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讓手機攝影脫穎而出,除了搬出好料規格,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最顯著的招式,無非是找相機廠商攜手背書了,畢竟花大錢都不一定買得到的相機,在手機背面可以看到 Logo,某種程度也是種虛榮感?目前幾大相機廠商有在手機出現的,最大宗無非就是蔡司 Zeiss,以及轉移到小米的徠卡 Leica 了。而本次要介紹的,則是 Sony 今年的旗艦 Xperia 1 IV,還有 vivo X80 兩款皆是有蔡司加持的機器。不過前者只有在光學設計有所導入,不像 X80 在軟體、甚至人像模擬上也有做加強。
看到這邊大家一定會想,啊如果就 Xperia 1 IV 的身份來說,用 X80 Pro 不是更相對適合一些?原因很簡單因為台灣沒進 X80 Pro.....不然我也想啊


對於雙機的印象來說,Xperia 1 IV 不免想到的就是接近相機,相對自然、少計算的攝影風格,X80 則是目前計算攝影中的佼佼者。在皆有蔡司的加持之下,反而是有著不同詮釋,本篇也將針對拍照部份做比較之餘,外觀、效能上也會有些基本著墨,畢竟都出到 S8+ Gen 1 了,就不想費太多力,攝影才是重點!


▌外觀與規格
Xperia 1 IV 螢幕配置跟上一代差不多,主要是亮度提升 50% 的 6.5 吋 4K HDR OLED 21:9 螢幕,同時具備 120Hz 更新率、240Hz 觸控採樣率、DCI-P3 100% 色域、10bit 色彩,以及導演模式等。

vivo X80 則配置 6.78 吋三星 E5 AMOLED 20:9 92.2% 佔比,並同樣有 120Hz 更新率、240Hz 觸控採樣率、DCI-P3 廣色域、1,500nit 峰值亮度、8,000,000:1 對比度等規格。

這邊拿個白底的網頁瀏覽做個比較,我自己覺得雙機亮度差異不大,但 Xperia 1 IV 似乎來得會更亮一些。

換成 HDR 的影片播放之下,X80 的亮度就明顯比起 Xperia 1 IV 來的高出不少,這邊也附上 Xperia 1 IV 標準與導演模式的差異,後者主要是會讓色溫偏暖。但雙機一比之下,X80 標準模式還是比較暖

- Youtube HDR範例
- Youtube HDR範例(1IV 導演模式)
雙機的設計上其實都是走相對低調的路線,不過 Xpeira 1 IV 正反面都有康寧 Gorilla Victus 玻璃,X80 這邊沒有特別說,而且 Xperia 1 IV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整體 21:9 偏狹長一點的設計,握持起來相當舒適之餘,螢幕也不像 X80 是曲面設計,這點應該蠻多人在意的。另外,Xepria 1 IV 也多了 IP65 / 68 防水防塵的功能。

機身尺寸與重量部分,Xperia 1 IV 尺寸為 165 x 71 x 8.2 mm,重量 185g。X80 尺寸則是164.95 x 75.23 x 8.3mm,重量 205g。實際以電子秤測量,分別是 184 / 206g,可以看到在握持時的比例、重量之下,都會是 Xperia 1 IV 來的比較輕巧、好握持。
- Xperia 1V重量
- X80重量
核心規格部分,Xperia 1 IV 配置高通 S8 Gen 1 處理器,並有 12 + 256 / 512GB 記憶體與容量兩種組合,X80 則是聯發科天璣 9000 處理器,並有 12GB LPDDR5 Ram + 256GB UFS 3.1 記憶體與容量單個組合。

這邊在同場地、同時以安兔兔 V9.4.2 做跑分,Xepria 1 IV 得出 646,858 分的成績,X80 則是破百的 1,003,183 分,可惜 Xperia 1 IV 不是高通 S8+ Gen 1 啊......而且看天璣 9000 這個成績,令人期待傳聞中會搭天璣 9000+ 的 ROG Phone 6D 表現會是如何了。
- 1IV安兔兔
- X80安兔兔
接下來換成 3DMark Wild Life 壓力測試,Xperia 1 IV 分數區間在 7,191 至 4,562 分,穩定度 63.4%,消耗 7% 電量、最高溫來到 41 度。X80 則是 8,702 至 7,491 分的區間,穩定度 86.1%,消耗 18% 電量,最高溫 48 度。
效能部分,雙機都有相應的遊戲工具列,並可搭配效能模式做遊玩。不過我這邊在用 Xepria 1 IV 測試時,原神檔案剛下載完,一開啟效能優先馬上就跳出裝置溫度過高,功能已停用的圖示.....


