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US ZenFone到來 專訪華碩執行長談誕生故事

ASUS ZenFone到來 專訪華碩執行長談誕生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等待總是讓人覺得時間過得比較慢,華碩一月時發表的ZenFone 4、5、6三款手機,上市進度比發表當時時講的有一點delay到,將會在4月正式上市,但好消息是應該不會再延了,因為測試機都寄出來了,也代表上市不遠了,不過大家最關心的價格還沒公佈,這個華碩預計會在4/8時發布新聞公佈,同時那天會有個1000台的首購活動,至於全面的上市日期,也會在那天公佈。

3月底4月初這陣子,Samsung、SONY、LG及HTC的旗艦機都會上市,旗艦機那邊可說是一陣大亂鬥,中低價手機在這時反而有施展空間,目前比較熱門的便宜手機應該就是紅米跟米3吧,但買不到,或有其他功能需求的,可能會轉向尋找其他高性價比的新機,ZenFone這時候上市搞不好會有奇兵的效果也不一定,而且如果再晚一點,HTC的Desire 816、SONY Xperia M2、T2 Ultra、LG G2 mini...等中階中價機也會陸續上市,到時候又是一陣亂戰,ZenFone這個時間點出看起來還蠻巧妙的。(因為看來Desire 816也是支勁機呢...)

這次先借到了5吋的ZenFone 5,大概掃了一下討論,很多同學在三種螢幕尺寸裡是鎖定這支,它跟ZenFone 6在大小、相機畫素、電池容量、重量、價格...這些地方不一樣,其他重要的功能、處理器則一樣。另外更新,台版的ZenFone 6 RAM會改成2GB上市,但支援鉛筆書寫的功能則會先拿掉,但手套觸控有保留。

這次的外盒風格跟樣子也不一樣了,多一點點小設計,比方側面的洞洞跟斜切的開口,比較有一點變化。
ASUS ZenFone到來 專訪華碩執行長談誕生故事
ASUS ZenFone到來 專訪華碩執行長談誕生故事
ASUS ZenFone到來 專訪華碩執行長談誕生故事

裡面的配件一覽,基本簡單的耳機跟充電器。
ASUS ZenFone到來 專訪華碩執行長談誕生故事

原廠有為ZenFone做了幾種樣子的保護套,有Bumper樣子的,也有一般包起來的保護殼,這裡還借到一個它的翻頁式保護殼。
大家應該對這個還蠻有趣的。ZenFone 5、6都會有這個原廠配件,ZenFone 4的話詢問中。
但這個掀蓋不是隨機附贈的,是另購的配件。
ASUS ZenFone到來 專訪華碩執行長談誕生故事
ASUS ZenFone到來 專訪華碩執行長談誕生故事
ASUS ZenFone到來 專訪華碩執行長談誕生故事

它算是翻頁式的背蓋,所以像我本來是紅機,換了白色的翻頁背蓋後,就變成一支白機了,意思是說可以藉由這樣來換色就是了~(殼有紅、黑、白)...色彩在這次ZenFone跟ZenUI上真是蠻顯眼的一個視覺啊。
ASUS ZenFone到來 專訪華碩執行長談誕生故事

這翻頁背蓋也有即時顯示的功能,蓋上去之後會自動顯示這樣的時間、訊息通知、行事曆...等,有人打電話來時,也可以不用翻開,在這個小圈圈就可以接聽或拒接來電,鬧鐘靜音、聽音樂...等更多功能也可以免翻頁操作。
功能有點比想像中的多,測試時來邊玩邊報告~
ASUS ZenFone到來 專訪華碩執行長談誕生故事



===============================
其實在1月CES結束回台灣後,小編抓到一天很難得可以專訪到華碩的執行長沈振來,談了很多ZenUI跟ZenFone的誕生過程,就在正式測試之前,把這些內容跟大家分享一下吧(也喚醒記憶一下...)
ASUS ZenFone到來 專訪華碩執行長談誕生故事


