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G V20預計於韓國、台灣、香港、美國等地開賣,對LG而言都是大螢幕手機銷量較好的市場,韓國預計9月率先上市,台灣估計可能在10月左右。目前確認台灣、韓國、香港三個地區的市售盒裝版,將會附贈與B&O Play合作的入耳式耳機,美國則是一般版。該款耳機不像H3也不是H5,應該是與LG合作的特殊型號。


雙主相機當中,一個是F/1.8大光圈、75度廣角鏡頭,可拍攝高達1600萬畫素;另外一個是F/2.4光圈、135度超廣角鏡頭,畫素是800萬。前相機是500萬畫素搭120度廣角鏡頭,支援自動對焦。V20採用混和自動對焦功能Hybrid Auto Focus(HAF),以確保每次都能拍出清晰的相片。透過雷射自動對焦Laser Detection AF、相位檢測自動對焦Phase Detection AF、對比式自動對焦Contrast AF,V20共支援三種自動對焦。
V20搭配新一代穩定拍攝2.0技術,發揮Qualcomm Technologies電子防手震(EIS)3.0的功能,在移動中能拍下更銳利的影像畫面。內建陀螺儀的EIS能減少同步延遲至50毫秒,改善影像和陀螺儀之間的同步精確度。加上數位影像穩定器(DIS)彌補EIS的不足,藉由調整每一幀畫面的物體,來改善後製的品質,並滾動式快門(Rolling Shutter)所引起的失真減到最低。也就是說,V20共支援OIS+EIS+DIS三種防手震。


音效方面,V20是世界上首款搭載32位元Hi-Fi Quad DAC晶片的智慧型手機,該晶片由音響產品設計公司ESS Technology所打造。採用ESS SABRE ES9218音訊晶片,V20中的Hi-Fi Quad DAC可減少50%以上的失真與雜訊,藉以獲得更清晰的音質。還擁有75階音量調整、左右平衡控制,以及支援FLAC、DSD、AIFF與ALAC等無損音質的格式。
另外,V20支援HD錄音機,搭載三組高AOP麥克風,可錄製比一般傳統智慧型手機更好的音質,獲得最廣的動態頻率。透過內建的工作室模式,類似錄影機上的錄音快捷鍵,用手動方式控制聲音,並使用Music Recorded來創造高品質的音訊,可把伴唱音樂混入自己的歌聲,是一種可以自己錄專輯的概念。
LG V20與V10規格比較:

LG V20背面與側面框架採用鋁合金機身,搭配新一代矽膠材質,強調兼具美觀與堅固特性。包括使用常見於飛機、帆船、越野自行車的航太級AL6013金屬,由於其堅固、輕量的特性,成為手機的背蓋材質。
頂部和底部則是Silicone Polycarbonate(Si-PC)矽膠耐撞保護,把各種天線塞在機身上下,使其不被金屬材質影響訊號。LG說明這是被廣泛用於頭盔的創新材質,與傳統材質相比可大幅減少20%的撞擊力道。LG V20也通過MIL-STD 810 G美國軍規防撞測試,強調即使V20從四英呎(約122公分)的高度摔落,強調不論以任何角度撞擊地面,包括正面、背面、側邊和邊角,都能承受衝擊力並維持正常運作。
隨著主要競爭對手Samsung,今年將防水防塵列為旗艦機必備功能。LG的內部看法則是,不見得所有消費者都需要防水防塵,而且在維修保固上也會造成負擔,因此不考慮全面推出防水防塵設計。例如日本對於防水的需求較高,因此只有在日本推出對應的客製化機種,LG在日本推出的手機幾乎都支援防水。目前LG的旗艦機有上半年的G系列,以及下半年的V系列雙主力,網友們可能跟我一樣有疑問,究竟這兩系列的產品定位有何不同?LG表示,G系列是針對大眾化需求而設計,而V系列針對特定使用者而推出更多功能,像是首度內建32位元Hi-Fi Quad DAC晶片、拍照與錄影皆有專業手動模式、HD錄音機,都是手機市場中較少見的進階影音應用。
V20目前有鈦灰、粉紅、銀色三種,除了正面螢幕周圍的黑框外,整體配色一致性相當高,就連機身內側與背蓋內側也同色系。正面的雙主螢幕是最大特色之一,但原本左上角的雙鏡頭取消,只剩下一顆,還是能拍攝120度廣角自拍照。正面為康寧大猩猩第四代玻璃,還未用上最新的第五代。

