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周圍都上色,明顯烤的時候內部水蒸氣與二氧化碳氣體把麵體撐開產生不錯的上色效果。
但是餡料空隙很大水分多讓內部空間
,一旦冷卻,餡料空間熱漲冷縮就縮回去,
餡料含水量過多導致麵體過濕、外殼無法支撐有垮,

改善方法:
1.餡料水分減少 、
2.包法分散、可將餡料部分打入麵團內。包餡比例降低。
3 烘焙方式改變 溫度降低 烘焙時間延長, 讓麵包內部水蒸氣可以散出。

其實拿出來吹涼效果很有限.

有些餡料會扮入油份讓水分不會那麼多,油可讓烘焙後餡料不會太乾還是濕潤.
我以樓主所給的粉料來抓比例
有些欵問出現呢

garyweng168 wrote:
補上配方Carol 原味,紫薯配方,只是將紫薯改芋頭 (12兩換算後32兩)
芋頭400g / 水手高麵粉670g / 糖80g /無鹽奶油80g /鹽2.5g
快速酵母7g /牛奶400g

這些材料總重量為1640g左右
所以比例應為
高粉:100
酵母:1
糖:12
塩:0.5
奶水:60
奶油:12
芋頭粉:58

就以比例來看
是否有什麼地方需改進的?
糖太高?
還是酵母太少?
這樣作起來是二條900g(24兩)的份量

如果加蓋土司所需的溫度需較高來看
是該增加溫度
可是看了表皮又有上色
是否為時間的問題
以210度加長烤的時間
可否讓表色不會過焦
內部又夠時間與溫度熟成

沒做過加蓋土司的新手疑問

=============

雙色麵團
是指兩種麵團分開打
最後才合才來烤是嗎?
如果是..那麼我那比例不就被笑死XD
要分開來計算才是..XD
天漸黑 心不想睡 點點星光 靜靜躺在黑夜 你曾說 在你心中 我是你唯一的夢 夢開始飛翔 在每一個晚上 心也會靜靜停在想你的地方 夢開始飛翔 飛翔在你如夢的晚上
1%的速酵是標準值。酵母多寡影響時間,
但多寡都可以。

模具一般只計麵糰重,包餡不計。不過這
邊的芋頭到底是啥沒說清楚。是原配方的
蒸好含水芋頭加到部分麵糰,還是全部麵
糰,或芋頭餡並不清楚。如果是含水芋頭
加了這麼多進去麵糰,會有啥影響也難估
計。

帶蓋吐司高手做,1200g模用1200g麵糰
可滿模,一般就加個5%餘裕比較安全。
Carol的配方餘裕都抓得很寬,12兩配方
常常搞到5、600g。


mosaico wrote:
這些材料總重量為1640g左右
所以比例應為
高粉:100
酵母:1
糖:12
塩:0.5
奶水:60
奶油:12
芋頭粉:58


其實依照32兩規格
這個高粉的比例太少,

12兩不加蓋*兩份 我自己喜歡用到高粉540-560附近,吃起來比較紮實。
水量不加蛋是用330-340附近。
除二 單一個是粉280 水170
換算32兩粉840 與水510

樓主使用670g 粉量我覺得不足也可能塌陷的原因之一.


伯爵紅茶 wrote:
因為周圍都上色,明顯...(恕刪)

改善方法:
1.餡料水分減少 、
2.包法分散、可將餡料部分打入麵團內。包餡比例降低。
3 烘焙方式改變 溫度降低 烘焙時間延長, 讓麵包內部水蒸氣可以散出。

謝謝大家回答,我也跑了好幾家麵包店問,也問好多人
答案與 伯爵紅說的一樣
一方面我的烤箱並不適合來當烘焙用,因為沒有隔熱棉,前方玻璃門只有單層
,溫度維持變化非常大190~215設定220C來說.同時升到210c要7分,所以必須要延長烘烤時間5~8分