ASUS ZenFone到來 專訪華碩執行長談誕生故事
當時華碩手機發表的重點有兩個,一是發表ZenFone 4、5、6,二是發表全新的ZenUI,而ZenFone 4、5、6就會搭載著ZenUI上市。
ZenFone 4、5、6三款手機就是用螢幕大小來命名,分別就是4吋、5吋、6吋,規格跟價格高低依序也是4、5、6各有不同,但最高售價也僅199美金;三款都是用Intel Atom處理器,也都是雙卡雙待機,ZenFone 5、6的規格較高,比方處理器時脈較高、螢幕解析度是720p、相機分別為800萬及1300萬畫素、電池容量較大、也支援手套觸控及鉛筆書寫..等較特別的功能。外型上則有多彩選擇,ZenFone 4有黑、白、黃、藍、紅五色,ZenFone 5、6則有黑、白、紅、金四色,除了強調高CP值,也提供豐富的顏色,鎖定年輕人跟一般廣大消費者。

而ZenUI則是華碩全新推出、自家設計的UI,包括美術風格、選單編排、重點功能..等,都有做很大的更新,不只是桌面選單這種皮膚的東西,連功能都有重新整理加減,算是內外都變動的大更新,而ZenFone就是第一批使用ZenUI的手機。

推出中階中價手機,是市場趨勢,這不讓人驚訝,華碩願意在中價手機放進不差的規格,跟研發很多獨特功能,來突顯跟其他中價機不一樣,性價比更高,就知名品牌的立場來看,這也是應該要做的(好嚴苛啊..),但比較訝異的是開價真的蠻低的,裡面最高價的ZebnFone 6定價是199美金,換算台幣大約6000元出頭,訪問時問到了價格的問題,沈先生透露了一點,到時候台灣的售價跟美金價格會很接近,不會差太多。(不負責推測就是4吋3000/ 5吋4500/ 6吋6000元這個價位了吧..不過還是要等發表會吧)

ASUS ZenFone到來 專訪華碩執行長談誕生故事
另一個讓人驚訝的就是華碩也做了一個全新的UI 啊...
其他廠商都是推出Android手機一開始就做了自己的UI,iPhone也是一開始就有一套自己的UI,華碩反而是在推出手機3年多後才推出自己的UI(從2011年華碩和Garmin分家,自己出手機開始算),而且做UI 這件事,是一旦投入就不能收手的,要一直有更新消費者才不會覺得你都沒進步,而且不管UI怎麼做,一定都有人喜歡有人嫌...
個人雖然對團隊們的努力想鼓鼓掌,但也覺得這實在是件吃力但不一定討好的事啊...所以當華碩發表ZenUI時,小編自己一來對時間點有點驚訝,二來也覺得他們勇氣可嘉

就這件事特別問了一下沈先生,才得知這不是一個突然的決定,而是長期計畫裡的一環,團隊一年前就開始在做新UI了。




變身手機公司的兩年計畫
華碩很早之前就在做手機了,但是直到兩年多前,Notebook的事業比較穩定了之後,內部,包括沈先生自己,才比較有時間參與手機事業,也開始比較積極動起來。當時華碩定出了一個分階段的兩年計畫,第一階段是先推出高階產品,把使用體驗做好,而不是一開始就要衝銷售衝市佔。
因為做高階手機的考驗比較大,不只是團隊要有能力有技術,做出有競爭力的產品,也因為高階機單價較高,而且也容易被拿來和蘋果、三星、HTC...等高階機做得有聲有色的大廠相比,行銷上困難比較多,所以這一階段除了內部練兵之外,也在觀察市場和消費者能不能接受華碩的手機。
ASUS ZenFone到來 專訪華碩執行長談誕生故事


幸好當時變形平板有做出一些成績了*,而且平板跟手機技術上也比較好銜接,零件供應商也很多重疊,算是在一個比較好的基礎開始這個兩年計畫,加上當時推出的第一代PadFone這樣一個跨界的產品,很創新,市場接受度跟評價也都不錯,雖然是高階價格但也賣出了一個量。
後來又繼續推出第二支第三支PadFone,華碩自認PadFone 2有很大的進步,包括電力、聲音、照相..等都做了很多加強(有回去爬一下之前自己寫的PadFone 2測試文,果然手機外型、手機的方法、電力、拍照...都有很大的進步...不過後來有些同學有上來反應使用問題...),接著第三支PadFone Infinity介面、軟體、相機...等又有提昇,每一支都重新去檢視,然後去做修正跟更新,把產品跟體驗做好,幾支下來華碩也發現這樣高階高價的產品可以賣得動,表示市場有肯定,也能接受,接下來就可以做比較大的推展了,其中之一就是跟國際上較大的電信商合作。

