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又是單身了,回溯到目前為止的戀愛對象,好像離開的時候都不是那麼愉快,沒能夠緊握也沒能夠太珍惜,然後,我就開始想像老年之後的模樣,那會是什麼光景呢?會是如同現在一般,很憂鬱的、鬱鬱寡歡的、很孤寂的,抑或是我也會很幸運,身邊有很多人圍繞,子孫滿堂的那種(有點難以想像…)
不過想想現在的社會那麼快速且忙碌,不知道為何,總是不能往正向的方向去想,這樣幾天之後,我也想做具有那麼一點意義的事情了,那天晚上也睡不太著,就搜了一些字句,在佼佼的臉書上看到募款計畫,上面寫"一粒麥子",我覺得這個名字還蠻可愛的,點進去看到一系列的公益計畫,覺得蠻符合我這陣子在想的老年之後的事,又想到我很久沒見的奶奶……
爺爺十年前就走了,她是獨居的,爸爸跟親戚們會輪流回去看,每次她其實都是假裝不在意嘴很硬,說了:如果沒空也不用常回來,看到我們的時候也沒什麼表情,但都會煮一大桌的菜都是我們愛吃的,然後也會問東問西,那種囉嗦的溫暖在年紀越增長,就越有感受,人老了會經歷許許多多的事情,而身邊人的去留好像也是無法控制,如果未來的我沒辦法跟另一半走到最後,或是他先離我遠去,有沒有子女,最後他們也會組自己的家庭,在不想造成別人的困擾下,也許只能讓自己保持平穩的狀態,就像每次都裝作不在意的奶奶,但每次回去跟她聊天,她眼神都有透出幾分寂寥,漫不經心地說上個月哪個親戚哪個姐姐又回來了,然後怎樣怎樣的,其實都是關心的重量……

現在的我可以做些什麼,或許就是以微薄的力量,每個月少喝兩三杯手搖飲做一些捐獻,在一粒麥子基金會上看到的命名由來是這樣的:「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很有新生與萌芽的意義,這個募捐以在花東興建多功能日照中心為出發點
,希望能給偏鄉老人一個有尊嚴有品質的晚年生活,幫助他們不要孤獨老 也找一些有心有力的人來陪伴、活動或是腦力激盪。有一天我們也會老,身邊的長輩也即將老邁,希望在那之前,能對這個社會做出或多或少的善意,相信善的效益除了能蔓延到這個社會,有一天也會回流到自己身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