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手機既然受潮"嚴重",要更換主機板,報價九千多,那為什麼還可以用"清潔"(神腦工程師告知此機當時有清潔)的方式處理?這件事沒有互相矛盾嗎?我問工程師,手機的主機板等不等同於一台汽車的引擎,工程師說:是,我問他那車子的引擎泡水了,車廠報價我不修,他幫我清潔之後,我可以繼續開,不會有人身安全的疑慮嗎?開在路上不會突然短路甚至起火燃燒嗎?工程師:........(開始轉移話題)
第二:神腦一在強調,是經過客戶的"同意",才以清潔的方式處理,所以他們沒有責任,但客戶只是一個大學生也不是相關科系,他哪知道這些?況且以我們相同的案件方生在我們客戶身上,不管報價是9000還是900,只要客戶不同意修,我們也沒有所謂清潔的方式,都是告知客戶電子零件受潮之後,充滿著不穩定性,建議不要繼續使用,以免影響人身安全,這才是正確的吧?雖然有些客戶會生氣或責罵,但我們是站在客戶的立場為客戶想才對啊,怎麼可以為了怕被客戶罵,就提供不正確的做法,今天如果客戶是自己拿去外面修手機的工作室修,發生危安問題,那也就算了,但神腦耶,這麼大的一家代理商,居然會犯這種錯誤?
第三:神腦提供的受潮照片,完全看不出所謂受潮嚴重,只有排線跟幾個元件的接腳上有銅綠而已,且上面也沒標註或顯示出手機的IMEI序號,那我們要怎麼判斷是我們送修那支手機真的是受潮?如果是拿別支同型號手機的受潮照片來欺騙我們呢?消費者的權益在哪?說不定我表弟的手機原本送修時就是他們所謂清潔後的樣子了,為了收高額維修費才弄出那張所謂受潮的照片?這真的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第四:中間有位黃姓工程師,打來根本就不是要跟客戶溝通的,我問他事情,問完提醒他,好好說,我電話有錄音,他回說:我們電話也有錄音啊!!!我說所以您在威脅我嗎?他回說:這是您說的喔,我可沒這樣講。這樣的口氣,我真的覺得根本就是來吵架的嘛
建議大家日後買手機,還是盡量挑其他代理商的貨,所謂神腦保固,相信經過這個CASE,我想也是個神話罷了。
客服許主任很好笑,我說我可能會去消保官那申訴,他說尊重我的決定,我說這是您逼我做這樣的決定,我最希望的決定是把話機無償修好,但貴司不願意,所以反映給消保官是貴司逼我、讓消費者不得不做這樣的決定的,他又再度語塞。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麼留給廣大的網友們去咀嚼思考,耽誤大家的時間了。



2014/2/26 更新
感謝大家的熱烈討論及迴響,不論是批評或指教小弟都虛心接受,前2天工作及生活忙碌,現在才有空上來看各位的高見及回覆,畢竟會PO此文的目的本來就是想了解提醒大家,不是為了取暖:
以下幾個想法在與大家分享
1.像神腦這樣的公司,個人是認為不能有所謂清潔的服務,不論有沒有收費,都不行,這也是我一開始最在乎的一個點,今天外面的維修工作室,要怎麼巧立名目跟客戶收費,不管有沒有做清潔這件事,都沒關係,但是清潔受潮手機這個行為本身就有爭議性及責任歸屬的問題!就算神腦真的是站在""服務"立場要做這件事,不用白紙黑字開一張切結書請送修人簽名嗎?確認是客戶主動要求而不是工程師建議的,不然現在要怎麼證明當時是誰主動提出"清潔"這個方式呢?是客戶還是工程師?證據在哪裡?以我表弟這個案例來說,我弟當時問說,那沒有其他辦法嗎?退修不是一種辦法嗎?提供費用折扣更換主機板不是一種辦法嗎?工程師當時只說,我幫你"處理",也沒說是清潔啊,不懂3C的人真的不會知道。(但我認為表弟沒進一步問說是做什麼處理這部分是他不對,也有罵過他了)
2.就像大家說的,站在某個角度,神腦免費幫你清潔,讓你手機多用2個月,看似賺到?
說一句比較沒有輸贏的,如果當時報價我表弟不同意維修後,手機不要清潔,停止使用,拿給我自己找工作室買一塊主機板或上淘寶去淘一塊主板來換,換成功之後再繼續使用的話,成本是多少?又可以用多久?今天我懂手機我會想到這些方式,試問一個20出頭的大學生真的該懂這些嗎?那些口口聲聲說不能以不懂的人當理由的人,如果今天這個案例裡面的人是您的親生小孩,您還能說的那麼客觀嗎?還是說,別人的小孩跟自己的小孩雙重標準?
3.有網友把小弟要求無償免費維修那句話備份出來,小弟看了覺得很有趣,我可以在這裡公開留言,小弟在與許主任通話時,明確告知他:無償維修,或是請態度不佳的黃先生及神腦負責人林保雍先生親筆寫信向本人及本人表弟致歉就好,那手機不處理沒關係,我們要的真的只是一個態度而已,或許還是有大部分網友認為,神腦這樣做,又沒錯,憑什麼跟你道歉?
遺憾的是,主管許先生電話中已向本人致歉,他也認為,當下以清潔方式處理沒開立切結書以釐清責任歸屬確實是一項疏失,他也認為該改進。
4.身為工程師,面對客戶的用字遣詞代表你的專業度,什麼叫做:用到不能用,不能開機為止就好。,不會啦,到時候真的壞在買新的就好這是我花一兩萬買的手機耶?
要是我我會說:如果以清潔的方式,話機仍會有用到某一天,突然無法開機的風險,若屆時真的嚴重到無法修復,可能就必須另外購買新機了。
講的是同一件事,哪個聽起來比較專業,有同理心?
基於個資法的關係,雖然我很想公佈音檔,但可能不方便,待後續消保官協調會上可能有機會聽到,有時間小弟也會在於此更新,再次感謝大家的批評與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