ASUS ZenFone到來 專訪華碩執行長談誕生故事
PadFone Infinity推出時有和中國聯通合作。
另外華碩有和AT&T的客制機PadFone X ,也將在美國推出,這也是變形手機第一次進軍美國的作品。而ZenFone也會在大陸、東南亞等地上市。
尤其和AT&T的合作,可以說是一個指標,因為AT&T對手機的檢測相當嚴格,如果可以通過這一關,執行長打個比方,表示華碩的能力就好像從小聯盟進軍到大聯盟了。

*2011年3月華碩推出第一台變形平板Eee Pad Transformer 。





練兵階段完成 UI接著努力
但是在這些過程裡,也發現一個很不足的地方,就是沒有自己的UI,雖然硬體很好,但軟體沒有創新的風格,還是不能說已經把手機做好了,所以當時就決定開始做自己的UI。
著手開始做UI至今有一年多了,CES對外發表的是比較完整的1.0版,但在這ZenUI 1.0版正式發表之前,其實我們已經可以在之前的手機上看到一些成果了。
比方New PadFone Infinity到現在的拍照功能、FonePad Note 6上搭配筆用的軟體、音效魔術師...等等,其實這些都是在做UI的過程中,先釋出放在新機上的成果,此番發表的ZenUI,則是完整的、有正式命名的版本,而且也可以看出ZenUI包含的東西不是只有表皮或選單編排,還內化到功能裡,還蠻全面的。




ZenUI有SIRI?
全面..比方說?
幾乎用手機時會用到的5種大功能都有。執行長首先提到,美學很重要。
手機跟在我們身邊的時間,可能比我們的家人伴侶都要長,所以手機要美,拿出來時可以站得上檯面,用起來可以很優雅...這些都很重要。

ASUS ZenFone到來 專訪華碩執行長談誕生故事 所以可以看到這次ZenUI在美術上整個改頭換面,包括搭配手機顏色做了不同主題、icon也設計成有穿透性的樣子,讓它看起來簡單優雅,風格也走現在流行的平面化設計,一改以往華碩給人的工程師印象。
其實2008年開始,華碩就在內部引入推廣設計思維了,設計思維不只包含視覺美學,更重要是要看別人做了什麼,然後消費者認為好不好、喜不喜歡...相對於工程師思維,設計思維還包含要換個立場去調查使用者的想法跟行為;最早看到成果的是筆電,這次ZenUI也是,執行長也提到,他很高興看到他們的團隊在這方面進步很多,有決心去做就會看到成果。


第二個是照相,雖然PadFone 2開始華碩手機都會很重視拍照的功能*,但當時介面做並不完整,到現在PixelMaster技術加進來後,拍照整個功能跟UI都重新設計過,一來改善了體驗,二來也因為有好UI,可以把手機裡的好功能,好好的表現出來。
ASUS ZenFone到來 專訪華碩執行長談誕生故事

第三個是這次ZenUI裡除了美術之外,最顯而易見的更新,就是跟Internet、訊息相關的功能。
ZenUI上的樣子....
把mail、社群、訊息、行事曆..等都做整合,減少你要在手機上看這些東西時的步驟,更容易使用。

第四次音樂、影片、遊戲.等聲音視覺的體驗,最後則是通話,這些部份這一年來也都陸陸續續更新,比方閱讀模式、音效魔術師、來電聯絡人畫面歐重新設計過..等,這部份其實陸陸續續已經出現在現有的華碩手機上了。

這5大功能,應該幾乎涵蓋了我們用手機時會做的事了吧。
在開發時執行長常常跟內部提到,做UI最重要是Simple(簡單)、Intuitive(直覺)、Responsive(反應迅速)、Interactive(有互動感),合起來就是SIRI,他要開發人員經常去檢視做出來的UI有沒有符合SIRI的感覺,最後要讓使用者用起來是effortless(毫不費力的感覺)、Joyful(愉悅)的。
執行長也提到,華碩的UI團隊有400多人,算投入很多人力進去,日後的更新、維護相信不會有太大問題,這是一個決心,既然要做就要一直做下去。

