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PO在PTT指出,以前看的武俠小說一定會看到「溫一壺酒」,或者「打一角溫酒」之類的句子,是因為以前酒都需要加熱來去除雜質嗎?還是天氣太冷都要喝溫酒?原PO也疑惑「夏天喝溫酒不會越喝越熱?現在酒也很少人拿去加溫的吧?有沒有古代酒為何都要溫的八卦?」現代人喝酒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都認為加冰塊比較好喝,但是傳統的中式酒,是溫的才好喝,有人喜歡喝溫酒嗎?
應該主要是酒的種類來決定喝冰的還是熱的吧。日本清酒就還是經常喝溫的呀!個人淺見,東方九主要以穀類製作。熟成模式多為窖藏甕中。主要要嚐到的味道應該是穀香。加熱有助於酒精揮發,喝起來不這麼辣。而且溫飲比較能夠帶出飲品中的香氣。西方的白蘭地或威士忌是以木桶熟成。喝起來木質味比較重。所以降溫後適合淺淺的品嘗。冰酒少量進入口中後慢慢加溫使香氣揮發出來。如果加熱應該會太嗆。有點類似對著鼻孔噴香水。至於夏天喝酒會不會熱?那就得看喝多少嚕~~ 適量的小酌應該會打開毛細孔,反而去除熱氣。
台灣比較熱,除了冬天很少人把酒加熱喝。但在國外,把酒加熱很正常,包含烈酒也是。像威士忌,有些緯度高的國家,會設計很薄的杯子,用手心溫酒,或把酒加溫水,或者直接隔水加熱喝,更不用說紅酒,冬天加熱喝也很常見,常常一下雪,就煮熱紅酒加香料,暖身體。加熱去雜質?沒聽過,增加溶解率嗎?加熱倒是會讓味道變重,烈酒酒精感會加重,香味也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