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出社會了,希望不要再靠媽媽了,打算自己換一付眼鏡,目前戴的這付5年有了,當初還在念書,都是媽媽帶我去醫院配的,多少錢也不知道了

眼鏡這種東西好像沒有公定價?光鏡框就有0元的,貴的也有單鏡框就要破萬的
鏡片也分好多種,但爬文的結果主要好像也會依度數或是功能價差也很大

所以也沒辦法說"配一付眼鏡"差不多都在那個價位的問法

對於一個新手想去配眼鏡,怎樣才能不被當肥羊殺呢?
配眼鏡報價會像買家具一樣沒跟他殺價都是傻子嗎?

另外要先去醫院驗度數與散光或是其他的之後再去眼鏡行配或是直接在醫院就好?

但醫院的眼鏡感覺都一般般,沒喜歡的,但去眼鏡行的話感覺他們不是醫生,配的度數與散光啥的適不適合我

另外眼鏡鏡框有沒有"個人化"可以核字的?
運動品牌出的鏡鏡評價如何呢?例如PUMA、MIZUNO

鏡片希望是抗刮的,雖然目前戴的這付當初記得是多層膜防刮鏡片,但根本也是不耐括,現在看東西都像是霧面的= =雖後因為我很常使用電腦,希望配藍光的鏡片,藍光與抗刮可以共存嗎?

另外不知有沒有人能神到這眼鏡,有一次在過馬路,看到路人的一款眼鏡覺得很喜歡,只知道是一般黑框的,旁邊的圖案是天秤座的「♎」

文章關鍵字

天主教和尚 wrote:
現在出社會了,希望不...(恕刪)

買ic! berlin, Mykita, Bywp, Markus T......
這幾個還算是名牌

價格嘛......網路價打8折左右吧!
天主教和尚 wrote:
現在出社會了,希望不...(恕刪)

眼鏡這東西當消耗品吧

一兩年就可以換了

配個膠框和好一點的鏡片

不用配價錢好幾千那種

我是覺得戴起來舒適最重要
mizuno的話,好像比較適合剛進社會的人,價錢不貴,也不錯看,台北有些店賣到3000以下,鏡片的話就不好說,要看你的度數,度數高的話,會貴一點
如果眼睛沒有太大問題 只是單純要驗光配鏡的話~到眼鏡行就ok了~

其實醫院驗光也不是醫生幫你驗 有的是眼科的助理 或是合作的眼鏡行幫你驗~

驗光配鏡的話我建議到寶島或小林 2家規模較大也比較有制度~

另外鏡片的價格 依功能 片種 品牌等等的不同會有不小的落差~不過你若認為配副3000左右的眼鏡就算貴~

那我建議你到一般小連鎖店配副1000多配到好的即可~不過通常這些店家的驗光技術我不敢領教~

一般而言鏡框鏡片幾乎都會有折扣~多寡而已~

另外 你的度數若再300 400度之間 散光不深 其實用一般的鏡片就可以了~並不會太貴~

度數再深點或許就要使用超薄片甚至非球面的鏡片~當然價格也是一路攀升~~

藍光跟抗刮是可以共存的~ 鏡片基本都有抗刮功能 強弱之分而已~

但還是要看個人使用與保養方式~畢竟他是樹指鏡片~

要抗刮的話玻璃片最耐刮~因為他的硬度夠高~不過現在很少人使用玻璃片~

p.s藍光鏡片目前價格並不便宜~

PUMA、MIZUNO還算ok 不過現在鏡框有很多選擇 你不彷多多比較 或許會發現更好的~~





眼鏡可以當消耗品,也可以當時尚品來裝飾自己的配件用

我的眼鏡愛牌是EFFECTOR,舉凡與objwater聯名、Lewis Leather聯名、Neighborhood聯名、Nigo聯名我都有(有兩隻聯名款我有在01分享過)

我把他們當收集品,每天可以依照自己的心情佩戴

都出社會了,建議買一支好一點手工眼鏡,他絕對可以陪你好幾10年都沒問題

材質選賽路路,以後舊了,拋光一下就跟新的一樣

選一支好眼鏡可以讓人對你的印象分數加分,如果您只是把他當消耗品,那麼買鏡框0元搭配方案的就可以了
騎車治百病

天主教和尚 wrote:
現在出社會了,希望不...(恕刪)


小弟配眼鏡略有一點研究XD

鏡框鏡片一樣重要

首先你要了解你度數多少

再選擇適合你的產品

像曲折率1.5 1.56 1.6 1.67 1.7

度數五百度以下選1.5就好了,以上可能就要1.67 或1.7

若覺得太厚選1.6....