Xperia 1 IV 則是配置 12MP 1/1.7 吋 Exmor RS 感光元件,光圈 f/1.7 等效焦距 24mm 廣角 + 12MP 1/2.5 吋 Exmor RS 感光元件 f/2.2 等效 16mm 超廣角 + 12MP 1/3.5 吋 Exmor RS 感光元件雙望遠鏡頭,分別是光圈 f/2.3 等效 85mm(3.5x) + f/2.8 等效 125mm(5.2x) 望遠雙鏡頭。除了超廣角之餘皆有 OIS 光學防手震。前鏡頭則是 12MP 1/2.9 吋 Exmor RS 感光元件 f/2.0 規格。
跟蔡司有關的,大概只有光學設計,以及 ZEISS T* 鍍膜了,軟體設定上就沒有什麼參與的痕跡。
- Xperia1 IV主鏡頭
- Xperia1 IV前鏡頭
Xperia 1 IV 就如同先前的 Xperia 機種相同,是目前手機中幾乎獨家具備實體快門鍵的產品(是說電競手機可以靠快捷鍵使用啦),操作上也更為方便快速,可以說是 Xperia 獨家功能了。

相機模式這邊先前都有做詳細測試,這邊就大概講一下功能。Xperia 1 IV 將自動與手動模式做整合,自動模式跟一般相機差異不大;而手動模式則是模擬 Sony 相機的操作邏輯,焦距也從倍率變為等效焦段來操作。不過最大的差異,應該還是夜景模式僅能靠手機偵測自動觸發,無法手動想開就開。
- 1IV自動模式
- 1IV手動模式
X80 主鏡頭配置 Sony IMX866 50MP 1/1.49"(實際用 1/1.56") f/1.75 感光元件廣角(支援光學防手震)+ 12MP Sony IMX663 f/2 超廣角(沒說視角)+ 12MP Sony IMX663 f/1.98 50mm 人像鏡頭,前鏡頭規格則是 32MP f/2.45。
蔡司的參與部分則是在全鏡頭的 ZEISS T* 鍍膜加持、內建的蔡司自然色彩以及專屬的蔡司鏡頭包之餘,也有主動式回彈 OIS,以及錄影專用的 360 度地平線防手震,加上官方自行研發的 V1+ 影像晶片,可針對 1Lux 夜景能力,亮度準確性以及 XDR Photo 高動態範圍做提升。不過錄影最高則是 4K 60fps,不像 Xperia 1 IV 可達到 4K 120fps。
- X80主鏡頭
- X80前鏡頭
X80 拍攝介面一樣是相對好上手的方式,在上方可以看到蔡司自然色彩的設定,其餘拍攝模式差不多,但最大的亮點則是人像模式可模擬蔡司老鏡頭的鏡頭包為主(而且人像模式也能支援夜景)。
- X80拍攝介面
- 蔡司人像包
▌實拍
日拍
實拍這邊先來講一下條件,雙機都是用自動模式做拍攝(我試過 Xperia 1 IV 手動了,基本上完全一樣,就都用自動讓手機自己發揮),搭配自動 HDR、X80 這邊則是搭配蔡司自然色彩做拍攝(人像、夜景就不支援了。

