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那支大支的説以後做菜時不要再加太白粉
因為太白粉是連蟑螂都不吃的東西
~~~~這是真的嗎?
謝謝回答!

*若不用太白粉的話,用什麼可以替代??
文章關鍵字
EG120431 wrote:
我家那支大支的説以後...(恕刪)

有毒?吃了會死人?
檢举到食藥署說不定有錢,
沒這樣嚴重!
有日本製的太白粉,馬鈴署粉。
沒東西吃的時候
蟑螂甚麼都吃
EG120431 wrote:
我家那支大支的説以...(恕刪)
音浪太強~ 不晃會被撞到地上 !
維基百科~~~

太白粉,又叫做片栗粉、豌豆粉、芋粉、木薯粉、馬鈴薯粉,早期民間以豌豆或竹芋(又名葛鬱金)塊根製造的食用澱粉。引進馬鈴薯後,商品化的太白粉的原料才逐漸以馬鈴薯為主,後來因為木薯(樹薯)種植容易,種植成本及生產成本較低廉,故用樹薯粉取代。用途和玉米澱粉相似,可以在烹調中加冷水勾芡,加熱後凝結成透明的粘稠狀,使得菜餚的湯汁濃稠有光澤。但和玉米粉不同的是,太白粉勾的冷卻後會變稀。台灣的太白粉目前大多數的原料是樹薯,日式太白粉的原料則是馬鈴薯。

新鮮的樹薯塊根含有微量具有毒性之氰酸。在生產和烹煮之後不致對人體產生毒害。


木薯(學名:Manihot esculenta),又稱樹薯

木薯的根部可以食用,因此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有不少居民種植木薯,其所而製成的粉稱為木薯粉(Tapioca,亦作樹薯粉或生粉)。

品種有甜木薯、苦木薯兩種,甜木薯種的塊根含較低的氰酸(cyanic acid),表皮呈淡青色;苦木薯種的塊根含多量的氰酸,表皮呈褐色,兩者不難區別。塊根又以皮層含氫氰酸最高,因氫氰酸為毒性,木薯要先刮去外皮,煮熟後才能食用。木薯中毒系由其所含亞麻苦甙(linamarin)及亞麻苦苷酶(linamarase)水解後析出遊離的氫氰酸(hydrocyanic acid)所致。塊根未煮熟或氰酸未完全分解前就拿來食用,內含的毒素會轉化為氰化氫(hydrogen cyanide)。中毒後輕者噁心、嘔吐、下痢、昏眩;嚴重者呼吸衰竭而死亡。還可引起甲狀腺腫,並會傷害視神經和運動神經等。

全世界有8億人將木薯作為主要營養來源。非洲科學家成立了一個木薯生物營養促進計劃(BioCassava Plus project),尋求強化木薯營養價值的方法 。

與馬鈴薯相比,木薯的蛋白質含量較低,因此以木薯為主食者,需有足夠的蛋白質補充。
藍色蟾蜍跟藍蛆 = 最大的在野黨..
其實如果仔細去看包裝後面的原料

會發現很多地瓜粉,太白粉和什麼勾芡用的粉,
原料都是樹薯。

EG120431 wrote:
我家那支大支的説以後...(恕刪)



很久前的網路謠言了...
放心服用吧!
這謠言都這麼多年了....你見過誰吃太白粉自殺啦!!!

EG120431 wrote:
我家那支大支的説以...(恕刪)

我是用熟蓮藕粉取代!
太白粉蟑螂吃的可開心囉

請google 影片 "太白粉是連蟑螂都不吃"
Time is money, friend!
你譲我笑了...
EG120431 wrote:
我家那支大支的説以...(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