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名店結果自己吃了覺得還好?

今年初的時候收到一盒大福 是一間很有名的品牌 一顆要65元
滿心期待結果吃了覺得很還好
皮不是很Q 而且紅豆泥太甜 草莓也不大顆
但真的很個人口味 網路上超多人覺得好吃~~~可能野豬吃不了細糠
反而覺得家裡附近的市場冬天出的草莓大福便宜又好吃
文章關鍵字
彰化市的不二坊 原 "不二家" 蛋黃酥 ,
有買過送人也有親友回送 ,

餅皮酥脆但內餡一般 ,
就蛋黃酥的價格在彰化市有其他更平價的選擇 .
leecheelin
該不會像新聞上報的一樣買到假冒的吧? 新聞報台中分支也大排長龍了 這家內餡並不一般 缺點在於價格還有排隊
nina125x
我是自己去排的, 親友也是彰化店拿的, 台中店比較好買單人限額比較多盒, 如果在彰化市可以吃"紀家" 與 "這一家" 兩家店的蛋黃酥試看看 .
自從喜歡上桃園某一家蚵仔麵線
雖然每次吃都覺得有加人工香料的感覺
但是就是愛它濃郁的香味
有一年多的時間每天早上都一定要吃一碗蚵仔麵線
(後來改多家早餐店輪流吃)
我覺得我被這家蚵仔麵線制約了
因為不論是有多少人推薦的名店
我都覺得不如這家好吃
有些店是吃裝潢的、有些店是給人打卡的,用途不一樣
kathyFang wrote:
今年初的時候收到一盒...(恕刪)
五燈獎
kathyFang wrote:
今年初的時候收到一盒(恕刪)

你問在地人那些排隊名店,
大部分都會跟你說....

沒有以前好吃,
吃名氣的,
都外地人在排隊,
本地人沒人在吃,
........

"鄙視自己所在地的排隊名店",
是台灣不算少的人數比例所持有的心態。
而這群人又有很高的比率,
喜歡去外地,排那裡當地人說難吃的排隊名店
7-11
kathyFang wrote:
今年初的時候收到一盒(恕刪)


麻糬類的甜點,都是現做的比較好吃,冷掉就難吃。
自滿的杯子,無法裝水 ; 自滿的腦袋,塞不下知識。
很多店都這樣~ 感覺就是知名度打很高也常常大排長龍,吃過就覺得東西還好
但也有很多店是真的好吃!!
就個人口味不同吧
名店只能說有一定水準而已

先思考一下名店是如何形成的?

一間店沒有刻意的宣傳
只靠在地人的口耳相傳
他的客源永遠就侷限在這少數在地人

想要擴展客源層面怎麼做?

網路不盛行的年代
靠著是平面媒體/廣播/電視播報傳送

約40年前
親戚是眼科醫生自行開業
就遇到報社記者前來拉生意要幫忙揚名寫報導
事後當然你要自主的包上一包厚厚的紅包答謝

約25年前
朋友家在新北開羊肉湯
曾考慮請美食節目來一次專業的探訪
當然也是業主要付錢來請動這些大神


網路開始盛行
又多了所謂的部落客..美食家的業配

打開網路
滿滿的低能幼稚業佩文
這都是消費者養出來的



簡單講..名店的名氣要花錢營造維持
媒體網路對名店的吹捧不必盡信
你付的錢很大一部份店家是宣傳費用

人到外地..人生地不熟
你不照著名店攻略..隨意找店又好像錯過了什麼
po社群網路似乎又不夠稱頭
名店又成為必然的選擇

在地人根本就不會迷信這些
也許巷弄市場內不起眼的小店才是在地人的最愛
自己的嘴巴最誠實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