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手機 附的耳機, 為何都是耳道式 (入耳式) ?

不覺得難用嗎??

1.耳道痛
2.耳屎, 推更深
3.聽筒 黏接處 , 容易分開一半
4.耳道式, 是 西方國家 戶外跑步運動的人 在用, 入耳深 跑步 不容易脫落.

但台灣人, 大多又不跑步聽音樂, 加上 台灣溼氣重 耳垢加汗很噁心 ,不像歐美是乾燥氣候


國產品牌 , 應該要因地制宜
【釋義】: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




耳道式

華碩手機 附的耳機, 為何都是耳道式 (入耳式) ?


華碩手機 附的耳機, 為何都是耳道式 (入耳式) ?
耳塞式 比較淺 不用入耳, 才是適合台灣人
所以 購物網 常賣到缺貨

同價位 耳道式 , 卻還有一堆貨, 難賣

也證明了 , 耳塞式 比較好用, 比較合台灣人胃口




例如 : 耳塞式







對我來說都一樣難用

偏好耳罩式的,戴起來就是比較舒服

dd5011 wrote:
耳塞式 比較淺 不...(恕刪)


不要扯到台灣人,不是台灣人就喜歡耳塞式,每個人的耳朵都長得不一樣,
以前沒有耳道式的耳機時,我都要裝厚厚的棉套,才能稍微固定在耳朵上。
耳道式只要選擇大小合適的橡膠套,完全不會掉,而且聲音傳達也比較好。

高階耳機一定都是耳道式, 中低階耳機才會有耳塞式, 所以大家為了有高階耳機的質感. 自動的將耳塞改成耳道式了

高階耳機因為強調聲音的豐富性, 需要較密閉的環境來讓消費者體驗, 故無法讓聲音密閉的耳塞式就比較不適合, 另外耳塞式要讓消費者體驗豐富低頻的困難度也較高, 故高階耳機的演進過程中在多年前就慢慢的放棄耳塞式, 演變至今, 去專業的耳機專賣店, 即使是中低階的耳機....要找到耳塞式的耳機都要靠運氣了

相當重視音質的人, 幾乎大部分的人最終都會以耳罩式耳機為主, 耳道式耳機為輔....然後家裡一大堆耳機+耳擴....燒錢阿!
耳塞式對女生來說,舒適度大打折扣吧!許多女生的耳道偏窄,入耳式可換不同尺寸耳塞,既方便又衛生吧(一組耳塞很便宜)。
現在耳機名廠,幾乎都沒做耳塞式了,就算有也是入門便宜款,音質都不好。
耳塞式音質超爛
用久了還會有雜音
我記得外國人的耳屎比較濕(也有可能我記錯)
qasakuaki wrote:
耳塞式對女生來說,舒適度大打折扣吧!許多女生的耳道偏窄,入耳式可換不同尺寸耳塞,既方便又衛生吧(一組耳塞很便宜)。
現在耳機名廠,幾乎都沒做耳塞式了,就算有也是入門便宜款,音質都不好。






華碩的筆電喜歡強調他的喇叭在音質做了啥努力,平板、手機也喜歡強調啥杜比啦、HD高音質啦,還喜歡硬塞啥音效魔術師的EQ調整(其實我個人蠻討厭那個音效魔術師的),有些效果喇叭就有,有些則要耳機輸出才感受的到,配件還去用耳塞才真是落漆
入耳式可以用耳塞來調整舒適度,樓主如果會覺得痛,表示裝太大了,選小號一點的吧

連接處會分開一半,告訴你,那是品質問題,我也遇過耳塞式耳機在連接處分開一半,就是附贈的耳機的製作品質太差而已,跟耳道或耳塞式根本沒關係,我自己花錢買的耳道式耳機從千元到一萬多的好幾條,沒有一條發生過連接處分開的,廠商要自砸招牌嗎?


我很好奇樓主有做過民調嗎?有做過各耳機大廠的銷售資料蒐集嗎?憑啥斷定台灣人適合耳塞式耳機?憑啥斷定耳機大廠的耳塞式賣最好?憑啥斷定台灣人不喜歡運動時戴耳機聽音樂?
阿不然健身房跑步機上,還有我常去的國小操場上(黃昏到晚上都有人在跑),那些人耳朵帶戴的難道是助聽器哦???

不多說,找間耳機專賣店,自己看看從低階(數百到1千多)到高階(一萬多就好)的耳機,看看你能找到有幾支還在做耳塞的?恐怕占全體小耳機不到一成…
大多是擺門口地上那些50~100的特價品吧

耳塞式真的好賣,耳機大廠的主力商品應該通通都是耳塞式吧?實際卻是相反的,耳道式就是有許多使用上、音質上的優點
dd5011 wrote:
耳塞式 比較淺 不用...(恕刪)


鬼扯 自己去行動影音板看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