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C 大的 <土匪爬坡事件之完全技術分析> , 讓在一旁對這事件看的霧灑灑的我, 也從中學到了一些知識.有一個蠻外行的問題: 為何二輪傳動的車車(像這次的主角 Santa Fe), 不把傳動輪做在後輪呢? 或者說, 後輪傳動的車車,在其他規格相仿之下, 相較於前輪傳動, 有甚麼缺點呢? 入門的問題, 望勿見笑. 先謝啦!
punkrola wrote:小弟盡力了 剛剛...(恕刪) 讚啦....就是要這味的來搭配...才會鹹溼啊^^很多人以為這樣打擊到山土匪,其實是讓我們更清楚山土匪的好...原來這還只是小菜一碟(從你的畫面看來!)真是太感謝你了....土匪家族....硬是要的啦....哈哈!!!
andylin92 wrote:謝謝C 大的 <...(恕刪) 這個問題還真是蠻大的~與其聽我虎濫...倒不如先請"辜狗大神"....會比我來得快又正確許多!簡單說...前驅車主打容易操控,因為轉向輪與傳動輪一起~後驅車剛好相反,轉向在前,驅動在後,跟前驅車箱較之下,高速之下的行駛控制需要較細膩的掌握...因為轉向過度容易發生,一但發生就容易失控SPIN~但是在低速之下,後驅車擁有比前驅車更好的車重分布與動力感受~但當前趨勢...2WD皆以前驅為主,路上看到約莫80%都是,而後驅車在一些跑車或特殊車種上仍是大宗^^先簡單回答這樣嚕!
C大這些我都了解,可我沒那時間整理得這麼清楚。開著山土匪到處去露營兩年多了,交車不到兩週就開到高雄那瑪夏,回程爬茶山翻上阿里山公路,沿路的髮夾彎就一直聽到輪胎乖乖叫,當時真是覺得 案,柴油車怎這麼難開!原因是自排模式上坡,在彎前假設是三檔,本能鬆油門過彎,在彎中再加油上坡,此時因為車速減慢,變速箱由三檔降二檔之間的銜接空檔,以及渦輪尚未作動,導致有0點幾秒的動力空窗,再本能的油門踩重一點,剛好渦輪作動,35公斤(當時未上晶)的扭力出來了,二檔也入檔了,強大的扭力施加到輪胎上,而這時車在爬坡,我車上載著全套的露營裝備,重量大部分移轉到後方,前輪的瞬間大扭力當然把僅剩的抓地力給消磨殆盡,輪胎乖乖叫只是正常!幾個髮夾彎之後我就知道要改成手排模式,在髮夾彎前自行先降到二檔,這樣開來就順多了。當然後來也去過許多比較陡峭的地方,會打滑,可是從來沒有上不去,越瞭解山土匪的特性,越知道該如何駕馭它。越知道該如何駕馭山土匪目前這41公斤的扭力(而且在轉速1800就全數釋放),越會中它的毒。這也就是為何每年都要安排行程跑跑武嶺、武陵、福壽山、阿里山、塔塔加的原因了,爬山道才是給土匪伸展筋骨的時刻!
我也是罐頭 wrote:C大你現在在吃鹹酥雞...(恕刪) 老師哩...還說! 我已經快餓死了.....來去吃泡麵先^^鹽酥雞....明天吃...呵呵~又去約會剛回來嗎?? 有家室小孩的人...不要天天來這套啦...遲早被抓包...要多多跟射手學習一下喔^^你看人家幸福美滿...小朋友又會吃,付錢還倒賺說...^^但是你不能學....因為你正在參加"比賽"~ 哇哈哈....
7/25試車當時,我從接近谷關的裡冷部落拔營下山,經過台八線6公里處大約12:30,看到追雲山莊的牌子,真想轉進去看看,但車上載著老媽媽跟妻小,還是作罷,有家族的車友們上去就夠了,我心裡想的正是....這種路我開多了,哪會上不去?打滑也只是正常而已!果然晚上看到李大的先發文,就跟我所料想的不差。阿長(punkrola)剪接的影片中,一馬當先的就是李大的的車吧!沒想到李大這麼神勇!
車子的型式、機能、用途、訴求千百種~買車的人,常態性用途、用車環境、需求因人而異~此次因新聞報導山土匪"不能爬坡"而感到訝異!因此想去了解事實與真相~到達台8與上山路口,與事主、南陽到場關心的人員閒聊,也看了事主的車子,車子已經開了一年,記得好像也跑了2萬多,住北部但幾乎每周會上山整理果園當個假日農民,果園也快收成了~大概就知道怎麼回事,其實不需要試,也知道爬不爬得上去^^以事主用車環境而言,前5天應該是OK,但常態性每周假日要走山上這種地形,車型的選擇及認知有待商榷了?SUV本來就應該有4WD,而國內賣最多的SUV應該是2WD,還幾乎是前驅,大部分買車的人,常態性用途、用車環境,幾乎沒用到4WD,再加上成本、油耗的考量,2WD幾乎就是主力了,我鄰居買JP兩年了閒聊時說,還沒用過4WD,我表弟玩溯溪,Jeep改了將近100萬(他說的),我們大部分土匪車主,對韓國車、現代廠牌,應該也沒特別喜好及感情,只不過這個車型、內部空間、柴油、油耗、CC數、馬力扭力的升級空間、C/P值、常態性用車環境剛好符合需求,這就是我們的選擇^^再買一部車會買韓國品牌嗎?那就不一定了,要看當時的需求及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