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由於上禮拜收到後就趕快去貼了模,結果忘了拍原本機身銀色的質感,若要參考原本機身質感,可以參照【Android x ChromeOS 傻傻分不清!? 】Google PixelBook 旗艦雙系統筆電 開箱。
廢話不多說,先放包膜後的圖,後放心得。這台規格我是買I7-7y75 16G 512G版本,但正常來說我覺得買i5的即可,我是另有目的,等等說。
![[開箱兼使用心得]Pixelbook i7版白色機(偽) Android 平版 發展的最後殿堂](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02/mobile01-3f37e2ff16b421c1a1606f311b0a0f5b.jpg)
![[開箱兼使用心得]Pixelbook i7版白色機(偽) Android 平版 發展的最後殿堂](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02/mobile01-92731539b3a934c9d18bc6739edeaf32.jpg)
![[開箱兼使用心得]Pixelbook i7版白色機(偽) Android 平版 發展的最後殿堂](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02/mobile01-b521f56afd7bcb505c8d506b263fd66a.jpg)
![[開箱兼使用心得]Pixelbook i7版白色機(偽) Android 平版 發展的最後殿堂](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02/mobile01-64d2584f750c63c6d3519f65322650fe.jpg)
![[開箱兼使用心得]Pixelbook i7版白色機(偽) Android 平版 發展的最後殿堂](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02/mobile01-608c7a91573e235bbe00d1722a8702e5.jpg)
![[開箱兼使用心得]Pixelbook i7版白色機(偽) Android 平版 發展的最後殿堂](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02/mobile01-a1509047c1cdaf7e92f6325e5030b958.jpg)
![[開箱兼使用心得]Pixelbook i7版白色機(偽) Android 平版 發展的最後殿堂](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02/mobile01-016bcb86db896022c0048aa28c42ffa1.jpg)
![[開箱兼使用心得]Pixelbook i7版白色機(偽) Android 平版 發展的最後殿堂](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02/mobile01-cf74eb218c0c053a9a6be05a3c5b22d4.jpg)
這台做工非常棒,包模就算包上白色的,也感覺像是原本的烤漆白!異常讚!(感謝鳳山MO屋,技術真的很棒!)
只是原本銀白配色的白色軟墊部位,反倒被壓過感覺像是灰色!
鍵盤的部分暫時保持為銀色,因為包膜電模料不夠,等下次進好模料後再回去把鍵盤按鈕的空戲全部變成白色的。
![[開箱兼使用心得]Pixelbook i7版白色機(偽) Android 平版 發展的最後殿堂](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02/mobile01-4e817ec90f3f000226c4e80adad25a79.jpg)
感謝Ai-Tec協助處理雷射雕刻注音,質感就像台灣販售的一樣,本身鍵盤有透光,連帶這注音也可以顯示。
![[開箱兼使用心得]Pixelbook i7版白色機(偽) Android 平版 發展的最後殿堂](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02/mobile01-9a5dc541dccf8c2eec79b91b01c6ab16.jpg)
整體來說,外觀質感我給100分!
接下來是心得:
簡述:
我手機是用Android已經好幾年了,期間經歷過多家廠牌,連平板大致上各家的也都有用過,長年使用windows筆電,後來竟然出現待機超長,又輕薄的平板,漸漸取代了我外出工作和遊玩的使用需求。
平常休閒娛樂,還會抓第三方APP來看漫畫,可是一路下來,長時間文書需求仍然習慣有鍵盤的好,但畢竟Android原生觸控介面的設計,像win系統用滑鼠框選等概念完全不存在,用滑鼠也是被當成手指來操作。若要大量文書編輯,最後還是會回到win系統來做,這點包括四年前三星出的18吋大平板結論也是一樣,似乎Android在尺寸發展上到了極限,整體介面無法跟上使用習慣。
回到win10,文書作業處理雖然方便了,軟體相關工作也ok了,可是回過頭來Android上好用的APP反倒不能用,win10的APP數量和質量都輸IOS和Android不只一大截,作業系統連結的功能也等於全無,所以暫時就有一好無二好,用到了現在,Android平板在大,只強調在娛樂,因此10吋以下的大小用來看漫畫,隨身攜帶影片很讚,兼當文書展示ok,但要做到日常包含工作習慣,幾乎是天方夜譚。
當然,很多人會說可以裝Android模擬器,可是最大問題是以輕薄型筆電來說,模擬的效能會銳減也常不穩定,耗電,且重點是模擬器內文件圖片完全不能連通,要嘛丟雲端同步,要嘛還是得多一道首須把要的檔案轉到win系統上才能使用。
在Android發展到後來,或許就是這個原因,導致雖然手機仍然蓬勃發展,但平板區塊確實一震低瀰。
Google的Chrome OS是完整的筆電系統,當然高階軟體工作者大多還是選Win和Mac系統居多,之前有常常在摸Linux系統的Ubuntu,和google投資的Chromium OS系統CloudReady,整體雖然是google Chrome瀏覽器為主體,但面對的困境跟Win系統一樣,資源太少了,代沒想到在去年初的時候,google竟然把同樣以Linux為基底的Android APP整合到Chrome OS,且還不是透過模擬器!