第一組是正常日間的拍攝情境,這邊先來看超廣角跟廣角,可以看到雙機差異最大的就是在顏色詮釋上了。Xperia 1 IV 比較偏冷調、X80 即便開了蔡司自然色彩,還是有祖傳的偏暖綠色調。亮度部分則是 X80 針對背光的建築、人像處 HDR 調整較多,Xperia 1 IV 就是偏自然的無計算感之餘,偏冷的色調也讓膚色比起 X80 的暖黃來的討喜。
放大檢視畫質,超廣角這邊雙機畫質其實差不多,但 Xperia 1 IV 雜訊比較沒有抑制,反之 X80 就明顯把雜訊都抹除了。廣角部分也是差不多的處理方式,主要差別還是在亮度,以及雜訊有無。
接下來同構圖,但改以望遠焦段做拍攝,這裡以 2x 與 3.5x 做比較,剛好各一台都會是以數位變焦的方式處理。色調上一樣可以看到 Xperia 1 IV 偏冷調、X80 則是偏暖綠的狀態。不過在亮度上,Xperia 1 IV 或許是沒有高亮度的藍天關係,主體亮度就來的比較正常了。而且在 3.5x 這邊,相較 X80 的數位變焦,光學變焦的 Xperia 1 IV 景深優勢就出來了。
放大檢視畫質,2x 這邊明顯是 X80 較好,Xperia 1 IV 明顯有糊糊的感受。3.5x 部分可以看到 Xperia 1 IV 相較之下是比較銳利的,X80 髮絲這邊有點鬆散的狀況,但跟 雙機的 2x 相比之下,差距就相對接近不少。
接下來是沒有太陽直接照射,搭配綠意盎然的盆栽區進行拍攝。一樣先比超廣角跟廣角,相較第一組 Xepria 1 IV 的光線就比較接近 X80,不過超廣角還是比較暗一些之餘,觀察左方的亮部,可以發現 HDR 修正上還是 X80 積極主動不少,Xperia 1 IV 幾乎沒有修正就直接過曝了。色調上則是相同的 X80 比較偏暖一些,但沒有上一組來得差那麽多。
畫質表現部分,雙機在這邊主要還是在雜訊的處理方式不同,細節呈現差異說真的並不大。Xperia 1 IV 雜訊就是自然呈現,X80 則是有明顯的塗抹抑制。
再來是同構圖,改為 2x 與 3.5x 的望遠焦段比較。這組雙機的亮度就更為平衡,3.5x 這邊甚至 Xperia 1 IV 還比較亮一些。主要還是在色溫上 X80 來的比較暖。畫質部分跟上一組差不多,Xperia 1 IV 2x 數位變焦的畫質明顯不如 X80 2x 光學變焦,然而在 3.5x 這邊,X80 雖說細節沒有 Xperia 1 IV 來的精細,但差距就沒有 2x 來得那麼大。
接下來換成室內場景,這組主要的光線是從右邊的窗戶灑落,加上左方的白紗布多多少少能反射點光源。這邊呈現的跟日間組差不多,Xperia 1 IV 色溫冷、超廣角測光多半偏暗;X80 則是整體測光相對平均,色彩調性則是明顯偏暖,甚至帶點綠。
畫質部分可以看到 X80 在塗抹的狀態下,這組髮絲、樹葉的細節維持就感覺沒有維持雜訊的狀態下來的清晰,但這比較像處理方式的不同就是了。
接下來換成逆光場景,色溫這邊雙機表現是一樣的,不過遇到 HDR 相關的場景,修正的幅度上自然就會是 X80 會來的比較多,無論是門上毛玻璃的光線,或是以薰的整體亮度,皆是 X80 比較討喜,只是 Xpeira 1 IV 就是一個自然呈現的狀況,就端看自己喜歡的風格為何。
畫質部分,廣角端可能是陰影 HDR 拉高亮度的關係,X80 髮絲明顯就比 Xperia 1 IV 來的糊,超廣角則跟先前相同,是差在雜訊的處理方式不同。
接下來一樣是逆光,不過面積更大、相對來說主體會更為背光的場景。在 HDR 的差異上會更為明顯,可以看到廣角 Xperia 1 IV 雖然窗外過曝,但 KIKI 主體亮度還能接受,超廣角就完全暗掉了。色溫上一樣 X80 偏暖,但在這組的膚色上,就沒有差那麼多。
放大檢視畫質,廣角陰影處一樣可以看到 X80 的調整,相較 Xpeira 1 IV 來說就有提升亮度來看出細節,一旁的抱枕細節雙機差距一樣不大,主要是在雜訊的抑制上。
