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碩 ASUS 在近年逐漸將手機線收攏為 ROG Phone / ZenFone 兩大旗艦路線後,比較少人知道的穿戴裝置,其實也有默默耕耘許久,名稱也滿讓人容易困惑的 VivoWatch 產品線。而大概是從上一代開始,除了有智慧手錶型態的 VivoWatch 系列,也有更為輕巧的 VivoWatch AERO 膠囊手環產品可選。
這次要介紹的 VivoWatch 6 AERO,其實是華碩旗下第二款手環產品,在稍微更改前代的一些痛點後,大部分介面也沿襲去年推出的 VivoWatch 6。當然最大的亮點,也是華碩 VivoWatch 系列的最大特色,就是就是通過衛福部心電圖與血壓醫材認證的血壓偵測,以及心電圖等功能,對於關注自己健康狀況的朋友,有政府認證背書多少安心一點。
另外,VivoWatch 6 AERO 還有輕巧的機身外型,還有相對基本的運動功能,甚至這個外型連 GPS 都給你了,可以說是同類型的智慧手環中,功能最齊全的產品了(價格當然也不算便宜就是)。

外型介紹
功能實戰
小結
▌外型介紹

VivoWatch 6 AERO 外盒設計跟前代相比從白色改為黑色塗裝,同時也沒了產品圖案等設計,就是簡單的廠徽與型號,相當簡潔。

盒裝內的配件也是該有的都有了,舉凡資訊文件等,重要的的就是充電線,以及可更換的錶帶,這次官方也多給了一個淺色的燕麥奶款式。

VivoWatch 6 AERO 也跟前代一樣,本體是採可拆卸的膠囊樣式,藉此來替換錶帶。這點其實跟小米手環等產品類同,但 VivoWatch 6 AERO 的周邊配件可能會相對少一點,在意外觀的朋友可能就.....沒辦法



實際裝上兩款色系錶帶後的樣子,我自己是蠻喜歡燕麥奶的感覺,比較淡的色系其實蠻適合夏天的。

扣環部分色系也不太一樣,黑色是一般金屬調性,燕麥奶則是相對暖色系的金色呈現。


固定本體則是藉由側面的凹槽,加上彈性材質來做固定。不過因為本體是黑色,再換上燕麥奶顏色時,側面看一體感就比較不足。
這邊也用影片來提一下,這次 VivoWatch 6 AERO 的錶帶是採彈性材質,所以建議不要用的太緊,不然很容易就會有壓印,我自己帶了一段時間運動偶爾是會有點過敏。雖然這次錶帶設計跟前代不太一樣,但配戴倒是一樣困難.....建議官方下一次可以做個織帶類的設計。

VivoWatch 6 AERO 配置 1.1 吋的 AMOLED 彩色螢幕,跟前代 0.96 吋相比大了一點,同時在顯色、UI 設計上也有做改版。至於最重要的感應區域其實也有調整,等等會來說明。另外,手環也跟前代一樣,支援 5ATM 的防水機能。

這邊也來一張前代的錶面,就可以知道這次 VivoWatch 6 AERO 不僅螢幕尺寸比較大,解析度跟色彩顯示也有蠻顯著的提升.....

後方則是一樣具備 ECG 與 PPG 感測器,內部的三個方形感應器為 PPG 光學感測器,外側圓環則是 ECG 微電感測器,與前代配置差異不大。
- 基礎錶面
- 基礎錶面
- 基礎錶面

這次在錶面設定中,應該是因應螢幕規格升級,也多了可自選圖片做為錶面的功能,並有基本的數值顯示。

APP 也有兩種不同類別的基礎錶帶,不過加一加總共只有十種,建議直接用喜歡的圖片導入可能會比較多樣化


充電一樣是採用磁吸方式設計,不過要注意的是 VivoWatch 6 AERO 並無實體的電源鍵,所以開始使用,或是開機都需要靠充電線連接才能開機。
但使用時設定其實有關機這個選項.....所以要是你按了關機,手上沒有帶充電線的話,恭喜你什麼都沒辦法做

- 整體重量
- 本體重量
▌功能實戰

VivoWatch 6 AERO 雖說整體設計就跟一些平價的智慧手環一樣,但內建的功能可是堪稱旗艦級,不僅有基本心率、血氧與睡眠等,主打的就是衛福部認證的心電圖與血壓偵測,同時還有內建 GPS 功能,可以說是同性質產品中,功能數一數二齊全的。

雖然不像 VivoWatch 6 手錶內建 iPASS 一卡通機能,但 VivoWatch 6 AERO 還是能藉由螢幕顯示電子發票載具,購物時就不用另外取出手機。使用時只要用指腹輕點螢幕三下,就能叫出了。
- 下滑通知
- 下滑通知

