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cson,您回來了!! ~~HYUNDAI《世界跑旅新革命 ALL NEW TUCSON》試駕心得~~

版主找那個(坪林交流道)下來的彎道測試,
真的是跟自己的命、車上乘客的命過不去,
平安下到平面道路,
只是運氣好,與車無關,
所以這篇試駕,
我也懶得繼續看了!
以小弟的想法,
Tucson柴油引擎的2個版本,
隔音設計應該是一致的.
所以菁英版和旗艦4WD版,
在怠速時的噪音大小也應該雷同.

小弟在錄怠速噪音時是在大太陽下,
空調風速開到中段左右,
那時在車內聽不到柴引特有的"啦啦"聲,
但如果把空調風速關小,
甚至是關掉時,
不知道會不會就聽的到"啦啦"聲?
您與小弟就噪音感覺上的差距,
不知道是不是就是空調出風噪音產生的干擾下所發生的差異?

噪音的感受,個人認為因人而異,
當天小弟與另一位網友坐在後座,
他說會聽到底盤傳來的共震聲響,
而小弟就沒太大感覺。

建議您在購車前多試乘幾次,
能夠接受您所選的車所發生的噪音再下訂,
不然一部車通常要用個幾年,
這幾年都會被這噪音困擾,
那也挺不值得的。


andrewsr wrote:
很感謝大大提供的試...(恕刪)
不客氣,也謝謝您撥時間賞光。

小弟個人認為雖然是南陽找我們這些網友來體驗,
但即然要將心得分享出來,
內容就應該儘量以使用者的立場為出發點,
分析車款的基本設計在使用上的利弊。

市面上的車款都有其存在價值,
對使用者而言只有適不適用而已。
能夠讓讀者找到適合自己的車,
陪伴自己及家人平平安安、快快樂樂渡過幾個寒暑,
這才是小弟心中的願望。

Murrayntou wrote:
謝謝分享這麼中肯的...(恕刪)

老狗5550 wrote:
以小弟的想法,Tuc...(恕刪)


版大,我就是坐在您正後方,當您用近80公里的表速下坪林(國五北往南)交流道,當下我覺得快要翻出去了!但結果是:千鈞一髮,您收油們,車子就順著路線過彎了!
很不錯的分享。不過....

客貨車牌照的鐵杆呢?
怎麼都沒有裝上那幾根貨車用的鐵杆?
還是台灣的Tucson有推出客車認證的車款?
erichuang801 wrote:
版大,我就是坐在您正後方,當您用近80公里的表速下坪林(國五北往南)交流道,當下我覺得快要翻出去了!但結果是:千鈞一髮,您收油們,車子就順著路線過彎了!


黃大哥,
有關這點小弟真的要對你們同車的三位說聲抱歉,忘了先向三位說要利用這個彎道試試Tuscon 4WD的底盤,以致於讓三位都嚇了一大跳。

當時小弟要作這件事時,其實心理早就打算好在什麼狀況下踩煞車。
坪林那個彎,小弟已走過好多次,畢竟坪林離小弟住家只有大約20KM車程,有空就會去走走。

當您感受到小弟收油門時,小弟也幾乎同時踩下煞車,這時右腳感受到ABS的作用。Tucson 4WD的車款,配上ESP和VSM的作用,讓車子轉彎時不易轉向過度或轉向不足,所以在後座的朋友就會覺得好像很順的就過彎了。這完完全全像歐洲車的駕駛感。
只是因為懸吊沒那麼歐洲車那麼硬,所以感受到的側傾較大,讓人覺得好像要翻車了,特別是後座。其實離翻車還有一段距離。

所以小弟最後下的結論,是Tuscon 旗艦4WD款的乘坐感介於歐系車與日系車之間。
但其他2WD車款,因為少了4WD的加持,是不是會有前驅車的轉向不足現象,小弟就不知道了。

還是建議買車的時候,能在預算內儘量選安全配備多的車款。
因為駕駛人再怎麼小心,也總會有判斷錯誤的時候。
這些安全配備就是讓駕駛判斷錯誤時,提高全身而退的機會。
三代Tuscon的安全配備,在各個等級都有到位,是個可以列入考慮的對象。

piyopiyo765 wrote:
很不錯的分享。不過....
客貨車牌照的鐵杆呢?
怎麼都沒有裝上那幾根貨車用的鐵杆?
還是台灣的Tucson有推出客車認證的車款?


窗子上的鐵桿還在呀,只是拍照時沒有刻意去拍出來。
但是後座與行李廂間的鐵桿,這我就不知它的去向了。
在這張照片中就看的到尾門後窗上的鐵桿.

天行 wrote:
感謝大大精彩圖文並...(恕刪)


好吧~100分

倪倪 人比車 美~~~~~~~~~~~~

拿lg kg320的苦主 wrote:
好吧~100分
倪倪 人比車 美~~~~~~~~~~~~


應該說人與車各有各的美吧~~

這代的Tucson,個人認為外型很有格調,
不像Hyandai其他車款,實在太過新潮(如Elantra)。
也不會像以往車款的外形,太過老氣、陽春。
果然找來名師操刀是正確的。

至於倪倪的照片,這個我這幾天找時間把照片"清點"一下,
再一起貼在這棟樓裡.....
有正妹主持人
又有帥氣的車
兩者都有畫面真好
tucson真的越來越霸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