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朋友問我一些烤箱以及發酵箱的問題,關於控制部份,我為了想搞清楚他的需求,於是上網找了一些麵包烘焙的相關資料,也在心理記下一些重點,後來想一想我好像可以烘烘看,於是開始我的麵包烘焙。

第一天,我買了高筋麵粉 (高雄德興),乾酵母,按照網路找到的資料比例,混一混,揉一揉,網路上說慢慢發酵比較好吃,於是我放 0.5% 酵母,氣溫 27 度



於是,我覺得好像是兩隻棍子 (槓子頭),裡面密度超高,像是山東饅頭一樣,


第二天,我又去網路找了資料,另一邊讓我想到,是不是我揉麵時揉太硬了 ? 另一方面有看到水的比例,有人說好的粉就是含水量可以很高,這是真的嗎 ? 又看到一個讓我不安的資訊,原來不一樣麵粉就有不一樣的加水比例,而且差距在 2~4%,於是我決定訓練自己的感覺,舀三碗粉,水就自己加了....,這一次我還把酵母減半,就是 0.25%,烘出來像這樣




切開後的孔洞像這樣





第三天,我的高筋麵粉沒了,加上網路說可以留一塊麵糰作種,於是這就是中筋粉加上自留麵糰發酵的樣子,好像是高度撐不起來,有些扁平,比例問題還是一樣,用感覺的,




切開的氣孔,有點樣子了,但是扁了一些,這階段我也開始體會到外酥內Q的口感了,





第四天,有 FB 朋友問我,用哪一台烤箱,就是這一台,三洋,18 公升的




自留麵糰就是這樣,我都放冰箱,隔一天會脹大許多,



又去買了兩包高筋粉,這一天下雨,騎腳踏車不好戴,但是熱情還在,一點雨沒關係,這回我調整了麵糰的硬度,於是就是這樣




切開可以感覺到又比較像了




但是另外兩根,我放到忘記他們的存在了,於是變成兩大條,但是裡面很空洞,輕輕的,同時溫度不知道誰跟我調到 250度,表面焦了,這是整體發酵 9小時,前面幾次都是 6小時






第五天,又去看了一下網路上的分享,這時有人說MOMO有水手牌的粉,就給他買兩包回來,好大兩包,老婆說我們家要改吃饅頭了嗎 ? 繼續烘,一樣是自留麵團,硬度又調了一下,這次我放幾顆葡萄乾進去,沒有來姆酒,威士忌應該可以吧,那是幾天前我倒一些威士忌到袋子裡,葡萄軟化了一些。






切開後的樣子,這一次最像了,重量感最好,





五天的麵包學習告一段落,休息兩天,再烘一次,這次給他滾圓的 (也是看Youtube學的),裡面加了25cc 的 Expresso 咖啡,所以顏色變深了,




這些麵包就是麵粉,水,一點點鹽(1t),一點點糖(2t),一點點油(2t),
烤箱是原有的,多買了一個揉麵碗(280),兩隻刮刀(28),灑麵粉小網(45),
吃起來超舒服的,身體負擔很小,我是覺得如果你是愛吃鬼一族,可以自己烘,真的很好吃喔。






文章關鍵字

colin5687 wrote:
有個朋友問我一些烤箱...(恕刪)



哇真是厲害可否分享私訊您的FB

colin5687 wrote:
有個朋友問我一些烤箱...(恕刪)


分享一個心得~如果再依烘焙損耗下去計算烘焙百分比..成品會更漂亮..
很多日式麵包體都要揉到完全拓展(出筋)..歐式麵包體有時揉成團就行了...
另外烘焙時多久時間往烤箱裡噴水(仿蒸氣烤箱)就因人而異囉!!
昨天熬夜做母親節蛋糕,睡到剛剛,