左右滑動則是能指定自己最常用的功能,出廠預設則是血壓量測。

在 APP 設定中則是能針對其他功能來做快捷設定調整,想要的話基本上也能將所有功能加進去(?)
- 健康偵測功能
- 心電圖 / 心率
- 血氧 / 最近數據
- 活動 / 睡眠
- 運動 / 鬧鐘
- 碼錶 / 計時器
- 錶面 / 其他功能
- 設定


量測血壓、心電圖等數據,其實是透過錶面下方的感測器來做偵測,這次 VivoWatch 6 AERO 不僅把感測器整體設計做了改變,偵測速度也因應新的 ASUS HealthAI 5.0 演算法,我自己是覺得有再提升啦。
另外,要注意的是雖然 VivoWatch 6 AERO 有經過認證,但在使用前還是需要透過血壓機測試後來做校正,如此才會得出相對正確的數值,而且建議每月校正一次。蛤?什麼你說家裡沒有血壓機?其實部分診所、甚至便利商店都會擺血壓機,倒是不用太擔心。
這邊也附上實際偵測的影片給大家做參考,跟早期 VivoWatch 的偵測速度相比,這速度我自己是可以接受了。

前代錶面的感測器則是有做出突起設計,我自己是比較喜歡 VivoWatch 6 AERO 平面的設計,但就外型上來說,畢竟感測器就是那麼大一個,多少會影響正面的設計感跟螢幕面積啦.....
- 偵測結果
- 偵測結果
- 心率
- 結果
- 血氧偵測
- 血氧偵測
- 結果
- 心電圖
- 結果
- 睡眠數據
- 睡眠數據
- 睡眠數據
- 睡眠數據
- 戶外跑步
- 室內跑步 / 游泳
- 健走 / 自行車
- 瑜珈 / 伸展
- 核心 / 舞蹈
- 健身 / 室內自行車
- 內建 GPS
- 泳池長度設定

最後針對活動部分,則是會顯示每日步數以及消耗的熱量數據。
- 拍照
- 虛擬快門鍵
- 蕃茄鐘 / 世界時鐘
- 音樂
- 音樂操控
- 日文顯示

手機的操作部分,一樣也是藉由《ASUS HealthConnect》來做各式數據的檢視,基本上與 VivoWatch 6 差不多,本篇會挑一些重要的來做介紹,詳細 APP 的操作等可以參考之前 VivoWatch 6 的測試文章。

健康資料則是會將手機支援的幾乎都列在 APP 中,同時也還有手錶不會主動顯示的脈波指數以及舒壓指數兩種數據。

在做偵測之前,APP 也會針對不同的健康數據做簡單的衛教,不會說偵測出來然後看的霧颯颯。

偵測資訊在 APP 中則是可以單日或是單週做呈現。以血壓來說,單日則會顯示每次測試數據、就寢前的平均值,以及平均心率等。

心電圖則是會顯示詳細圖表,這也是手環唯一不會告訴你偵測結果的數據。至於脈波指數跟血壓差在哪?其實對 VivoWatch 6 AERO 來說,是同樣的數據。只是差異在血壓是主動偵測、脈波指數則是透過機背的感測器定時偵測,就可以當個參考。

心率偵測由於有內建自動偵測,所以數據就會相對詳盡,血氧則是需要手動偵測就是,所以看起來就很單薄......


在 APP 中也能設定起床與就寢前的自動血壓量測時間外,也能對「自動」量測的脈波指數做間隔設定,同時也會自動記錄心率數據。至於血壓校正則是需要搭配正式版的血壓量測機(當然也要有經過認證),測量後就能做基本校正,建議一個月校正一次。

睡眠則是會顯示清醒、快速動眼期(REM)、淺眠、深眠等數值,基本上應該也不需多做說明了。而且偵測上其實還蠻準的,就算坐著小睡片刻也會在單日中分段顯示。

運動部分則是會將單日的數據全部顯示,如果有做多個運動的話,也能分項做檢視。
▌小結

整體來說,ASUS VivoWatch 6 AERO 本質上其實與前一代差別不大,核心功能如血壓等健康數據偵測,乃至於運動模式等幾乎都是相同的。主要的變化還是在外型設計上的差別,像是螢幕規格提升、正面感測器變成平面降低突兀感等等。
而對其他穿戴裝置來說,ASUS VivoWatch 6 AERO 的優勢自然就是輕巧的手環造型,卻內涵幾乎旗艦級的健康管理功能,雖然運動種類不算多,但基本夠用;而且這次在螢幕的規格提升,可看度也相對高了一點,但要跟市面上旗艦的穿戴裝置相比,UI 設計跟錶面的種類可能還要再琢磨一下就是了。
如果自己需要有個裝置偵測相對多的健康數值(像是血壓),但又對穿戴裝置覺得普普,不想要手錶那種太大的產品,那 ASUS VivoWatch 6 AERO 其實就相對適合。而且手環拆卸的樣式,說真的平時也可以不帶,需要量測時再拿出來也行,就像是隨身的血壓機一樣。對長輩來說應該蠻方便的。

▌小惡魔福利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