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是個烹飪白癡,煮了幾十年的飯,味道始終如一,都是垃圾級的,
我經常嚐一口就直接倒進廚餘桶,然後自己煮或出去吃。
沒有烹調技術和知識之外,
她對食材也沒有鑑別力,蠢的以為東西都是一樣的、商人不會騙她,
簡單的說,豬的味覺加上豬的標準,煮出來的東西就是豬食,不會有其他可能。
她多年來從菜市場中買的蘋果都很難吃,我搞不懂她的挑選標準是甚麼?
專門買那種味道死甜的品種,幾乎沒有蘋果特有的酸味和香氣,難吃至極。
他自己又不怎麼吃她買蘋果,偶爾吃一次,她當然覺得"還好"。
後來我自己上市場挑選,不管高價低價,大顆小顆,都挑一顆買回來,
發現賣的蘋果品種極為單一,應該說是味道單一,基本上都是死甜的品種,難吃。
到底是甚麼原因造成市場上都是這種只有甜味的蘋果?
相較於20年前,目前帶有較明顯酸味的蘋果則變的價格貴上多倍,這價格變化令人不解。
像榨蘋果汁的那種蘋果,在國外很便宜,在台灣卻偏貴。
問了幾個賣商,說台灣的果園就是只種這些品種的,進口的也是這種味道的,
其他原因還有這些品種容易栽種、產期長,導致生產成本低。
台灣人的味覺只偏好甜味嗎? 對於複合型、有層次的味道無法品嘗出來?
                                        
                eanck wrote:
我媽是個烹飪白癡,煮...(恕刪)
Hey bro 你媽站在你後面,她很傷心....
首先是標題與內容的前半部分都在噴媽媽的廚藝跟味覺,真的讓人無言
其實我也是能夠明白你的心情的,
從我大學離開家以後,家中空巢期讓父母平常在家都亂吃,隔夜菜都能吃幾頓
因為他們平常忙碌,也未必有心力去好好照顧自己,有時候甚至連吃幾餐泡麵
只是為了圖個方便

當我退伍到開始工作住在家中,發現他們的飲食習慣崩壞
每餐都非常固定,吃的不健康煮的也不用心,桌上的總是一些黑暗隔夜料理
有時候我很生氣,覺得在家中連健康"正常"的一餐都吃不到,覺得家人很不用心
後來,就開始動手自己買肉買菜,寫菜單調配適當的飲食習慣
等收入不錯後,買一些鑄鐵鍋和攪拌機, 教他們怎麼煮,怎麼去發展新的飲食料理
慢慢的這成為一種興趣,慢慢地就能夠讓家人認真的對待飲食這件事
(後來我出國外派,兄弟姊妹偶爾回家還能看到父母認真地煮飯,真的很開心)
我也認識很多家庭,可能家裡只有微波爐和電鍋,從小到大都吃電鍋的加熱食物,
每個家庭都有不容易的難處,有些家長(我父母約60歲)很難再願意去接觸陌生的料理方式
西式料理,日式韓式料理,更別說高端的舒肥機或肉類熟成那種觀念
希望樓主能採取行動,至少在煮菜時能夠參與其中,讓家人對飲食這件事更有興趣才能把每一餐做好
最後關於蘋果:
去市場買一斤才幾塊錢,很多人的要求或收入的水平剛好就符合吃"這種蘋果"阿,
長輩們習慣吃這種便宜的水果,口氣有必要這麼損嗎?
如果可以,請親自去高端一點的水果市場挑選
最後:

不知道你是不是故意在釣魚,人總要敬老尊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