總算壓力有小一點了。

========================================

大大作的麵包很不錯,

尤其第三天的孔洞,已經有坊間法國麵包的水準囉,

劃刀的地方可以研究一下為什麼沒爆開,

如果爆開的話,口感會更不一樣喔,

要爆開的話,揉的方法可以參考吳寶春或野上師傅的法國麵包整形,

給您參考。

========================================

有些焦黑的地方不知道大大會不會吃,

很多人都會剝下來丟掉,如果是用很好的麵粉做的,

丟掉我會很心疼阿........

colin5687 wrote:
有個朋友問我一些烤箱...(恕刪)


厲害

nimala1004 wrote:
分享一個心得~如果再...(恕刪)


謝謝,我烘咖啡會計算失水率,但是麵包就不知道要多少才適合,網路上好像討論不多,可以給我一個約略值嗎 ?

我後來有發現歐包好像不用太揉,就大略揉一下均勻而已,吐司還沒做過,我一直覺的油太多了,噴水還沒試,我大多是開了機就去做其他事了,下回試試,我有放一些水在烤箱,但是覺得表面好像變厚了,也不是不好,還在找方向。

sunkisst wrote:
昨天熬夜做母親節蛋糕...(恕刪)


謝謝建議

我也覺得孔洞沒有爆開感 ( 後面幾顆有爆一點點 ),我猜是不是後發酵過度了,所以進烤箱後不在漲大了?

還是我用慢速發酵,漲大速度慢,所以沒爆裂感,

還有孔洞的部份,我覺得太大好像沒質量感,所以後來的我稍稍壓一些空氣出來,我最近還發現,麵糰若是整的太大顆,會比較"攤平",還是我整形時,要刻意去刻意讓高度高一些 ?
colin5687 wrote:
謝謝,我烘咖啡會計算...(恕刪)


你好~ 公式為 : 數量 x 重量 x 烘焙百分比(10%) / 百分比總和 = 一個基數

然後再用基數去乘食材重量就實際應該下的重量~~

以下連結你參考一下應該就容易弄懂了! ^^

烘焙損耗計算~

吐司的話要用全高筋下去揉...又要吃水約百分之50-60...還要揉出筋(就是拉出薄膜)...
然後又是白油又是黃油(很油)...會揉到死(所以一般都是用機器打)...一般甜麵糰因為
是高低筋依比例混和...水分又不像吐司一樣多(蛋加下去水比例減少)...揉起來比較省力..
另外我是用噴水的代替在烤箱放水...效果比較好(不要相信卡通烘焙王...會害死你呦!)..

colin5687 wrote:
我烘咖啡會計算失水率,但是麵包就不知道要多少才適合,網路上好像討論不多,可以給我一個約略值嗎 ?
...(恕刪)


之前這個疑惑也一直困擾著我。
後來發了這篇請教: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02&t=3266928&p=2#42592385
,第13樓中櫻樹大有提出詳盡指導,請參考。
colin5687 wrote:
謝謝,我烘咖啡會計算...(恕刪)


吐司會很油嗎?
外面的一般的麵包店~因為要吐司比較軟~
所以油量可能會多放~而且也有可能用白油等東西~
但是家裡自己做的話~油的比例我們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一般我都放約3~5%的奶油而已~做起來就很不錯了~
如果使用奶油的話~我推薦用發酵奶油~吃了比較不膩~
好市多有賣瑞典銀寶奶油~~價格我有點不記得了~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法國依思尼奶油~
價格大概500g 170~180元左右~
台北的話~~應該有不少烘焙材料行有賣~


吳寶春師傅的吐司可以參考下面
http://tw.myblog.yahoo.com/mei_hua4805/article?mid=17651&sc=1
http://maysid2002.pixnet.net/blog/post/31521325

吳寶春師傅的法式麵包手法~你可以參考之前蘋果日報專欄~寫的還蠻清楚的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supplement/20120519/34238501


普瓦蘭鄉村麵包可以參考下面的
http://hotchick.pixnet.net/blog/post/29604578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