在Chrome OS裡面,他徹徹底底的包進了一個Android 7.1.1,如圖
![[開箱兼使用心得]Pixelbook i7版白色機(偽) Android 平版 發展的最後殿堂](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02/mobile01-a7d04a77acbb8c9e032e6b6e878717bf.png)
他這個可不是模擬器!
Chrome OS是完整Linux套上Chrome OS的皮,Android則是精簡並封鎖權限的Linux,兩整都是Linux,估計是透過類似chroot的技術,套句另一篇文中的介紹,"chroot可以讓Ubuntu直接運行在Chromium OS核心之上,又不會像虛擬化系統一樣有效能損耗,Ubuntu仍然可以直接存取硬體、以及硬碟上屬於自己根目錄下的資料,並且可以快速地在雙系統間「即時」切換。簡單的說,就是開機時仍然是使用Chromium OS,開完機後再直接切成Ubuntu。"
同理,這次包入的是一個有完整Android APP執行資源的Android系統7.1.1,有人會說為什麼不是8.0,老實說他只需要執行APP,大部分的系統層設定和安全性設定都是走向Chrome OS,所以根本不太需要8.0的系統防護架構,依照Chrome OS就行了,倘若日後更新的Android版本有更新的APP設定設計,Chrome OS會隨著更新系統自動也把Android更新上去。(當初Chromebook開放Android APP是6.0.2現在隨著Chrome OS更新也一起都變成7.1.1了)
這同時並存其實比上面的chroot應用更進一步,chroot是系統直接切換,還是要走切換,這個是直接同步運行,且不是模擬!為什麼特別強調不是模擬呢?因為他除了Chrome OS的APP,他的Android APP可以完全無縫操作使用Chrome OS這台平板筆電的所有硬體,預設的檔案管理員和從google play抓下來的完全可以讀取所有的資料夾,檔案不只是互通,是可以互相操作,Android抓下來的APP甚至還比Chrome OS APP還好用。
滑鼠鍵盤操作和觸控:
這台筆電用了快一個禮拜,鍵盤打字手感不錯,觸控板觸感難得滑順且不會lag,體驗良好,不過他的滾動、滑動方式跟win10的相反的,可以去設定選擇歐洲模式就可以解決,同理,滑鼠滾輪也是這樣可以解決。
大多數娛樂都是靠Android APP,上網就會回到Chrome瀏覽器,他的體驗完全就跟桌機板的一樣,且Chrome OS本來就是以桌面板系統寫的程式,滑鼠鍵盤的使用概念完全就像桌面,重點這概念可以接到Android APP。
微軟的office APP可以直接Play商店抓下來使用,此介面屬於觸控板的介面,但到底說還是Office365點開仍然都可以找到你要的所有功能,重點是在這Android介面上,可以直接用滑鼠拖曳框選,也可以使用鍵盤的ctrl+c、ctrl+v來複製貼上,換成手指觸控又可以回到Android觸控概念==>長壓寬選,拉動範圍,非常上手,在文書上無縫接軌!
輸入法:
有一個讓我滿意的特點,就是輸入法,同時也是所有使用者能否順利換系統最重要的因素,你總不會太有耐心,為了一個很新的系統重新學習一套輸入法吧?