大致看完人像,一般景物這邊我們直接來看望遠端,分別是 2x / 3.5x / 5.2x 三個焦段。這組雙機 HDR 倒是都有做作動,亮度雖說有些差異,但並不會到太多。主要還是在色溫暖與冷之間的差別。
放大檢視畫質,基本上還是光學、數位之間的差距。2x 這邊光學的 X80 相對來得好、3.5x 與 5.2x 則是 Xperia 1 IV 細節較多。
接著是在防火巷中看到鳥兒(都會人的我完全不知道是什麼品種),就直接拿手機出來打了,這裏有實體快門鍵的 Xperia 1 IV 拍攝的節奏與反應就相較 X80 來得快。而亮度這邊都是 X80 較高,但我比較喜歡 Xperia 1 IV 這組呈現的氛圍。
放大檢視畫質,這邊用的是 3.5 / 5.2x 拍攝,對都是數位變焦的 X80 來說比較劣勢一些,明顯可以看到數位變焦的鬆散與模糊感受,不過 Xpeira 1 IV 在拍攝時,其實多少有些模糊跟偏軟的感受,這邊用的也是當時最新的軟體了,或許現在拍會更好?
最後既然雙機都用了蔡司 T* 鍍膜,這邊就直接在背光時硬幹陽光看看整體的表現。超廣角這邊可以看到 Xpeira 1 IV 有明顯的鬼影與色偏、X80 同部位有一點鬼影,但整體修正比起 Xperia 1 IV 來得好、廣角部分雙機表現差不多,都是在陽光的右側有一點點鬼影,真的要說的話是 X80 好一些,最後 3.5x 這邊,雙機都不約而同皆有曜光與鬼影的狀況。
另外,雙機還有一個顯著的差異,也就是一直提到的 HDR 跟色溫了。超廣角、廣角這邊背光的樹葉與建築,X80 明顯做了修正,Xperia 1 IV 則是就跟相機拍攝的差不多,就是一個不太計算的感受。3.5x 雙機表現倒是差異不大。
人像與自拍
人像部分,第一組先來看看背景稍嫌複雜的場景,景深都是以最大強度為設定之餘,X80 則是以基本的蔡司 Biotar 濾鏡為主。一樣可以看到 Xperia 1 IV 色溫是對人像有優勢的冷調,整體對比也比 X80 還低,不過美顏這邊就明顯是 X80 佔優。
景深部分,由於有 Biotar 的加持,X80 的散景多了點螺旋感受,不過這就是雙機風格不同,摳邊的成功度在這組表現都差不多,在髮絲與臉龐左側則是都有些瑕疵出現。
放大檢視畫質,則是可以看到 X80 還是有些塗抹來抑制雜訊的狀況,髮絲的細節就沒 Xperia 1 IV 來得清楚。
下來則是背景以多個植物所組成的複雜背景,這裡明顯可以看到 X80 在髮絲的摳邊成功率明顯優於 Xperia 1 IV,這組整體色調雖然 X80 還是有些偏暖,但膚色的差異就沒有很多之餘,美顏效果也明顯較好。畫質的表現上,一樣是差在雜訊的處理方式不同,真要說的話 Xperia 1 IV 細節還是會比較清楚一些。
下一組基本在色調的表現上類似,但背景換為超級複雜等級,可以看到雙機在摳邊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明顯失誤,其中 Xperia 1 IV 甚至把背後的建築也誤判了;另外,X80 這邊也能更明顯看到 Biotar 鏡頭包的螺旋散景。
人像這邊差異最大的地方,無非就是在逆光環境了,X80 在人像模式也同步支援 HDR 修正,一比較之下不僅窗戶的曝光度,連背光下 KIKI 的亮度也有做修正,感覺就像多打一盞燈一樣,自然度這邊是沒有 Xpieria 1 IV 來得好,但討喜程度明顯有差。
到了暗光環境下,X80 跟 Xepria 1 IV 的差異還有一個,就是前者支援人像夜景模式,對於人像來說相當重要!明顯看雙機的亮度就有差了,X80 真的就像多一個 LED 光棒直接打在 Rina 身上一樣。至於摳邊部分,這邊背景也是相對複雜的地方,可以看到 Xpeira 1 IV 還是有明顯不自然的地方。
這一組跟上一組的表現差不多,一樣可以看到 Xperia 1 IV 在亮度上相對暗一些之餘,整體摳邊瑕疵也比 X80 多,景深模式也是 Xperia 系列一直以來待改善的一個模式了.....似乎只要跟手機運算有關,都會.....