講感覺多少有點籠統,或是字面上很難體會,但我想後面的試用裡,我腦子裡應該會不斷浮現這幾個字,然後去套用在新UI上好好觀察吧...試用後再跟大家報告~

*華碩裡有個獨立的team專門在做拍照功能的研發跟調校,負責華碩家所有產品裡,跟相機、鏡頭..有關的功能。





ZenFone一開始就先定好了價位
至於ZenFone,並不是華碩第一個中階中價位的產品,但因為CP值很高,所以也相當受期待。其實去年下半年開始,華碩就陸陸續續有FonePad、Fonpad Note 6、PadFone mini...等價格不高,但規格有到位的產品,這些產品會出現,除了高階飽和,中階中價手機受到更多消費者青睞的市場趨勢之外,其實也是兩年計畫裡的一部分。

執行長透露,去年6月開始,經營高階手機的成果慢出現,除了銷售不錯之外,消費者也有回購率了,而且品牌印象也有了,這時候他們就決定,要開始投入主流市場了(意思是產品線要更完整,要給提供廣大的一般消費者)。
於是當時我們可以看到,除了CPU、外觀材質跟螢幕解析度外,大部分高階機的元素都下放到這些中階中價機上,包括當時已完成的部份UI,比方相機、音效、筆的應用...等。

執行長一直強調,華碩在開發產品時,一定會在「美聲觸感雲」這5方面做到創新、領先跟完美體驗。美、聲、觸是我們在用產品時感官上的體驗,感指的是產品的Performance表現、效能...等,使用起來要愉快,有立即回饋的感覺;雲則比較抽象,不只要加入雲端服務,還有無所不在的想法在裡面。
這不只手機,華碩的其他產品,像是筆電、電腦、平板...等,都是根據這5個標準來做。

這5個面向都作到創新完美後,再來檢視成本。
華碩也很清楚,現在產業已經轉型成先想到要做怎樣的產品,再來檢視成本,順序已經跟以前不一樣了,如果一味的要節省成本,追著殺價,那只會讓公司陷入一個負向循環。

ASUS ZenFone到來 專訪華碩執行長談誕生故事

ZenFone一開始就設定好定位,要做成不犧牲品質的平價產品,價位也是一開始就定好的,雖然已經決定要賣多少錢,但製作過程還是要要求完美,在談到這一段時執行長也有提到:「學生雖然比較沒錢,但是也想要用好產品啊..」,ZenFone要針對廣大消費者而作的這個目標,也在一開始就想好了。




平價產品更難做,CPU有番抉擇
其實有成本限制的平價機反而難做,尤其這種要創新,又不能因價格犧牲品質的產品更難。

ASUS ZenFone到來 專訪華碩執行長談誕生故事
整個過程裡,選擇CPU花了比較多時間,主要是在考量要選擇Performance效能、核心數還是CPU品牌。效能當然要在一個程度,但其實就中階機來說,高通、Intel、聯發科都是選擇。
Intel有長期合作夥伴的利基,效能也不差,而且穩定,但是在手機CPU這一塊品牌知名度(好感度?)不如高通,而且雖然Intel的CPU有雙線程技術,可以讓雙核處理器有直逼四核的效能,但物理上還是雙核心,行銷上或對一般消費者溝通時,一聽雙核心可能就會有個過時產品的印象。

和高通、聯發科也是關係不錯的合作夥伴,一開始也有鎖定要使用高通的S600、S800處理器,但一些因素下沒能完成,而Intel Atom和聯發科的MTK 6589成本差不多,但是Performance較好,在這樣的考量下,最後還是定案採用Intel處理器。
另外也是因為,現階段華碩的行銷目標,還不是要一舉衝到第一名的市占率,所以還是著重在把產品做好,一步步經營好大眾市場,所以這次處理器還是以效能為優先...執行長也提到,處理器這部份其實有多花的點時間來抉擇。(這裡也有讓小編比較訝異的一點是,每次記者會訪問高層時,總是會聽到要搶攻市佔多少多少,進入前幾名幾名這種霸氣積極目標,但華碩定得還蠻務實的,穩扎穩打的目標...)