我想,大多數人跟我一樣都是先接觸到win98、XP、7系統,最常用的就是智慧型新注音,這個從古至今被一直沿用下來的習慣要換新輸入法難度非常之高,Android上google的注音輸入法偏向"舊注音"(只是有預選字),幸好Android用過最類似的是gcin輸入法,Linux系列Ubuntu也有gcin可以使用,早期的Chrome OS要另裝jscin外加新庫音插件才比較貼近。
現在Chrome OS已包含繁體中文輸入,怪的是他不像Android的google注音,反倒跟微軟的智慧型新注音幾乎95%一樣,關是這點就讓我非常驚訝了!幾乎95%的打字習慣完全可以對的上,唯一不同的是注音 符號全形的打法,微軟系統是ctrl+符號,Chrome OS預設的繁體輸入法是改成shift+符號,且打完中文字一定要先按enter,文字才會留在螢幕上,稍微習慣一下這點即可。
注意事項:
雖說Android APP可以完整共享Chrome OS的硬體,可是軟體不一定,Android就無法去影響Chrome OS的軟體(以安全性考量是必然的),例如:請不要嘗試去抓Android APP的輸入法來Chrome OS使用,是會當機的,輸入法跟系統底層有關,要找請去Chrome web store找相應的輸入法。
介面:
系統介面部分,雖然說可以完全共用,不過Android的小工具、下拉式選單通知修改都不可以使用,其中小工具不知道以後會不會開放。
另外啟動器Launcher也無用,但本身螢幕已經進化到了筆電,他的介面維持多工按鈕和多個檔案櫃反倒比較好用就是了,沒法用launcher道也就沒差了,如下圖:
![[開箱兼使用心得]Pixelbook i7版白色機(偽) Android 平版 發展的最後殿堂](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02/mobile01-039134f38e4e9153207b6422d4969d4d.png)
在這樣的體積下這個多工模式是必然的,且不少APP都可以拖曳大小(使用API24以前舊的APP設計的,只有原本小視窗和放大視窗全螢幕兩種模式)
平板左下的圓圈,是APP清單和搜尋鍵功能,右下角是基本時間,通知和一些輸入法、觸控筆、協助工具的快速選單。
![[開箱兼使用心得]Pixelbook i7版白色機(偽) Android 平版 發展的最後殿堂](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02/mobile01-06b4bd3c556b9cb38982e1d8e7fdaebe.jpg)
折成平板模式﹐左下角就自動迸出返回鍵,右邊也多了一個如同Android系統的多工按鈕,整體真的就變成Android平板了。
![[開箱兼使用心得]Pixelbook i7版白色機(偽) Android 平版 發展的最後殿堂](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02/mobile01-dd0bd7ffa683ea51c2e771a24aae55fa.jpg)
。
充電和I/O:
Pixelbook左右都有一個支援USB PD的type c(左右都可以充電),雖然沒有標準USB孔(但沒有SD卡槽!),幸好硬碟夠大,也可以正常串接大多屬的type c hub,也可以輸出hdmi到大螢幕上,要擴充USB基本上不會有問題。
手機接上去,Pixelbook也可以讀到手機掛載的空間
行動電源的部分,他不支援QC3.0之類的,也就是說一般手機充電器接上去,可以充!但很慢,因為做多走到5V2A 10W,接上去會通知接到慢速充電器,建議關螢幕才有辦法充電進去。
因此要找支援USB PD2.0的供電器才行,新版Macbook的type c充電器和各大走type c充電的筆電基本上大約是了一輪,除了DELL的步行之外,其他都可以給他充電。
行動電源目前選擇不多,ASUS ZenPower Max 26800mAh可以給他充電,但很大一個打狗棒!紫米ZMI 10 2000mAh也可以給他充電,舊體機上來說這顆目前算是最佳的!
