的葡萄酒專業學校(Wine & Spirits Education Trust),拿了初級和高級的證照,也拿了美國品酒師協會的初級品酒師證照(American Sommelier Association)。最後報了WSET的結業課程(Diploma),這是邁向全世界最登峰的葡萄酒博士(Master of Wine, MW)的踏腳石。可是畢竟英文不是母語,考的全是申論題(給你一個葡萄品種,問你要種哪裡,為何要種那裡,那裡的土壤,天氣為何?要怎麼種,釀出來的味道如何?定價多少?為何如此定價?你的市場.....諸如此類的)。考了兩年(一年考一次),最後還是放棄了(喝的還不夠多啦)。
現在從事的是和葡萄酒完全無關的職業,不過好處是可以讓我當個稍稍有錢的消費者。偶爾也客串一下,當當講師,敎些課程,和愛好者交流交流。
談到搭餐,我必須說一下我活到現在,這輩子吃到最完美的一餐。地點是瑞典斯德哥爾摩,餐廳叫Fredsgatan 12,簡稱F12。那一餐吃了我近八張小朋友(我一個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稅太高了,25%耶,還不能退),我那時選的是餐廳的主廚特餐,搭配品酒師特別搭配的葡萄酒。那個酒,真的是......我實在不會說,而且還是讓你喝到飽的喔,我喝快完,侍者就繼續倒,每次都給你倒一杯近5分滿,杯子又是那種高級的大的酒杯。我最欣賞的是,你從頭到尾,都不知道你在喝什麼,所以我就會猜,這是哪種葡萄,哪裡產的,哪個年份的。等到最後喝完,品酒師會請你到外面的沙發區,慢慢跟你解釋你今天品嚐的酒類,為什麼這樣搭。這才叫專業啊!!
後來得知,原來他是瑞典排名第一的首席品酒師,真是自嘆不如啊。(改天把我那天的經歷PO出來給大家流流口水吧)
台灣的葡萄酒環境實在是不太好,酒商只知道爭這塊餅的大小,而不知道要將餅做大。但是大環境也真是差,打個比方好了:溫哥華的華人餐廳,一份雞腿飯大約5-6塊加幣(以前1:22,現在1:31),一瓶便宜好喝的葡萄酒大概7~9塊加幣就有了,所以不會差太多。台灣一份雞腿飯算貴一點95好了,一瓶還算可以喝的葡萄酒平均要價350以上,你說差多少?也許我這樣算有失偏頗,但是我在國外生活時,每天晚餐就是開瓶平易近人的葡萄酒搭著老婆的愛心晚餐。回到國內,實在花不下去。每年酒商還拼命漲,實在有點不想喝了,唉......

撈撈叨叨的說了一堆,也不知道對大家有沒有什麼作用,有機會大家辦個品酒會,再讓小弟和大家交流交流。
PS. 不知道樓主是不是蛋奶素?如果可以吃蛋喝奶的話,起司是很好的搭酒食物喔!!
Wesleyang wrote:
基本上台灣人不太重視...(恕刪)
太感激Wesleyang兄了
分享了一段學習的過程
也讓小弟見識到為什麼台灣的侍酒師會失業了
除了習性的不同外
價格沒想到也差了這麼多
小弟當初看到一位崇高的侍酒師也曾經替工人倒過酒
就想到國外飲酒已經是一種文化了
但是沒想到價格的差異會如此之大
這也是造成葡萄酒不易親近的原因吧
如果Wesleyang兄願意教導大家深入淺出的認識葡萄酒是最好的了
這樣可以讓有意願者少花許多學費
小弟也正在電腦前摩拳擦掌呢
也正虎視眈眈等著F12的經歷呢
話說回來
小弟其實正準備考公職中
但是發現這工作除了穩定之外還是穩定
缺乏興趣的工作只是在消磨一個人的熱情
想說上網查到侍酒師的工作符合小弟對未來的憧憬
沒想到現實一樣是折騰人的
看起來還是乖乖的向五斗米折腰吧
也感激Wesleyang在忙餘抽空幫小弟解答疑惑
不知道Wesleyang兄有沒有自己的一個blog呢
這邊對葡萄酒熱情的人不多如果可以在blog上面討論
相信會更有品質的

如果真的有台中01的朋友想一起來品酒,小弟新家的公設我想是可以問問看能否舉辦。
Blog,我太懶了。我用說的比較厲害,用文字的話,小弟文采不好,呵呵

至於入門書籍,我強烈建議林裕森寫的葡萄酒全書。他今年才改版,寫得相當好。(其實只要是他寫的書,都非常值得看,我全都買了,捧捧朋友的場,哈哈)如果英文能力夠好的朋友,可以買英國一位女葡萄酒博士Jancis Robinson所編的The Oxford Companion to Wine(牛津葡萄酒百科全書)。這本書可以說是葡萄酒字典,只要是任何關於葡萄酒的字彙,99%都可以在這本書找到。她所寫的Jancis Robinson's Wine Course: A guide to the world of wine,也是相當好的入門書,提供你參考。(去博客來網路書局或法雅客找)
其實品酒靠的真的是要用力喝,品過的酒愈多,你的品酒能力就越強。我常開玩笑的說:酒海無邊啊,多喝兩口吧。其實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去大潤發或家樂福等量販店,買那種平價酒來喝。其實這是好的,想當年小弟並沒有人引進門,全是靠自己亂摸索,走了一段冤枉路。一開始就喝中高級的酒類,結果正式開始學時,反而沒有辦法去欣賞平價酒的美。花了我一段時間去適應,從頭開始。
不要去問分數,只問你自己喜不喜歡。喜歡,下次再買,不喜歡,當經驗,以後就知道了。像我老婆,他非常不喜歡某種葡萄品種。不管那種葡萄是怎麼混其他品種,她就是有本事品出來,屢試不爽。

等到慢慢知道自己的喜好後,就會有自己的風格出來。但是最重要的是要能夠有開放的心,也就是不要侷限於某些條件(如:不是美國的不喝,價錢太低的不喝),要勇於嘗試各種不同的葡萄酒,品酒的路才會寬廣。(我超愛喝那些奇奇怪怪的品種和產地,也許失望,但更多的是驚奇,這些都是經驗)
其實Safina你不妨試試在用餐時,配配葡萄酒,說不定會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出來。(我最搞笑的配酒法----苦瓜湯配香檳,別問我滋味如何.......
)對了,最後教你怎麼選酒。用我老婆的那一招最好----看酒標,喜歡就買,管它紅酒白酒。按照自己的預算,不要想太多,先買下去回家品就對了。喔,還有,要買年分近一點的喔,不要去買那種1993,97的那種老酒。平價酒是不能放的,越年輕越好,別低過2003,記得喔。
最後留下我自己掰的一句話: Wine just like women, you will never know before you open it.
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