我後來重做,把溫度前面30分直接設定到250c,後面10分調到210c ,實際溫度最高到230c,最低215左右
烤出來不錯,沒有內縮,但是皮比較膠,至少不會內縮,可能要調到250c 25分再降到210c 15分,

也有一間麵包師父說以我的烤箱大約來看下火用240c 上火用200c 烤46分,主要每一家烤箱不同,
不能大家都用一樣的時間來定標準,這就是機器的經驗值

看樣子要買一台比較專業半排盤烤箱來,否則就按照麵包師父說不要做32兩,你做12兩保證原先溫度設定一定ok


這個竽頭是自己買來蒸(有加保鮮模)所以料很乾燥
附上之前照片,以及配方表






伯爵紅茶 wrote:
看樣子要買一台比較專業半排盤烤箱來,否則就按照麵包師父說不要做32兩,你做12兩保證原先溫度設定一定ok
這個竽頭是自己買來蒸(有加保鮮模)所以料很乾燥
附上之前照片,以及配方表


烤箱是一個問題,有一個便宜改善方式,就是放一個便宜的烘焙石版或鐵板。

我是烤盤反轉當蓄熱板,
可讓模具藉由接觸到鐵或石頭的烤盤,快速傳熱並且蓄熱,不會受到烤箱本身的溫度變化差異大影響,

蕃薯與芋頭的水分含量不同,澱粉質也不同,大量製作水分要調一下
你採用直接打入,屬於顆粒狀並非泥狀,水分含量很難估

芋頭品種多澱粉與水分比例也有不同。

看你的麵團感覺很濕,你是否使用普通高筋面粉,並非高吸水的麵粉?
最後一張照片是麵團的完成狀態嗎?
也太溼了。
對照上一張滿桌的手粉看來也是這樣。

加這種餡料,會有水分跑出來,麵團加入的水份要調整。
模具的大小變了,就不能照原本溫度、時間的設定,要微調。

吐司出爐後敲擊再脫膜,這種方法是有的。
說是要加速麵包內氣體逸出。

悶一下有時是未帶蓋吐司已經上色(再上色要焦了),但內部未熟。
謝謝大家回答~

我用水手牌的高筋麵粉

沒錯因為竽頭後面是顆粒,在打麵團前面比較難控制水份,會忍不住要加水

失敗那次的確有多加50~CC 牛奶,

下次我會將鐵板反蓋來試看看

謝謝
芋頭的沒試過水分不知情況
旋風爐沒用過也不知情況
尤其不知道他是「文爐」還是「武爐」溫度要不要修正

但是以白土司搭配標準技檢用烤爐而言
我們會讓學生先以190度的溫度預爐
土司入爐後下火再開200度(保持持續加熱)
加熱燈熄了後(溫度到,停止加熱),下火再開210度(再保持持續加熱)
然後是220度維持到烤完
這樣可以防止側腰
表皮也會剛烤出時酥脆,冷卻後回軟,相當好吃!

至於判斷烤熟與否
我們都採用噴水的方式
土司模內側若與麵包體接觸,代表沒離模,水分散失慢
若完全烤熟,麵包體會與土司模略微微分離,土司模會變很燙
水分會瞬間汽化,代表熟啦!
時間僅供參考用,不同烤箱、手法都會有不同時間
試個幾次就會知道,很好玩,很有成就感的!

加油囉!
papabull wrote:
芋頭的沒試過水分不知...(恕刪)


至於判斷烤熟與否
我們都採用噴水的方式
土司模內側若與麵包體接觸,代表沒離模,水分散失慢
若完全烤熟,麵包體會與土司模略微微分離,土司模會變很燙
水分會瞬間汽化,代表熟啦!
時間僅供參考用,不同烤箱、手法都會有不同時間


這一段話真的是經驗,,我沒去外面上過課,都是邊看書邊上網學,總是缺少很多經驗

看樣子我應該要去上上課,一方面可以學到更多經驗

謝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