背蓋為金屬材質,鈦灰與銀色都是手機常見的顏色,而V20粉紅色比G5配色更優雅,實機看起來像是櫻花粉,不像G5的粉紅色顏色較淡,趨近於銀色。至於為什麼會選擇這三款顏色呢?LG設計團隊在現場接受訪問時提到,由於改用金屬材質,因此選擇上色較為容易的色系,最後挑出鈦黑、粉紅、銀三種顏色。

背面擁有雙主相機,左邊是1600萬畫素、右邊是800萬畫素,搭配LED閃光燈與雷射對焦。原本V10採用音量鍵+電源鍵合一的後置單鍵,而V20跟G5一樣,把音量鍵移到側面,背面只有電源鍵兼指紋辨識區。

機身右側靠下方處,看起來很像一般手機的電源鍵或快門鍵,其實不是,這是V20開啟背蓋的按鈕,按壓的觸感與回饋力道都比G5好,G5設計得比較緊。

V20不再有後置單鍵設計,音量鍵移往左側,有時候想想真可惜,原本LG最具特色的設計居然逐漸消失,還被別的品牌學去用。

機身頂部有紅外線感應與麥克風,延續V10可當成搖控器的功能。

底部有3.5mm耳機孔、麥克風、USB Type-C、喇叭孔,V20只有單一喇叭孔,但現場播放影片音量還蠻大聲的。

V20改為金屬材質且延續可換電池的特色,而且體積與重量都比V10縮小,厚度從8.6mm縮至7.6mm,重量從192g減輕至174g,寬度也從79.3mm減少為78.1mm,在螢幕尺寸不變下將體積縮小。

主螢幕上方的2.1吋子螢幕,較V10提升兩倍的亮度、字體加大50%,可以讓使用者在戶外環境下更能清楚閱讀子螢幕上的資訊。子螢幕平常待機時會Always On,可自訂顯示的文字、應用程式快捷鍵,搭配一些內建多媒體功能時(如~相機、音樂、影片),也能成為延伸主螢幕的操作選單。



LG也提到當初為什麼要把子螢幕放在主螢幕上方,而不是像三星放在側面?主要是LG設計團隊認為,將子螢幕放在主螢幕上方,可以讓整體螢幕閱讀、瀏覽時較具一致性,像曲面螢幕那樣放在兩側,LG覺得可能會對部份使用者形成干擾。其實不只是三星,LG也有可彎曲的POLED螢幕,過去曾推出兩代的G Flex手機,但市場反應普通。LG強調POLED技術仍會持續研發,在市場成熟時才會再推出曲面螢幕的手機。
V20並非採用2.5D弧度玻璃,而是全平面式設計,側面有切邊並與金屬框架相連。

V20背面兩側有圓弧修邊設計,使得操作時握感更好,霧面材質拿在手中不易滑手,像Note 7就真的太滑了啊啊啊~

按下機身右側這顆按鈕,就能將V20的背蓋打開。這次V20沒有採用G5的模組化設計,LG強調他們認為手機產品多樣化,提供不同的產品讓消費者選擇,不會每一系列都是模組化。

三種顏色的金屬機背,也跟機身是同一色系,如果正面的黑框能夠改掉,外型上就更完美了。


打開背蓋後即看到可換式電池,以及獨立的SIM卡槽與記憶卡槽。V20支援4G/3G雙卡雙待,但屆時是否引進雙卡版,仍待台灣LG確認,預計10月在台灣舉辦上市記者會。


