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uggrutaipei wrote:
樓主不就是在內湖買的...(恕刪)

內湖那個點的經銷商是叫北區汽車,我聽說內湖點是奧迪全省所有據點中銷售數字最高的,所以我說內湖點是台奧的金雞母,但並不是說內湖點就是台奧直營的,請別誤會。

yenchee wrote:
內湖那家叫做北區汽車...(恕刪)

我也覺得內湖AUDI爛到一個不知所以然...3週前某個早上帶著2組汽座與推車要去試Q7

沒有展示車就算了...跟我說有試乘車...不過客人出去試乘下午會進來...要我留電話

試乘車回來馬上聯絡...阿都跨年倒數過了到現在還沒消沒息...大概是環島試乘好幾圈

去了吧...上週六想說經過先去看5008好了從AUDI門口穿過...Q7試乘車在說...大概

不欠業績吧...不然就是我的Passat Variant TDI不夠格看AUDI

PS.我已經先去中山看過了...反正不急慢慢來

morecsm wrote:
內湖那個點的經銷商是...(恕刪)


中壢的那個也跟內湖(Costco旁那個)同一體系...中和就不同體系
不過中壢我去看倒是覺得不差....不過請他幫我確認有無車可交和確認現金折扣時也是比較慢回覆當然應該也是他們不缺業績...

話說他們都說他們是台奧體系的.......不是經銷商......

storm_liao wrote:
話說他們都說他們是台奧體系的.......不是經銷商......


不都說內湖叫北區汽車了, 還不是經銷商?
To Caio0810:
謝謝您. 的確, 我剛剛又仔細閱讀合約.依照合約,除非熄火,起火,暴衝,剎車失靈,引擎升溫等影響生命安全或身體健康的情形,60天內三次修不好才會走到換車或退費.基本上從結清尾款到交車這段時間,車子發生任何狀況,合約都是把車子的責任放在消費者身上.我個人覺得這樣滿奇怪的.放在他們的廠房被刮傷,原廠也是以維修來處理而不是新品不良.

To fgharlem & os011074,
確實如同storm_liao所說,檢查車子後,付款到交車的過程,其實合約並沒有保障.即使拒絕交車可能也很難換車甚至退款.不過我沒有立即拒絕交車,所以不確定奧迪會如何反應

To storm_liao:
謝謝您,確實付款到交車的期間合約並沒有保障消費者的權益.這點我覺得不太合理.想跟德國原廠聯繫,看看是不是全世界的銷售policy都一致

To Aluminum:
謝謝您幫頂.越多人參與討論,越能讓消費者做比較,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權益,學習保障自己的權益.實際上跟我接觸的業務非常客氣,我向他抱怨,他也認命地主動約時間來牽車去做處理.他的主管也在我反映後的第一個工作天(今天)跟我聯繫,看如何來解決我的問題.我也理解作出廠檢驗的絕對不是業務部門,只是他們比較倒楣.品質部門沒有作好把關,業務或客服只好出來當砲灰.我自己在電子公司當過品管,客服和業務,這種事看多了.讓我覺得訝異的還是付款到交車這段時間,任何的車輛的瑕疵消費者都必須承擔.然後以維修保養的方式進行而不是更換新品.不過您遇到的業務和經銷商能夠滿足您的需求,值得稱許.

To Tinalili:
當天以為事情都很小,換個燈泡,打個蠟就可以解決.我交車的時候有跟業務說,請他想一下如果打蠟不能補起來,他們要怎麼解決.我自己在做品質服務的人,還幫他們想退場機制.現在回想起來,或是當時拒絕交車會比較好,但是依照合約的規範,可能還是沒有辦法直接換車.

To ajuggrutaipei,
的確很嘔.

To BIGBEAR0611:
非常實用的資訊.各位車友請多轉發.對消費者有益的關鍵時刻只在簽合約和付錢之前.一旦你付錢了,合約和車廠的處理都不是消費者能掌握的.

To jerry4210:
其實不管買哪一家的車子,都可能遇到不同的經銷和業務.參考bigbear0611的文章,多了解如何在簽約和付款階段保障自己權益,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雖然我對於奧迪不能退車並不滿意,但是我還是很喜歡A4 Avant Quattro開起來的感覺.只希望車商能夠更珍惜消費者對於他們車款的熱情.而不是將在交車之前就發生的問題的成本轉嫁消費者身上.保障應該是從交車開始,而不是付款後就結束.

To Frank695:
我其實一直滿喜歡VAG的車子,在與Audi差不多價位或定位的品牌中除了A4 avant quattro外找不太到符合我需求的車子.這其實很主觀.就像很多車主會直接找M-Benz或Beemer,根本不會考慮Audi一樣.不過我想我的狀況畢竟算是少數的倒楣者.供各位車主或未來車主參考.也讓大家更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權益囉.

To 1218nick,
熄火確實是合約上60天內三次維修無效就換車的保障範圍.屬於可能危及生命安全或身體健康的範疇.然而我的情形是車燈和刮傷相對輕微許多.只是情感上我實在無法接受新車的瑕疵用維修保養的方式來處理而非直接換車.

To morecsm & yenchee,
非常感謝兩位提供的資訊.我一直沒去搞清楚原廠和經銷商的運作模式和關係,以及嘗試不同的反應管道.也提供其他車友參考.

