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8x1536 (4:3)
具體代表作:艾諾 火線四核....等等的一大堆
這解析度又稱"視網膜",最早出現在 iPAD 3代。
"視網膜" 解析度的定義:
在 10" 的面板上,容納 2048x1536(3,145,728 像素,3百多萬點)
即 326 DPI,每平方英吋有 326 點像素
Apple 說這就是人眼"視網膜"能辨識的極限,故稱視網膜螢幕。
但若是這樣的話,那麼美國已經上市的 Nexus 10 解析度 2,560 x 1,600,不是早就超越人眼辨識極限了?意義又是何在?
豈不是非常矛盾?
只能說,人眼的辨識極限,應該不只 326 DPI。
最佳證明就是:雜誌印刷都是 600 DPI 起跳的。
如果 326 DPI 就是人眼極限,那印刷廠豈不是都在白費墨水。畢竟每平方英吋 噴 326點,和噴 600 點,墨水成本不一樣啊。
1024x768(4:3)
這種的小廠平板最多,坑爹貨
沒聽說過 2048x1536 (4:3)或 1024x768(4:3)
跑 Android 會有什麼問題,比如軟體無法執行之類的。
不知所謂的:Android 不支援 4:3 的說法,是從何來的。
若喜歡 4:3 的,實際上目前市面就有在賣。只要付錢,立刻帶回家。
不過台廠大間的,好像都沒出 4:3 的機種。對岸比較多。
而且4:3也不是書本的比例吧
Book Size (Wiki)
另外, 4:3本身是35mm出來的, 為什麼關閱讀的事呢?
4:3 (Wiki)
另加送A4的size
ISO 215 (Wik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