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食譜
隨著歲月的增長,現在的自己煮馬鈴薯知道怎樣是紅燒,怎樣是滷,也了解了為何當時的醬油煮馬鈴薯總是會越煮越濃稠,明明切滾刀的馬鈴薯,燒出來的馬鈴薯卻總是失去稜角,拖泥帶水,一點個性也沒有!原來是太懶了,少了過油的步驟,一燒下去,馬鈴薯表面的澱粉馬上跟醬油一起瞎攪和,就這樣慢慢被蠶食鯨吞,把該有的稜角一一給丟了。就這樣懵懵懂懂地吃了好幾年。
出了社會後,有許多事情會磨掉個性與堅持,但木不子總是時時提醒自己,料理可以隨性,但人生的準則不可偏差!期許自己在世界的洪流中,能夠堅持作個稜有角的紅燒洋芋,不隨波逐流,不發懶怠惰。
食材:
馬鈴薯,1顆 中型
蔥,適量
蒜,適量
調味料:
醬油,20cc
糖,1茶匙
飲用水,30cc
鹽巴,視個人口味調整
步驟:
1.食材備妥。馬鈴薯去皮切滾刀塊。
2.平底鍋中小火熱鍋,放入油。
3.放入馬鈴薯,將馬鈴薯表面煎脆。
4.過程均勻翻動,馬鈴薯塊,協助受熱均勻。
5.鍋中倒入1/4茶匙油,放入蔥蒜,小火翻炒出香味。
6.倒入醬油與糖與5cc飲用水,持續烹煮。
7.一邊烹煮一邊攪拌,至出現醬油與砂糖的香味。放入洋芋。
8.蓋上鍋蓋,小火悶煮,每4分鐘翻動洋芋一次,燒個20分鐘。
9.期間若醬汁收乾可再加入適量飲用水。
10.盛盤,上桌。
木不子的小分享:
1.餐廳廚師製作紅燒會將食材過油,保持食材的外型不因久燒變形,此次用煎的方式取代過油,較耗時,但可省去處理炸油的難題。
2.馬鈴薯煎過後會在外皮形成一個強韌的表皮,紅燒過程遍不會失去稜角,澱粉糊化導致醬汁混著濃稠的現象也會改善很多。
更多關於紅燒的概念 請參考 蔥燒豆腐
食後感想鬆軟的馬鈴薯入口即化,鹹鹹甜甜的紅燒滋味,讓人可以吃下兩碗白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