自拍這邊也一樣都是以人像模式呈現,第一組室內可以看到 Xperia 1 IV 臉孔有點過曝之餘,整體摳邊瑕疵也一樣比 X80 明顯不少;不過 X80 在照片左方的仙人掌處,一樣有些瑕疵。
逆光人像的表現也跟主鏡頭一樣,光是看縮圖就能看到雙機的差異有多大.....
夜景部分,X80 自拍也一樣支援夜景自拍,不僅光影與畫質跟 Xperia 1 IV 有所差異,景深的摳邊部分,前者甚至把耳朵跟部分髮絲都模糊化了.....
最後則是跟主鏡頭人像相對應的組別,可以看到 X80 夜景這邊反而是降了主體的亮度,至於 Xperia 1 IV 亮度相對高一些,不過在臉部跟脖子周圍的景深,可以說是完全失準.....
夜景
夜景第一組直接先來看夜景模式,Xperia 1 IV 這邊確定有觸發。超廣角跟廣角這邊一樣可以看到 X80 偏暖的色溫調性,不過在夜景模式中亮、暗部的修正上,明顯還是 X80 比較來的明顯,這就是修正力的差異了。
放大檢視畫質,超廣角這邊說真的雙機差異不大,廣角焦點這邊似乎有點跑掉,可以看到 X80 髮絲這邊相對清楚,但左方桌上的音響組合字體,則是 Xperia 1 IV 較清晰。望遠這邊就以各家的光學變焦為主,Xperia 1 IV 雖說細節有維持,但縮圖就能看到明顯雜訊,這邊就是 X80 表現較好。
這邊也附上一般模式拍攝的樣貌給大家參考,基本上畫質的差異不大,主要還是在雙機原始的色溫調性,亮度,以及亮暗部的修正差異不同。
這組的亮度 Xperia 1 IV 沒有辦法觸發夜景模式,不過這組在三個焦段中,色溫與基本曝光的差異雖有,但倒是沒有很大。主要還是在亮部的修正上,Xepria 1 IV 在超廣角正上方的燈管,以及電話亭的符號明顯都是過曝的,人像本體亮度也是稍高的狀態,X80 則是都有做有效的修正。
畫質表現說真的雙機差異一樣是差不多的,真得要說的話可能會是望遠端,Xperia 1 IV 髮絲會比 X80 細緻不少。
下一組一樣可以看到雙機色溫上的差別,Xpeira 1 IV 偏冷的調性比較適合現場的呈現就是了....亮度雙機差異不大,但在亮與暗部的修正,明顯是 X80 來的明顯,整體氛圍也比 Xperia 1 IV 感覺平平來的討喜。
畫質表現上雙機在超廣角表現蠻一致的,廣角這邊我會覺得是 Xperia 1 IV 髮絲清晰度更好,X80 明顯抹過頭了,望遠這邊雙機都有手震的狀況出現,不過放大可以發現 Xperia 1 IV 雜訊可以說更明顯了。
接下來是剛剛人像與自拍都有拍到的場景,這組就能很好的看到雙機對於風格的詮釋。Xperia 1 IV 在觸發夜景模式後,整體效果還是比較偏自然的發展,像是後方的霓虹燈,以及較亮的螢幕、背光人像等都是一個自然的風格。
反之 X80 就是以計算攝影為主,包含整體亮度、過曝的燈管、螢幕,以及背光人像都有做修正,可以說是風格不同,但哪一種比較討喜?我自己是選 X80 啦.....畫質部分,這組廣角反而是 X80 表現較優。
下來就是戶外的夜景回合,一樣請出必拍的自由廣場牌坊,色調上雙機都是以牌坊的黃色燈光為主,不過 X80 還是帶點 vivo 祖傳的綠色;亮度部分,可以明顯看到計算跟非計算的差異,Xperia 1 IV 在陰影幾乎都是黑的,望遠端的陰影也是。
放大檢視畫質,超廣角這邊 Xperia 1 IV 在陰影處的細節好上些許(真的只是些許),廣角這邊即便 X80 亮度較高,但細節我會覺得比起 Xperia 1 IV 也是銳利些許,望遠端部分倒是差異不大。
接下來一樣是國家戲劇院,在亮度與色彩調性上,Xperia 1 IV 一樣是陰影偏暗、色溫偏冷的狀態;X80 則是色溫偏暖,並針對過曝的建築主體,與過暗的陰影、天空做調整,即便兩台都有觸發夜景模式,差異就是如此高,差距最低的應該就是平均光源差不多的望遠端了。
放大檢視畫質,超廣角整體差異不大,不過 X80 陰影處(樓梯、牌坊頂部)因為硬拉亮度,整體畫質就相對鬆散。廣角雙機的差異不大,但 X80 整體對比顯得比較高,所以看起來會比較立體一點。最後望遠端 Xperia 1 IV 應該是沒有觸發夜景模式,同時又有手震的關係,整體細節明顯是弱於 X80 的。
最後則是亮度最低的中正紀念堂本體,Xperia 1 IV 整體亮度相較肉眼所視甚至還暗,X80 拍出來的單純是以討喜為主,跟原本根本是不一樣的場景。畫質部分除了超廣角雙機差不多外,X80 在廣角、望遠端雖說也沒好到哪去,但比起 Xperia 1 IV 來說就明顯有贏面了。
▌小結