To youngsir,
其實我有在交車前去看過了.不過,當時沉浸在新車的喜悅中沒有很仔細檢查.另外,驗完到交車中間這段時間,其實也沒有辦法保障.刮傷也好,小零件的故障,只要不是熄火,起火,暴衝,剎車失靈,引擎升溫等影響生命安全或身體健康的情形,都不能以換車方式處理.

To Ivan Hsieh,
看來您遇到的狀況是另一種令人沮喪的情形.沒有被認真對待.沒有正視你的需求,放走一個潛在客戶,是他們的損失.

Ivan Hsieh wrote:
我也覺得內湖AUDI...(恕刪)


他們有時忙著接待客戶,會忘記了
就我自己的經驗,如果真的把Q7放在候選名單中,就是自己再打電話去敲定時間,

要不然以這種態度根本不可能有女朋友,除非她們倒追你
各位晚安.我是樓主.

先謝謝各位的討論和回應.
讓更多車友了解購車要注意的項目細節.
也交流經銷商運作的情形.
我也來談一下後續北區奧迪的處理.

我上週五向業務再次反應刮傷沒有處理好之後,
今天中午就接到來自業務主管的來電.
很誠懇地跟我討論如何能夠處理我遇到的困難.
我對於業務和業務主管積極面對客戶的態度是非常肯定的.
我們也談了很多處理的方案,
包括我最希望的換車,甚至退款,
我也提出了其他折衝的方式,
了解退費會遇到的問題等等.
基本上都是我提出,
這一點我認為北區的態度是比較被動.
或許是在合約的保障下,即使交車之前就有瑕疵,只要不影響生命安全及身體健康,都不會走到退費換車這步.

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不公平的合約,
在付款到交車這段期間,
即使是前後檔及車窗全部破裂,車身刮傷或凹陷,甚至排氣管掉落(我亂舉例)
因為不會影響安全或健康,
車廠都不會讓消費者換車.
如果我當初知道是這樣,老實說我真的不會簽約,更不要說付款.
雖然大部分的消費者都不會像我一樣倒楣,但是得到的保障是一樣薄弱的.
我認為只要是能夠確認交車之前非消費者造成的瑕疵,
車商都有義務和責任提供換車甚至退費的選項.
這一點我可能會找消基會或是消保官諮詢合約的合理性.

在這個事件中沒有贏家,
我拿到了有瑕疵的車卻不能更換,
車子讓業務開來開去搞維修弄美容,
好幾天睡不好,思考如何向車商理性地有效地表達我的不滿,
和家人相處的時間都心不在焉,
到處找資料和管道傳達我的困難.
想想覺得很對不起我親愛的妻子和可愛的未滿兩歲的小寶寶.

經銷商不願意因為換車承擔營業額或是賠償的損失,
但是可能會賠掉消費者的信心甚至潛在客戶的訂單.
其實我覺得只要全台灣有兩個人原本要買Audi但是看到了這篇文章,
換經銷商或是改其他品牌的車子
影響就遠比幫我換車要嚴重.

我自己也是作品質/客服/業務的工作
處理每一個客訴的決策都應該考量公司的整體損益
說穿了就是精算直接損失(換貨/退費/折抵/賠償)和間接損失(客戶轉單/客戶流失/吸引或排斥潛在客戶)等等overall的金額.
阿莎力地處理一個quality issue可能反而帶來更大的收益.

扯遠了.

最後談一下我談到的package.
車燈的部分已經更換零件,
刮傷的部分業務主管承諾未來該片車門第一次鈑烤的費用由奧迪北區負擔,
目前先不做鈑烤或美容處理(我真的對於開代步車很疲憊了,還要擔心代步車會不會意外產生衍生費用)
另外前兩萬公里的保養費用也由奧迪北區負擔.
這是我能夠談到的結果.
我不滿意但是只能接受.
各位能接受嗎?不能的話在購車簽約階段務必更小心,更努力保障自己的權益.
參考bigbear0611的文章盡量在付款前談到對自己最有利的條件.
各位晚安.
其實我真的受夠他們的效率,我買s5一台車三百多萬.修了8個多月!相同的問題卻都找不到原因.原廠都還是一樣打太極!說不影響安全.....還有說那聲音是正常的! 很多s5車主都有此問題~(新款例外)

不過我不修了~~修不好的!我有提出換車補些差額~~也不知道是不是就可行~~等消息吧
m5g wrote:
他們有時忙著接待客戶,會忘記了
就我自己的經驗,如果真的把Q7放在候選名單中,就是自己再打電話去敲定時間,

要不然以這種態度根本不可能有女朋友,除非她們倒追你(恕刪)

我只是想說舉個例AUDI內湖這個點有多不重視客戶...既然不重視客戶

我又何必熱臉貼冷屁股...他們不賺有別人想賺...我花錢的人爽快就好

車子不過是項商品...扯到女朋友去會不會太遠...又不是只有內湖有Q7

況且是他們自己說要聯絡我的...不然要我留電話是留好看的嗎...既然

不缺我這台業績...我又何必去幫他們想...忙著接待客戶...早上開門

前總有時間REVIEW客戶吧...能遇到您的業代真是上輩子有燒好香

人家中山的業務三不五時就會打來哈拉關心一下...內湖應該眼睛長頭頂吧

JoeDurant wrote:
各位晚安.我是樓主....(恕刪)

建議你的免費保養里程...看要不要改成次數...而不是公里數

因為照標準2萬公里前最多只有2次保養...並不是早年5000KM

或7500KM一次的狀況...跟他們要個照表定里程工帶料5次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