但因為電池容量都很大,因此超重,真嫌太重,可以去找人代買Razer power bank 1200mah,體積重量就跟一般10000mAh的行動電源差不多了。
車充的話,支援PD的不多,但陶板有兩款,我測試過後大致上都ok。
解析度:
最高解析度2400 x 1600,但預設是1280 x 800為最佳,原生解析度會造成鎖也介面文字顯示過小,這點Chrome OS要再改進。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我眼睛有問題,我就算調成1280 x 800,這螢幕的細緻度似乎沒有變化,有變的只是系統圖案的排版,看影片時一樣細緻,在想這其實是不是不是解析度,他單純只是介面大小比例而已。
喇叭:
首先這台筆電雖然做工不錯,可是喇叭實在太普通了,他沒有特別設置喇叭孔,他的聲音是從鍵盤的隙縫傳出來的,因此這音質實在不佳,好在他有3.5mm耳機孔,也可以接藍芽設備,這點暫時我可以將就。
有前置720p的相機,畫質不佳,沒有後置相機。
觸控筆:
Chrome OS的APP太少,可以去Play商城抓photoshop APP,他預設可以切換成觸控筆模式,筆刷觸感整體都不錯。
基本上我不太畫圖,只是偶爾修一下,所以這類描述僅供參考。
操作組合鍵:
他的鍵盤其實少了很多東西,所以必須要稍微google一下某些按鈕的預設組合鍵,但大抵都不礙事~例如Del鍵他沒有,但你可以用alt+ backspace。
可以參照google的教學Chromebook 鍵盤快速鍵
效能和續航力:
這台是i7-7y75配上內顯HD616,以這款在CPU天梯,校能跟第一代桌機板i5-750是差不多了,重點是他功耗只有4~7.5W可變式功率。
Chrome OS本身就是以x86架構去寫的,我臨時找不到適當對比的效能軟體,可以參照國外網站對於i5版本的Pixelbook進行的測試,傳送門
另外雖然他擁有這樣強大的超低功耗CPU,可是Play商城上的幾乎都是以ARM為基本去寫的,所以在跑Android APP時效能仍有差異,但大致上測出的Aututu app效能約180000的分數,大約是Note 8的效能,差不多是S835的效能狀態。
![[開箱兼使用心得]Pixelbook i7版白色機(偽) Android 平版 發展的最後殿堂](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02/mobile01-db0a535efbfaa19b714e53c607dcff62.jpg)
實際再跑的時候,除了Play商城每次執行他都會比較慢出現之外,執行過程中,或開啟其他APP,通通都異常的快速,慎指我覺得不少狀況超越我XZP的流暢度。
可惜的是,他的CPU仍屬於intel,不比高通1~2W的耗電,螢幕全亮瀏覽、跑影片,大約可以有5~6小時的時間,基本上很夠了,螢幕亮度改成70%,可以大約到7小時,50%約可以到10小時的續航力,畢竟12.3吋的大螢幕不耗電是不可能的。
若是以Android平板來說,一般Android可以跑到8~12小時的續航力,整體時間Pixelbook還是略輸使用ARM的平板,可是卻可以打趴其他大多數使用win10系統筆電(一般筆電螢幕全亮看影片,5小時大致上是極限),因此除了他的CPU是Y系列處理器之外,主要仍是歸功於輕量化的Chrome OS系統(偏偏幾乎所有文書作業都可以在這架構下體驗到跟win10差不多的用法)。
最後在本頁的5樓,補上了Android APP同時執行多項工作的設定方法,以及如何進入Recovery、切換成開發者模式,並打開允許安裝第三方APK的方式。
結論:
大致上我給予他97分的評價!同時可以用Android app又可以使用桌機操作模式,真的很得我意!這點最近在各大手機工廠也開始看中了這個特色,三星預計要出一款沒有鍵盤的Chrome 大平板並附帶高階相機,Acer也放出8吋Chrome平板的訊息,我想Ancroid平板很有可能最後發展到後來就會是以Chrome 內包Android的方式繼續發展下去。
對了,這台用的intel CPU,可以透過Play商城的APP Crossover去執行exe檔喔!一樣是並存性架構,拉出win exe需要的dll資源直接呼叫CPU執行,只是能用exe的仍然不多,到是Steam可以正常執行和裝遊戲喔~
最後補充:我建議大家,不見得要買pixelbook,ASUS Transformer Book T302CA 變形筆電也是不錯的選擇(Antutu跑出來約有S820的效能),但目前就是最強的仍然是pixelbook,要買可以買I5版本的就好,因為GPU一樣,跟i7的Antutu是差不多的。
我之所以買到那麼貴的I7,是因為I5的硬碟128G和256G都是emmc,只有I7的512才是PCIE NvMe的高速硬碟,且只有這容量我才能分割出一伴去灌雙系統,這次要跑的是win10雙系統,I7-7y75的效能等同桌機板i5-750,我是另有目的才會選這款式。
給大家有興趣的人斟酌。
PS:Apple似乎也看到危機了,因為google這邊已經推出可以桌機板操作體驗與手機板APP並行的系統架構,今年似乎預計會推出搭載行動處理器的Macbook,讓APP store可以兩邊同時跑並達到省電效果,不過最近風波不斷,究竟可以做到甚麼地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