另外執行長對ZenFone搭載的音效也相當自豪,前面提到它們開發產品時,處處涵蓋美聲觸感雲這5個面向,這就是屬於聲的部份,華碩對聲音這功能的投資相當大,
ASUS ZenFone到來 專訪華碩執行長談誕生故事
ASUS ZenFone到來 專訪華碩執行長談誕生故事
從筆電、平板到手機...等華碩產品,其實都有一個金耳朵團隊針對聲音做調校,手機平板裡也開發了音效魔術師這種音效軟體,執行長透露,在研發的項目裡,喇叭的位階是等同於CPU那樣重要的,調校上的要求也很高。
這點倒是之前比較不知道的,可能因為華碩手機平板的音效,沒有掛上杜比、dts其他名牌音響公司的名號加持,所以行銷上好像沒有眾人皆知,不過內部對聲音的要求其實很高,下次有機會在賣場把玩到華碩手機時,不妨聽一下。
ASUS ZenFone到來 專訪華碩執行長談誕生故事


不過可惜這次ZenFone沒有做什麼雙喇叭設計來突顯音效,倒是接下來的FonePad 7 LTE會有前置雙喇叭,和AT&T客制的PadFone X也有。

ASUS ZenFone到來 專訪華碩執行長談誕生故事
訪問時執行長還秀了一個小細節,它把ZenFone背蓋打開,指著兩個SIM卡槽跟配色說...這裡我們也做了對稱的設計....翻到螢幕時又指著說,這個(ZenFone 5)用上康寧玻璃,還是用面貼*(全貼合),觸控面板還可以筆寫,這樣賣149美金(笑)...這難度相當高,但要做就做有震撼性一點..

我問了一句:這樣會賺錢嗎?
執行長倒是很從容的回答說,我的字典裡沒有虧錢這件事..(笑)

我相信每家的每一支手機,都會有很多細節故事可以講,但從執行長翻轉著手機到處跟你解說每個細節時,真的會深深覺得這麼高層的人都親自參與了這種細節的要求,那整個團隊是怎樣動起來去完成這些要求的啊...
*面貼(全貼合)是將面板跟觸控組,用光學膠完全黏貼在一起,因此算無縫隙的貼合,好處是減少光線折射、得到更好的顯示效果,另外也可以降低面板雜訊干擾,提高觸控靈敏度,但缺點是成本較高,跟大螢幕貼合良率的問題(不過這個現在應該都有克服了),很多高階手機都採用這種貼合技術了。




英雄產品18個月內持續更新
現在華碩手機的產品線算多的了,又新增了ZenFone系列跟ZenUI,不免讓人擔心其他能不能照顧到其他手機的更新,人力有沒有問題呢?
執行長提到了人力的問題,華碩對手機、平板事業部的人力投資比較沒有限制,對英雄產品,會遵照Android裝置的原則,18個月內都提供作業系統更新,ZenUI也會不定期更新,其他手機的用戶還是會照顧到..

想到華碩自己也將成立一個ZenTalk論壇的這件事,官方自己有個論壇可以讓使用者上來抱怨...當然也還有鼓勵啦。
既然官方自己成立了這麼一個可以直接接收使用者指教的地方,相信它們也不敢無視或怠慢吧...

種種動作看起來華碩真的很積極在做手機,經過兩年的鋪路,現在才是真正要邁出步伐的時候吧,(以下是私心碎碎念)其實每次去國外大展採訪,看到很多國外媒體或廠商那麼關注台灣品牌時,心裡多少會有一點小感動...希望不管是誰,都繼續做對的事...

接下來還是要殘酷的來試用手機....
ASUS ZenFone到來 專訪華碩執行長談誕生故事


Nanako0625 wrote:
很久很久以前...等...(恕刪)

有沒有順便問一下ASUS跟Garmin的合約關係
幾時正式中止啊
M320已經低價開賣5888,Zenfone還在講故事。

kork1a1 wrote:
M320已經低價開賣...(恕刪)


真的,現在手機市場已經砲聲隆隆,大軍壓境了,怎麼ASUS還在慢吞吞練兵阿........

6吋如果只有1gRam 我就要投向M320的懷抱了


看那規格表...都1G的RAM而已阿,
華碩習慣的慢慢來,
現在低價機都2G的時代了。
華碩慢吞吞也不是一兩天的事了
看看PF2、PFI、NPFI的更新都拖拖拉拉
ZenUI delay至少也先上原生介面
還有甚麼好期待??
18個月的更新時間已經浪費多久了??
6吋 很好... 不過 intel x86 cpu, 1G RAM... umh... 太慢了
M320 我先預購了
ASUS還是有在創新跟進步,給他拍拍手。

希望ACER可以多加油,感覺跟機車界的三陽一樣反應慢半拍。

火車都開到基隆了,施董人還在台南...

看看M320,再看看ZenFone6

要選哪隻答案應該很明顯

投資一定有風險,申購前應詳閱官員財產申報書。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