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知怎麼搞的,白飯隔夜都會發臭,
以前常煮糙米+白飯,那時都沒感覺

可是現在只煮白飯都會發臭,怎麼搞的!
懷疑電子鍋保溫壞掉,買了一台TIGER還是一樣,
感覺水蒸氣滴下去, 所以發臭?

菲利普萬用鍋放到隔夜就不會發臭!
文章關鍵字
白飯保溫到隔天 好像很容易變黃 也變比較硬 甚至有味道
我家都是剩飯 冷藏 或冷凍 隔天再加熱 沒味道也沒變硬或黃 一樣好吃
原因一:米放太久了

儘管白米在食物分類上是主食類,主要提供澱粉(碳水化合物)與一些蛋白質,但其實它還是含有一點點的脂肪啦。隨著米放的時間越久,脂肪就會慢慢的分解而釋出脂肪酸。米的脂肪酸出現越多,反應在外觀就是看起來較黃,而且會有一些酸臭味。

原因二:沒有精製好

白米是米精製過後的產物,如果沒有好好的去除米糠的話,這樣的米煮過之後也容易變黃與出現不良風味。不過現代精製的技術不太會出現這種情形就是了。除非是自己精製的情形,這時就得要注意了。(坊間有些餐廳會先買未精製的米,等到要煮的那天,再精製出白米來煮飯。)

原因三:梅納反應

又稱美拉德反應(Maillard reaction),是一種很常見的褐變反應(變成褐色的反應),當食物中的還原醣與胺基酸或蛋白質經過一連串反應後的結果。高溫會促成該反應,像是燒烤、炸物外表的褐色就是這種反應的結果,此外這類食物的誘人風味就是來自於該反應的產物。 在咱們體內也會出現梅納反應的產物,一般我們稱這些分子為糖化終產物(AGEs),近年來發現它跟對我們身體的健康有深遠的影響呀!

另外,鈣與鎂會促進反應的進行,因此若用硬度高的水(如礦泉水)來煮飯也容易讓飯變黃。

原因四:細菌搞的鬼

枯草桿菌是讓米腐敗的主要細菌。一般來說該細菌會跟米混在一起,米飯保溫的溫度會讓細菌的繁殖速度變快,進而加速腐敗。此外,溫度高也會促使梅納反應的進行。(話說…納豆是蒸過的黃豆跟枯草桿菌一起發酵過的產物。)

預防白飯變黃變臭的對策

應對的方法就是相對於前面提到的四個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米買來後請儘早吃完

飯煮好之後別保溫太久:儘快放冷,裝在容器封上保鮮膜或是利用食物用夾鏈袋封好,

並冰在「冷凍室」,要吃的時候再用微波爐解凍即可。

不要用礦泉水煮飯,用一般的水就好

電鍋不僅要洗內鍋,裡面的蓋子也要洗乾淨。
不都是沒吃完放冰箱嗎?
放冰箱,隔天可以做成炒飯或是再加熱(微波或蒸)其實也蠻方便的,
用米飯來釀造東西,反而是需要有熱度!
之前也是想說中午白飯沒吃完,
電鍋保溫到晚上飯已經會有點黃黃的!
後來直接都放冰箱了,老家的爸媽,
現在都是當義工如果有煮大鍋白飯有剩,
都分裝小盒放在冷凍庫,放1~2星期加熱都還很像現煮的.
保溫到隔天嗎?
風險很高
依儲存時間決定冷藏或冷凍要吃再處理就沒這問題
或者直接吃冷的抗性澱粉幫忙控制體重也很好
隔夜的東西還是少吃
台灣環境比較潮濕悶熱有助微生物滋長
GMPOWER wrote:
最近不知怎麼搞的,白...(恕刪)



隔夜要冰吧.....還一直保溫?
隔夜飯要放冰箱,不是悶在電鍋整晚生細菌
GMPOWER wrote:
菲利普萬用鍋放到隔夜就不會發臭


可能大家都搞錯重點了....
是吧?
電子鍋上蓋有一片,可以拆下來洗,很多簿膜在上面,

不知有沒有洗過?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