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數百人減薪調人力平台形同隱性失業


石川哲平 wrote:
轉載蘋果即時新聞請...(恕刪)

有你想的這麼簡單你現在應該是上市公司的大老闆了
不是的話就不用多說,因為你的想法是錯的
一個手機外型可以分成5、6個型號,真佩服這公司的勇氣。

一個店員要記的機型非常多,光記一個華碩就讓店員瘋掉了,

這樣的機海戰術是想讓每家通信行一個型號庫存5、6個規格,

加上三種顏色好了,就要庫存18支了,

這如意算盤打得很好,但店家又不是傻瓜,

整個策略跟當年的H牌一樣,

今天這種地步是早料到的。



讓我再講一個笑話?
6000萬你覺得施董掏多少錢出來?
人力精簡他又可以幫股東賺多少錢?
呵呵呵?


*我曾呆過一間公司,進去19塊,發新聞稿,處分虧損單位及跟風一帶一路,兩個月飆到32塊.
研究指出花大錢打電動的人很有錢?

三等公民 wrote:
營運不善還想蓋新大...(恕刪)


其實很多答案google就有了

節錄 中時電子報 2017年05月24日
華碩先前指出,由於營運規模及台灣員工人數持續增加,現有原辦公大樓不敷使用、並已在北投關渡一帶承租多間辦公室因應,預期新辦公總部興建完成後,將可改善員工工作環境及效率,同時大幅降低辦公室之租金費用。
石川哲平 wrote:
轉載蘋果即時新聞
請...(恕刪)

就大頭症發作了....

幾年前,手機正夯,華碩不是說把「舊」產業的主機板、顯卡業務賣掉,
可是毛利10%的板卡業務,每年提供上百億的盈餘給其他部門「匪類」.....

這次精簡行動部門不意外,一定是上次說要賣板卡業務的那些人,又回來掌權了,
台灣人就在行的就是人事內鬥....
bbctank wrote:
就大頭症發作了.....(恕刪)


結果論啦。

若現在,主機板、顯卡業務沒有10%毛利,沒提供上百億的盈餘給其他部門,你是不是又要批"早不賣掉"

華碩是營利公司,有1%毛利,還是可以做,反正就現有規模賺那1%也好。

"台灣人就在行的就是人事內鬥",全球人類都一樣。

Samsung Note7出問題,照樣砍人,其他事業群的人真有本事,又回來掌權也OK!!!

若能讓行動部門賺錢,也OK,不行的話,照砍!!!

別都扯到人事內鬥!!!

公司有錢賺,內鬥是難免。

內鬥後,還是虧錢,也沒差,反正爛vs爛,一樣!!!

ray6075 wrote:
應該是長官的決策結...(恕刪)


電子系統廠RD何時有150萬平均年薪??這個價錢怕是幾家大的IC設計才能超過,
系統廠有150萬應該是一小部份,多數應該沒辦法拿到.

聽到的小道消息,ASUS的薪資策略都是按業界低標,然後年度結算盈利發獎金,
有些年度利潤很差的話,年薪會很難看,不發或少發獎金,很多人會自動離職,
業界還是有幾家薪資高標的,每月落袋為安,薪資高標的公司也一樣有獎金.

我以前公司被合併,也是併去一家月薪很低的公司,差不多是剛退伍的價錢,
我當然馬上選擇被資遣,那種低月薪,號稱高獎金的公司,風險太高了.
那個公司從來不資遣人,要趕人走都是獎金歸零.
我是前員工,看到這篇文章特別有感觸,基本上華碩是個好公司老闆也都非常努力工作,常常都工作到晚上12點而且週末還加班,但是老闆們都是工程師出身,所以不太願意花錢做市場調查或是消費者行為分析,對於產品的規劃常常是幾個人說了算, 又或是競爭者有新的規格就又馬上要改設計,所以導致上市的時間時常延誤而失了市場的先機,這次老闆們願意花大錢做行銷對於,這些工程師的老闆們來說,已經是非常大的進步,身為台灣人應該 值得鼓勵

myfirstcar wrote:
結果論啦。
若現在,...(恕刪)

鬼扯,不懂就不要回...

要賣掉板卡業務時,華碩有那個部門可以一年賺超過百億的??
而且華碩的板卡市佔率還是全球最大,那時候,應該有超過50%...
試問,有公司賣業務的時候,最市佔率超過50%,而且是公司最賺錢的部門開始賣的嗎??

從我知道的,只有菲奧莉娜下台後的HP,那時候因為HP的狀況不好,傳言要賣掉電腦部門(全球市佔率第一),
可是後來被創辦人的後代阻止了,才被保留了,到現在HP的電腦部門還是賺錢的...
電腦可能會跟以前的家電業一樣,毛利變低了,可是還是跟汽車一樣,是生財必需品之一,
台灣車廠每家都那麼沒有世界競爭力,可是不都活得好好的....


myfirstcar wrote:
Samsung Note7出問題,照樣砍人,其他事業群的人真有本事,又回來掌權也OK!!!
若能讓行動部門賺錢,也OK,不行的話,照砍!!!
別都扯到人事內鬥!!!
公司有錢賺,內鬥是難免。
內鬥後,還是虧錢,也沒差,反正爛vs爛,一樣!!!

這不是同意內鬥嗎??
還說「別都扯到人事內鬥」.....

Tom_Deng wrote:
六千萬分給員工,
一下就燒光
六千萬買個品牌形象,
可以撐好幾年
光孔劉的那個人型立板可以讓ASUS這種非一線主流品牌被擺在專櫃主打
台灣人低薪除了大環境、法規、產業結構外
另一個不得不正視的問題就是
台灣員工越來越有那種地球應該繞著我轉的心態了


華碩 在印度 杜拜 都很有名 你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