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肉食材:
帶皮三層肉 200g
紅蔥頭 50g
蒜頭 3~4顆
蛋 1盒
醬油 6大匙
清水 600cc
冰糖 40g

步驟:
1. 三層肉切細條備用
2. 醬油+水+冰糖 ,先把三層肉泡軟,約20分鐘
3.紅蔥頭,蒜頭切好,取另一個鍋炸成褐色撈起放入滷肉鍋
4.放入水煮蛋到滷肉鍋(有要做滷蛋的話)
5.中小火滷1個半小時
6. 開鍋蓋可以加一點米酒再煮30~60分鐘左右
-----------------------------------------------
貢丸湯食材:
貢丸 5顆
鹽 少許
芹菜 適量
白胡椒 適量
柴魚粉適量
香油 少許

1.貢丸兩顆,在貢丸上劃十字,容易入口
2.準備高湯加水一大碗煮開,加入鹽柴魚粉調味
3.加入貢丸煮熟
4.盛起貢丸湯加入芹菜末,少許胡椒粉完成
文章關鍵字

isabellachuang wrote:
滷肉食材:帶皮三層...(恕刪)


建議:
絞肉要炒香過將肉腥味及多餘油脂逼出!
蔥薑蒜辣椒(吃辣者)香油炒香+米酒醬油嗆出醬香味,
放冰糖,亦可加少許蒜粉五香粉甘草粉現成油蔥酥....等
如果真的想吃
我自己是買別人做好現成的滷肉

我在大陸 有一家台灣人開的便當店
所以經常需要做出大量的滷肉
也有單賣 50元人民幣一大盒

自己買回來可以當做滷汁湯底
自己另外把水煮蛋 豆干什麼的 丟進去滷


0926414414 wrote:
如果真的想吃我自己...(恕刪)



50元人民幣一大盒~

吃不膩啊! 台灣吃到都覺得噁了!會變胖
softgy wrote:
0926414414 wrote: 如果真的想吃我自己...(恕刪)
50元人民幣一大盒~ 吃不膩啊! 台灣吃到都覺得噁了!會變胖...(恕刪)
可能您不愛此味 or 未曾長期住國外。 事實也是如此, 高油高鹹, 雙高成份的不均衡。 偶爾淺嚐即可。

在美/加地區, 婆婆媽媽們每次聚會時, 總有幾位會準備這項當作 Pot Luck。 當餐沒嚐完, 有人會準備微波盒, 裝帶返家分裝小盒冷凍著, 以備不時解饞。

「滷肉飯」的重點有 5項, 滷肉的部位 / 切碎尺寸、肥瘦肉比例 / 紅蔥爆香酥 / 米酒、醬油及冰糖比例。 最後一項 (個人覺得事關成敗), 白飯的 Q粘程度。 北部地區有販售滷肉飯餐飲, 有一半以上店家皆難掌控:白飯。 鬍鬚張, 豈是浪得虛名。 而且, 他們自家也大方公開自家滷肉料理作法 !!

三重 / 「五燈獎豬腳滷肉飯」, 也挺好的..XD~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splendors wrote:
50元人民幣一大盒...(恕刪)


看到你這篇我就想到當年在墨爾本唸書....
每個月至少一次華人餐聚,老朋友帶新朋友一起來認識,成員都是台灣人香港人,
基本上...推動我一直要去的最大原因是....
每次聚會都會有一鍋滷肉飯讓大家吃,有滷肉、滷豆腐、滷蛋、各種滷味材料在鍋裡。
以及最重要的,白飯一大鍋。

那時候我才知道Homesick原來可以這樣解
也才發現為什麼我餓的時候腳都自動走去中國城吃廣東菜、台式自助餐,有夠懷念。

也是因為有過這樣的經歷,我才發現我比較愛吃中國料理。

===============================

幾年前我開始自己開伙,很少吃外食,連泡麵都少吃了。
滷肉飯的滷肉成為我經常吃的主要配菜之一,但是...實在自己弄一次都太費時,我在住處附近找到一家超美味的小吃店,每週固定去跟他買50元香Q的滷肉回來放在冰箱,這滷肉造成為了我快速處理宵夜和早餐的主角,隨時從冰箱拿出來挖一大湯匙滷肉到熱騰騰的米飯或粥上面,我都吃到超滿足。

不止配飯,我還配麵、很多時候直接當成醬油膏在做菜,
也就是說,我一週吃掉的醬油幾乎就這約末350ml的滷肉料裡的醬油了。

每週50元,我買到每次去買都一定跟老闆說一聲『謝謝你賣我』,我常想如果有一天他不再賣我,我會崩潰。

===============================

也謝謝樓主的分享,不過我個人特別愛吃沒有瘦肉的碎滷肉,推薦您可以試試。



tian wrote: 看到你這篇我就想到當年在墨爾本唸書.... 每個月至少一次華人餐聚,老朋友帶新朋友一起來認識...(恕刪)
月是故鄉明 瓜是自家甜…

每個人飲食偏好或多或少帶有昔日回憶的湯頭成份。 目前我居家住台北卻在小時候有著三合院生活之回憶。高中時期因同學之便而又見識過眷村(新店、中和)飲食之特色。

tian wrote: 也謝謝樓主的分享,不過我個人特別愛吃沒有瘦肉的碎滷肉,推薦您可以試試。...(恕刪)
三重 / 五燈獎豬腳滷肉飯,就是如此。

瘦肉比例居多或用較粗的豬絞肉之滷肉,應該稱作:肉燥飯。配魚鬆一匙、灑少許香菜末,也挺有特色。

2年前因緣際會往墨爾本時,已有看到豪大雞排、九份甜品…店家 (Elizabeth 街道旁)。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買來的滷肉並不是就是單純只是拿做成滷肉飯
其實試過了大陸各種拌麵的醬
不是太辣就是太油膩
其實買來的這個滷肉汁並不會很油膩
老闆刻意提高豬皮的比例 降低了肥肉比例
豬皮不含脂肪 口感也好
所以我會拿來拌麵或是燙青菜上面淋上一點
我看有些影片,會教要放蘋果西打
但我是不知道
它的效果拉~

zonin9856 wrote:
我看有些影片,會教...(恕刪)


我嘗試過可樂、西打、沙士,其實結果都差不多,
主要就是利用碳酸軟化肉,飲料的糖漿代替糖,這樣一來補上不甜的醬油即可,不太需要帶甜的油膏。
跟傳統的醬油、油膏+糖的作法,其實只有差別在老傳統的方式常常少了一個軟化肉質步驟,或者用一些很花時間的方式來軟化肉質,而深色的碳酸飲料就是在做這件事,順便上色。

但若是做不帶瘦肉的碎滷肉,只有豬皮和一層油的那種,就不需要考慮軟化肉質了。
我的經驗觀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