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taco wrote:所以還是有馬達、有電(恕刪) 至少用氫燃料電池,電池數量不會這麼龐大又重,而製造丟棄汙染,現今電動汽車換電池費用就是1/3車價了,市場上已經有從海水取氫的量產設備了。現在的電動車的確是過渡性產品像玩具,以目前技術,有毒電池的快速衰退是無法阻止的,充放電次數只能達八百次左右就必需報廢,如果全球賣超過一千萬量,一輛車要一萬顆電池,每短短數年要為一輛車更換這麼多電池,可以想像,世界有多少國家可以承受這樣的龐大的土地永久性汙染,比空氣汙染嚴重多了。幾年後,地球人又要哭哭了,海水也髒了,土地植物種不起來。不然同樣技術的鋰電已出了數十年,為何以前不推電動車呢?最好是儘快量產氫燃料電池車,而配合新發明的電池技術能夠達到充放電次數3000次以上仍能維持八成的充電容量,這樣就會更完美了。
自我技術提升無上限...吧??? wrote:沒有氫可以加也是很頭(恕刪) 要氫氣還不簡單...來源不是問題...問題是運輸與儲存...更不要說老共自己搞的第三代核電廠就包含量產氫氣的計畫...對老共來說核電廠不只要產電還要產氫...所以來源真的不是問題...
沒錢的笨蛋會買500萬新車有錢的不是笨蛋買新車節稅(不花就被扣稅)所以聰明的會在10年後才買, 前一手有的因為車貴少開, 你接手爽度一流但萬一有個萬一損失也不大。所以, 當然買的起, 消費者變聰明不買新車當盤子, 或者買二手外匯車, 總代理的業代當然會生氣waffer1234 wrote:你是在扯什麼?還小施(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