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il_dick2 wrote:
就是因為很多人跟大大您一樣想法,所以車市才會不太透明~

我賣車時Livina剛上市,空車折價空間不到1萬,但X-trail空車空間5萬以上,這還是同品牌呢!!再加上不同品牌、國產/進口、冷門/熱門、大眾/稀有等因素,真是亂的胡說八道!!

為了滿足殺價快感而支持不透明的市場??我個人是還蠻訝異的。


雖喜歡殺價的感覺

但還是統一價格較好,
不用苦了自己一直詢價,
也不用累了業務試探客戶底限~
內湖是我覺得最爛的AUDI點...還是中山比較好

上次在01抱怨要看Q7沒車...業務跟我要電話之

後沒消沒息...後來有個說是業務主管的自己PM

我說會打電話給我...打一通我沒接到...之後就

也沒再打了...看到現在這篇...這個點真是從上

驕傲到下...
艾倫先生 wrote:
納智捷也是均一價啊

但我也覺得有殺價才有買的感覺...(恕刪)

所以每個月連前10名都排不進
Audi內湖店的業務真的差
曾經幫我主管問
A4 吃機油的問題是否改善了?
回答是
保固內回廠免費幫你加

誰這麼閒每次為了幾百元的機油回廠
真是牛頭不對豬嘴

陪朋友到中山店看A1
看他介紹的左打Mini cooper右打GTI(在Audi眼中應該沒有VW的位置吧,小的舉例失當先致歉
但問他開什麼車
結果是BMW

當然賣什麼品牌不代表一定要用什麼品牌
但前一分鐘才說的天花亂墜
後一分鐘和政府政策一樣大轉彎
不得不晚莞爾一笑

archmao2 wrote:
在台灣好像真的只有「...(恕刪)


少來.

現在很多病人覺得掛了號就要你什麼都看, 從頭看到腳.
TC
統一價格是不是好事? 我舉個例子....

以女孩子的衣服來說, 一件某家賣1200元的衣服,
在另一家開價1700讓人殺到1300, 買的人爽得不得了!
還想多帶幾件...

這可是真實發生過的事, 因為有認識的人在賣衣服.

今天會殺價人, 買車可以少十萬二十萬; 那不會殺價,
臉皮薄的人活該倒楣被削? 殺價成功的人, 會不會認為
十萬二十萬都殺得成, 那表示還可以殺更多嗎? 自己買貴了嗎?

廠商賣東西售價都要預先灌水給人殺價用, 消費者買東西搞得
疑神疑鬼到處詢價, 生怕自己被多賺, 這到底意義是什麼?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個人覺得就算原PO舉例不貼切

這樣唬爛的行銷手法消費者當然可以不買單

如果真的統一價位像保時捷那樣 那也就算了

但一開始就不是那樣的 業代為了提高售價唬爛

你信他了 買單了 之後要他服務一定又虎爛一堆說詞出來

別去買單就好
本人早就領教過AUDI業務的威力
雖然我遇到的情境跟樓主不一樣
以下是本人去年底台北車展看車
各家業務給我的真實際遇
我不是工讀生最後買了TIGUAN R-LINE有同步發表開箱文在01請自行取用
VW TIGUAN 2.0R-Line開箱文



去年底台北車展際遇
1.VOLVO XC60 :今天遇到最好的業務,人輕切又送一大堆東西,講解也最清晰,問什麼都回答如流
2.VW Tiguan R-LINE:前後共兩個業務,待人都滿客氣的算是好評
3.MAZDA CX5:業務是年輕人,算積極,可能是新人口才不太好但態度還不錯
4.就是今天的主角AUDI Q3了....
這四台除了MAZDA CX5其他三台價格都在180萬~200萬區間
一過去有個小姐去請了一個業務出來是個中年男子
我們一直試坐試看他也沒反應
客氣的開口請他介紹一下他只回答車展都有優惠(連續問答了三次鬼打牆)
後來我爸跟他說我們再考慮VOLVO跟VW與AUDI
業務回答:那你們去買VOLVO跟VW好了,我們的車單價比較高
我OS:Q3是有這麼高貴喔?難道Q3售價的185萬是美金???
原來這就是AUDI銷量的秘密...
AUDI也就這樣從我們的名單消失了
PS我們沒穿拖鞋或隨便穿喔
可能沒穿名牌鞋名牌裝沒帶名牌包包是我們的錯

AUDI是好車
我想許多買AUDI的人是因為外型迷人+德國造車工藝的本質而買的吧
業務這樣的待人之道根本
單價 不一樣嘛

你不會吃一碗100萬或1000萬的麵吧

難道 買房子 每個人也像買麵那樣

不同的購物 不太能相比
如果買賣汽車這麼容易的話把車放在家樂福
用信用卡刷卡後就領車不就好了
幹麻需要業務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