整體來說,Sony Xperia 1 IV 跟 vivo X80 其實還是有位階的差異,這點也同步反應在大約兩至三千的價差上,不過主要的規格差異上,還是在與望遠端鏡頭的缺少,處理器這邊倒是都為旗艦級,甚至天璣 9000 的表現,也是優於 S8 Gen1 的,只能說 S8+ Gen1 的表現終於有回到水準,或許明年的新機在來比對,效能就不至於差那麼多了;另外,Xperia 1 IV 多了 IP65 / 68 防水防塵,快充這邊 30W 則是遜於 X80 的 80W 快充。如果是以效能來看的話,vivo X80 甚至是略勝一籌的(畢竟 S8 Gen 1 就是會有廠商的降頻問題,甚至玩原神在冷氣房連手機最高的效能模式都會被限制.....)
重點的相機部份,雖說雙機都有蔡司一定程度的參與,不過 Xperia 1 IV 主要還是在光學上的助力,不像 X80 有色彩、甚至連老鏡頭的模擬鏡頭包都有了。在硬體規格上,X80 則是少了 5.2x 望遠,次之的 2x 則是比較偏 Android 大部分機種的設定,Xperia 1 IV 直接從 3.5x 起跳,在構圖,尤其是室內上要習慣一下。

至於雙機的畫質部分,其實差異可以說是真的很些微,主要差異還是在處理雜訊的方式不同,Xperia 1 IV 是不抹除雜訊求取細節,X80 則是以抹除為主,這也讓在部分場景下,會讓 X80 的畫質趨於劣勢(尤其是廣角),超廣角雙機表現倒是差異不大。風格的營造上,Xperia 1 IV 色溫偏冷、對比較低,X80 則是完全反向的暖色調搭配高對比,只是兩者間最大的核心差距,其實不僅 X80,應該說是 Xperia 1 IV 跟目前手機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幾乎不來主流的計算攝影這套了。

支持 Xepria 1 IV,其實也是 Xepria 的朋友,無非是為了接近自然、不添加過多演算「味精」的相片風格,這邊挑了目前演算攝影中的佼佼者 X80 來做對比,其實從 HDR 的修正、人像景深,甚至夜景都能看出差異。HDR 其實相對可以忽略,畢竟有時候拍出來太 Over,還是顯得不太自然,而景深跟夜景這邊,也是目前 Xepria 系列中比較弱勢的地方,景深瑕疵相對明顯之餘,夜景先不管修正後的樣貌如何,光是不能手動開啟(中階機倒是可以手動開)這點,我自己就不太能接受啦.....不過從畫質比較之下,Xepria 1 IV的優勢還是在的。

其實整體結論會跟先前 Xepria Pro-I 的對比相同,喜歡計算或是自然攝影這點見仁見智,雙機也都一樣能拍出不俗的照片,但我自己在乎的其實是「選擇性」。以 X80 來說原始調性拍出來就像是不小心加了半罐味精下去,但還是能透過蔡司自然色彩,拍出相對淡麗的照片風格(雖說人像、夜景不支援....希望未來可以)。
不過 Xepria 就是幾乎就回歸本心的自然攝影,主打專業、貼近專業的手動操作,以及自然的色調。色調這點倒是手機特色,但多少也是要給消費者「選擇」吧?畢竟我手動久了也是會累,偶爾也是想靠手機演算隨手拍個亮部、暗部調整到位,或是看起來討喜的夜景,甚至是不用靠減低強度來求成功率的景深照吧?畢竟硬體實力就在那邊,軟體的進化相信一直以來,都是索粉敲碗到不行的地方吧?
最後還是來期待一下,希望九月初高機率會登場的 Xepria 5 IV,都是下半年機種了,應該也該換 S8+ Gen 1 了.....不然輕巧身材,又遇上 S8 Gen 1,那麼效能的表現,可能高機率會跟三星 S22 相同吧

MD:又晞、KIKI、以薰、Dash
▌小惡魔福利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