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爐料理】~草莓大福~

之前元宵節做芝麻湯圓買了包糯米粉還沒用完,又正逢草莓季節,來湊一下熱鬧~

【微波爐料理】~草莓大福~

材料:
 外皮:糯米粉 100公克 白砂糖 30公克 開水 150公克
 內餡:紅豆泥 360公克(視個人喜好增減) 草莓數顆(搭配紅豆泥數量)
 沾粉:日本太白粉(片栗粉)

做法:
 紅豆泥包裹上草莓,圖中包草莓的有六顆,有兩顆是@60公克純紅豆泥。

【微波爐料理】~草莓大福~
 外皮的材料全部混合均勻成無粉粒。
 入微波爐2分30秒。
 
【微波爐料理】~草莓大福~
 
 微波後成半透明的糯米團。
 糯米團放到日本太白粉上,切成8等份。
 稍微放涼後,將小糯米團慢慢拉開成片狀。用日本太白粉當手粉,防止糯米團黏手。
 糯米片包入草莓紅豆泥內餡,收口朝下捏緊。
 酸酸甜甜的草莓大福,完成囉~!




成品食用感想:
 一般來說外皮都是用蒸的,用大火蒸的話差不多要花20-25分鐘。
 用微波爐的話只要2-3分鐘即可。
 節省時間力氣我當然選擇用微波爐囉~

 草莓的酸,紅豆泥的甜,吃起來甜而不膩。
 還有加上外皮Q~QQ~
 嗯~嘛~好吃~



食譜來源:
 網路食譜調整過,以符合我個人勤儉持家之嫻慧風範!



百葉窗 wrote:
【微波爐料理】~草莓大福~


看的我不自覺得在吞口水了~

我也吞了一口口水...
下次也可以試試看製作"御荻"也不錯吃喔.

這也是日式和果子的一種.
stray1027 wrote:
看的我不自覺得在吞口水了~

一定是草莓的酸讓你留口水了~


stray1027 wrote:
百葉窗 wrote:
A)文章標題: 【微...(恕刪)

不小心點進來= =

原來大家在拼這個..... =. ="

一直想說你知道01有這個活動~
虧你一直進駐在「料理與食譜」這個版
---你的心,決定你眼睛所看見的方向---
achilles0117 wrote:
下次也可以試試看製作"御荻"也不錯吃喔.
這也是日式和果子的一種.

另一名字「牡丹餅」吧!
要從泡糯米做起,還要捶,做法比較麻煩,有食譜可是沒做過
你倒提醒了我,改天可以來做看看~

順道向早餐大師請教個有關豆漿的問題~
 豆漿冷卻後表面會結成薄膜。
 我自己做的豆漿卻沒有薄膜。
 我的做法是泡過水的黃豆先蒸熟後再用果汁機打,不濾黃豆渣再加熱至滾。冷了卻沒有薄膜
問題出在哪個環節?
跟水的多寡有關係嗎? 還是黃豆先徵熟的關係? 還是....?
謝謝~
---你的心,決定你眼睛所看見的方向---

百葉窗 wrote:
一直想說你知道01有這個活動~
虧你一直進駐在「料理與食譜」這個版


我真的今天才發現咩= =

大家都好拼喔!

這個我就沒辦法了~脫離本業太遠了!

祝你抱得美機歸

-----------------------------------------------------

你太猛了~連豆漿都自己用!!!!.......

stray1027 wrote:
你太猛了~連豆漿都自己用!!!!.......

不只豆漿,很多吃的都自己做~
誰叫我是專業的「英英美代子」家庭主婦
---你的心,決定你眼睛所看見的方向---
百葉窗 wrote:
另一名字「牡丹餅」吧...(恕刪)


我覺得是水量的問題,濃度夠的豆漿,煮滾後吹一下電風扇,
馬上就會有薄膜出現.

家中豆漿比例我不清楚(我爸爸負責的工作),但是我分享做生意的製作過程,

1.泡水到漲大脫膜,且手指可以輕易撥開黃豆,但是不可有發芽狀況(夏天時間短 冬天時間長)>
2.添加少量水來研磨,濃度大概要像是洗髮精類似一樣的濃稠>
3.研磨後的豆漿+適當"熱水"來脫漿>(這個水量就是控制最後的口感)
這個我看過我同學媽媽用枕頭套來用手擠過.
4.脫好的豆漿放入鍋中煮沸至大滾起泡>完成就是不加糖的豆漿了.

其中必須注意熬煮果程中要不斷的攪拌,是確實的從底部攪拌,
越到後面越要小心會有底部燒焦的問題,
越濃越容易燒焦,還有不到大滾的話,會有一種皂味出現.
**假設鍋子有十分高度,那到豆漿只能到六七分的高度而已喔!**

我有喝過熟黃豆下去打成的豆漿,的確也是豆漿,
雖然方便,但味道和口感都不是很好,
試試看這種比較多工的方式煮看看吧.

阿承會願意分享,是因為我覺得這個資訊發達時代,
已經快要沒有什麼生意秘訣,只是在於要不要做和有沒有時間做而已.
就像是我會做麵包自己吃,但不表示我永遠不到麵包店買麵包.
achilles0117 wrote:
我覺得是水量的問...(恕刪)

謝謝阿承師父詳細的解答~

以前我做豆漿的做法就是你教的專業做法,薄膜很容易產生,那層膜是我的最愛~
不過因為做法繁複,一次作大量喝不快又容易壞,所以我也就懶得做。
後來從網路上知道有先將黃豆蒸熟的做法,可將熟豆冷凍方便快速,才選擇熟豆的做法。無奈薄膜卻消失無蹤
從口感香味來說,當然是傳統做法比較優~

看來還是回歸到原本的傳統做法,才是..王道!

achilles0117 wrote:
就像是我會做麵包自己吃,但不表示我永遠不到麵包店買麵包.

+1
雖然很多料理我都會做,不過我也喜歡上館子用餐。
吃吃看他人的做法與自己的做法有什麼不同,或是自己還可以如何改進。這也是一種樂趣~
---你的心,決定你眼睛所看見的方向---
看起來感覺很好吃
應該有幸福的感覺
哈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