LG從G2以來一直都是虛擬鍵設計,目前看來暫時不會改變,而將指紋辨識區則放在背面,如果有實體Home鍵就能整合在一起,像是iPhone、三星、HTC 10、OPPO R9等手機。

與三星Galaxy Note 7簡單比較外觀,V20與Galaxy Note 7同樣是5.7吋螢幕,但V20主螢幕上方多了一塊2.1吋子螢幕,因此機身較長(159.7 vs 153.5mm)、也比較寬(78.1mm vs 73.9mm)。Note 7擁有雙曲面螢幕以及近乎無邊框的設計,螢幕佔比上較有優勢,V20螢幕周圍黑框仍有縮減的空間。

市面上金屬材質為主流,Note 7是雙鏡面搭配金屬邊框,而V20背面是霧面金屬材質,視覺上Note 7比較搶眼,握感則由V20勝出。


雖然V20在長度與寬度上都輸給Note 7,在厚度則是扳回一城,以7.6mm小勝Note 7的7.9mm。



前置相機雖然少了雙鏡頭,還是能進行120度超廣角自拍。

在照相或是錄影時都支援專業手動模式,可以調整白平衡、焦距、曝光值、ISO、快門速度、AE-L或AF-L,錄影還能設定聲音指向性。

跟G5一樣可透過背面雙主相機鏡頭,切換於標準75度廣角與雙鏡頭的135度超廣角之間,不過畫面會有明顯的變形,這是正常的情況。


前置相機雖少了V10的雙鏡頭,但還是可以切換為120度廣角自拍,目前不確定運作的原理,猜測可能是用軟體截圖的方式。


V20的相機拍攝模式有:畫面凸顯、多視圖、SNAP快拍、全景、慢動作錄影、縮時攝影。

主相機標準時是4:3的1600萬畫素輸出,切換為超廣角時一樣是4:3,但輸出畫素就只有800萬。


前相機無論是標準或廣角自拍,輸出的照片尺寸都是500萬畫素。

主相機錄影最高為4K UHD,前相機則是1080P,與G5、V10相同。


這裡有一段現場測試對焦速度的影片,手機只能在會場內測試,無法攜帶至其它環境,要等市售版再測試看看低光源的對焦速度。初步試用覺得對焦速度有比V10更快,啟動與儲存的速度都還不錯,很期待借回來進行實測。
V20內建Androrid 7.0作業系統,支援Google In Apps新功能。這款最新搜尋模式,不僅能搜尋內建的應用程式,包括連絡人、電子郵件、簡訊和相片中也能搜尋,並能從使用者已安裝的應用程式中尋找。Google In Apps甚至橫跨不同的應用程式,不須輸入查詢,直接找尋最近使用過的應用程式、聯絡的對象、閱讀的訊息或活動。

Android 7.0在顯示設定當中,可針對部份內建的程式,調整顯示大小,也有支援原生的雙重視窗功能。


現場韓版手機的型號為LG-F800L,作業系統已經是Android 7.0。


RAM規格是LPDDR4 4GB、儲存容量是64GB(UFS架構)。


子螢幕可自訂在主螢幕開啟或關閉時是否顯示,若不習慣當然也能關閉。


V20的下拉通知選單截圖:


在無線連接&傳輸方面,支援NFC、DLNA、MirrorLink、LG AirDrive。

最後,這三位是LG V20的設計團隊,由左至右為:趙彙文Cho Hui Moon(V20 GUI Designer),申智勳Shin Ji Hoon(V20 Product Designer),Michael Kim(Design Center Planner),我有把他們提供的設計理念與一些想法,分散寫在文內。

本次LG V20的韓國發表會,除了韓國本地媒體外,LG僅邀請了台灣媒體到韓國參加,主要是因為V10在台灣銷量還不錯,而且同樣是偏好大螢幕手機的市場。跟三星的狀況一樣,Galaxy Note系列在台灣市場銷量也是勝過Galaxy S系列,甚至三星總部還暱稱台灣為Note Cou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