1.56跳過,原因就是阿貝值太低

另外不耐用

球面、單非、雙非的選擇 這比較複雜,個人對這個不懂,所以不說明XD

但小弟知道的是單非或雙非會比球面薄一點這樣

另外就是鏡框的選擇,跟選擇鏡片一樣重要

臉大的盡量挑寬一點有弧度設計的鏡框比較好

正常尺寸比較沒有框太小的問題XD

不過配眼鏡還是找專業一點的眼鏡行配才好

以前遇過店家連鏡框都不會挑,那時我配鏡知識也不足,就傻傻配下去

結果問題一堆XD

什麼牌子的鏡片都一樣拉

保養很重要,正確的使用方式會增加鏡片壽命

另外手工眼鏡,個人不喜歡的原因就是重量和價格

同樣的價格或許我可以買到更適合我的東西XD

鏡框太重了orz,再加上鏡片的話~會很重

一整天戴著我想不會很舒服







要個人化刻字,請選擇Lindberg!其實眼鏡這種東西是所有日常用品最容易攻頂的東西,再世界金字塔頂端的比爾蓋茲也是戴Lindberg!
天城燎 wrote:
如果眼睛沒有太大問題...(恕刪)


其實是有個小問題,就是我兩眼度數差別蠻大的,因為習慣用手揉右眼....

我現在幾度,差幾度也不記得了,不過光從鏡片厚度與不戴眼鏡閉左眼再右眼測試也感覺得出差別

很怕配起來會有大小眼的感覺...記得當初配的時後好像配眼鏡的有說到我這種情況不能照度數配,要捨棄其中一眼(也就是讓度數小的加重到兩眼差距小....)

後來長大才明白眼鏡除了度數之外,還有要配散光,但我記得我當時根本沒配什麼散光,然後看廣告,說看東西會有疊影就是有散光,所以我想我散光也要重配...

其實自己不是學醫學眼科的,有的時後自己以為的問題以為沒什麼,認為這就是"近視"但殊不知是眼睛惡化的前兆之眼的,在驗度時後除了一般的檔左右眼比上下左右之外,有沒有比較科學機器式的能直接測出問題...

記得配眼鏡時會有一台機器,看的時後就像相機在對焦一樣,像都有這樣的機器了,幹嘛還要用傳統的檔眼睛比方向來判斷度數呢?因為有時後比那個,明明看不清楚,但有時後會蝦猜,或是感覺像是那邊,而造成配的度數不適合自己的眼睛
連鎖店技術不一定比較好,只能說名氣比較大,花的廣告費用比較多,至於技術好不好,要看個人修為吧!
好學校裡有普通學生,普通學校也有好學生。
如果真的有品牌迷思,那大家生病都去台大看病就好了。
各位可能不一定知道在國際上,視光科是專業驗光的專業人士,就像是藥師專精於藥物一樣。
目前,有錢就能開眼鏡公司,是台灣眼鏡公司亂像一堆,但是眼科醫院診所也好不到哪裡去,都是請技術員驗光。就像是二十年前,藥師執照為成熟前,買藥就是找賣藥的,而不是藥師。
所以視光科是大家未來配眼鏡時可以參考的一項重要依據。
凡是無絕對,過與不及都是偏差!
還有版主雙眼度數差別很大,就鏡片物理現象一定會讓眼睛看起來大小眼。盡量找一些眼鏡框是比較貼眼睛的,就可以減少影像縮小的現象。
最後語重心長的說一句:
大家都說台灣景氣不好,愛說的人都不反省,愛用舶來品,國家整體財富都外流,台灣怎麼會好起來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