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哲学注定了这个民族在今天略有些的悲剧定位

卜學亮 子曰

建議你可以先學學這首歌, 再來談 「仁」

大家好我是小叮当 wrote:
仁是由上而下的管理哲学,诸子百家,大多研究的如何管理百姓,维护统治,进而形成一个大一统的正宗权威。直至如今。



仁的哲學,應該是把自己做好,進而影響身旁週遭的人。
因此,在不同的環境下, 可以修身;齊家;治國。


並不是一個由上而下的管理哲學。 應該說,是自我管理!!

大家好我是小叮噹 wrote:
仁是由上而下的管理...(恕刪)


「中國哲學中仁是皇帝的手段」
我覺得你這話太極端了
論語里說了100多次「仁」,「仁者愛人」,其實包含作為一個個人,修身的理念和對社會的理想,把這僅僅看做統治者騙人的手段過於極端了。
像儒學,基督教,伊斯蘭教在創立后都有政教不分,被統治者利用做為馭民手段的歷史,像西方中世紀的教廷更是直接插手到政治中,如果這樣,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說基督教的博愛精神也是西方權力者愚民的手段。

林森北路路口 wrote:
「中國哲學中仁是皇...(恕刪)

您和上面那位指教的是有道理的,我的舉例略有極端和偏頗。
但總體來說,無論是修身齊家平天下,還是禮不下庶民,刑不上大夫。中國的哲學始終是由上而下的。即便身在草堂,想的也是如何當好臣子。

至於你說的中世紀哲學,其實就是佔據西方哲學一小部分的經院哲學,貢獻給後人的更多是一種邏輯上的論證方法而非思想本身。
仁是由上而下的管理哲學,這句話真是自孔老夫子以下這千百年來儒家思想的一大發現,真是英雄出少年!
《老子》我讀了十年,都還讀不太懂

樓主你真的厲害

從個人的角度,已經把《老子》給定性了

首先《老子》中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通篇

就是這本書的核心

就已經說明了人類發展的問題了

老子講求的是一個宇宙平衡的哲學觀

萬物的發展,生長,變化,歸宿

最終會回歸於平衡

你說西方科技發展

人類把科技發展了,石油消耗了,溫室效應也產生了

人類把核能源發展了,能源富裕了,核威脅也產生了

人類越發展

世界越難以平衡

其他生物品種越消失,地球資源越枯竭

無論如何發展

宇宙萬物最終會回歸到平衡狀態

《老子》講求的是天人合一,平衡和諧共存與世界

《老子》倡導的無為之治

實質上是倡導統治者不要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慾,比如不要勞民傷財大造宮殿,發動戰爭,掠奪資源等等

沒有了這些作為,身為統治者,才算有所作為

《老子》是宇宙觀的極高和理想境界

通篇八十一章,你讀懂了多少,不要告訴我你只是斷章取義某個字句
以管窺象,坐井觀天,這兩句成語都是形容以偏蓋全,但看了前面的某些發言我才發現前面這兩句還不足以形容前面這些無以名之的議論。
勉強比擬,就好比指著書的封面跟我家7歲小孩小孩說這本書的書名是時間簡史,然後7歲小孩到處宣稱他看完一本叫做時間簡史的書,一樣荒謬。

不過想想毛潤之帶領的政權下,可以陷入集體瘋狂的荒謬的諸般記錄,也就見怪不怪了。
中國的現況怪不到中國文明哲學啦
中國是窮怕了,現在看到機會就跟狼一樣撲上去。

更何況在中國偉大的毛爺爺教導下,這一代有幾個人讀論語,連個讀經班都可以上央視的鏡頭,我不相信那些銅臭商人,還會整天拿本書,來看下一步要怎麼走。
個人覺得八股文才是真是兇手吧
明初以前 中華文化算是強盛
明初甚至還有許多國家來朝貢
但是明初的封建制度為了方便控制政權
搞出了八股文來選才
結果選出了一堆書呆子
把知識份子限制在一個框框內發展
文章寫的文謅謅但常常言不及義
最後整個文明漸漸走向衰敗

不過黃種人算是吃苦耐勞
所以才不致於變得跟印度一樣
老子的想法應該要人是不要過於強求、不強加於人吧。
話說影響現今中國人最深的是文化大革命與知青下鄉吧?
根本是文化斷崖+社會信任的摧毀。

其實 這個問題根本在於 : 中華文化並不存在
人類文明本來就是不斷演進的過程, 有用被需要的就留下來, 無用有害的就會被淘汰
並不需要特別擔心什麼文化消失的問題, 那個都是既得利益騙吃騙喝的玩意兒
倒是多花心思關心自己的生活是不是真的更好, 稅金有沒有被稅金小偷拿走, 比較實在一點

如果真的要認真探討, 所謂中華文化並不是什麼人類文明的瑰寶
充其量就是人類原始部落文明的一個過渡型態
只不過用了精美的包裝, 讓大家誤以為很寶貴, 其實一點也不.
試問, 中華文化消失了, 你的生活會有什麼不方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