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在版上遇到許多朋友在C7 A6與F10 5頭上難以抉擇,
故情商在半導體業打拼之老友J大,請其愛駒F10 523i協力開箱↓

一天國外客戶問我,Cantonese(粵菜)好吃還是Sichuan(川菜)好吃?
這可考倒我了,中國菜兩大知名菜系,都是一方之霸,如何選擇? 端要看個人口味!
如同A6 / 5系列誰好? 德意志最中堅的中型主管房車,該選哪台?
哪台好? 就像選菜一般,端看個人口味!
一直以來是BMW的粉絲(至今也是),買過的寶馬數量也超過AUDI。
不敢不能也不想來分個高下,說是「評比」太沉重,僅給各位自行解讀比較。
廢話到此,進入正文(下文未標註F10圖片即為A6圖片):
================================================================
**外觀
**說實在立足點不太公平,A6有S-LINE套件+全LED頭燈+Quattro Gmbh 18”圈加持,
J大的523i尚未執行其外觀升級的計畫,僅維持全原廠式樣↓

**但F10未因無M套件加持而敗陣下來,依舊散發巴伐利亞殺氣騰騰的風格↓

**F10正面實在是好威↓

**C7 A6則是斯文中帶有跑格,S-LINE在Single-frame進氣口下方
多一個長條型的開口;左右氣壩兩側更為外擴,形狀由三層改為兩層;
上下分隔改為利刃般的形狀,底部鑲入蜂巢狀後更顯張力↓

**C7 A6的背面線條有不小爭議,但經S-LINE套件潤飾後已經增色不少。
F10則背面是非常大器,老少皆宜↓

**S-LINE套件換上較豐滿的保桿(還有側裙),底部採鈦色處理,
搭配蜂巢狀內層較一般款更為細膩。高規格的左右雙出則是A6全車系除
2.0TDI外之標準配備↓

**F10雖少了左右雙出,但其尾燈之美,日夜都是引人注目的焦點↓

**行李廂空間差異不大523i未有A6標配的電動啟閉尾廂,
且無A6標配的6/4分離後座↓

**交車第三天去了趟賣場,沒想到就搬個一個超長物件回家,
若沒有可倒後座,就勢必要下次開休旅車才能買了↓


================================================================
**內裝
**F10內裝源自F01,主要以直線構成的控台十足的豪華風格,
未選配原廠導航的小螢幕周圍塑料擋板質感較差是唯一的遺憾↓

**C7 A6以遊艇內裝作為發想,設計較為年輕化,弧線造型以及特殊木紋飾板
給人轎跑車的風格,可折收式螢幕在電門開啟後自動會升起,科技味十足。
A6並標配Start/Stop怠速熄火系統及方向盤換檔↓

**F10 時速表在左方,下面有長條型彩色DIS資訊顯示↓

**C7 A6時速表在右方,與轉速表間有大型7吋DIS彩色資訊顯示。
兩顆大錶雖未作潛望設計,但都有採立體處理,質感不賴,
DIS主要分為三個控制區塊,均是由多功能方向盤操縱,最左邊是車輛資訊↓

**
NEW A6 DIS以顏色及左中右區隔/分類資訊,精緻度不錯:
車輛資訊(紅色類別)中又有好幾層子目錄,可依駕駛偏好選擇顯示方式,
這是我喜歡的數位時速資訊↓

**這頁是里程/駕駛時間等資訊↓

**這頁是油耗的資訊↓

**這頁是Assist模式↓

**中間是娛樂媒體電台資訊(褐色類別)↓

**最右邊是電話資訊(綠色類別)↓

**MEDIA類可由方向盤或MMI切換訊源種類,有兩個SD插槽+6片CD外,
還有藍牙媒體訊源,我這裡示範用的是iPhone上的KKBOX:
KKBOX除了可以藍牙連接外,竟然可以中文顯示歌名,最神奇的是,
只要KKBOX已執行中,方向盤的媒體鍵切到藍牙媒體,KKBOX就可以自動播放
(若切到電台則自動暫停KKBOX的歌,很神奇)。而我iPhone的GARMIN也因托藍牙的福,
導航指引竟可以從A6喇叭中發出,整合性高↓

**上方DIS類別間切換的鍵,下面左邊是飛梭選鈕,右邊是分層切換↓

**右邊主要管媒體切換音量之飛梭選鈕、還有聲控功能(MMI還有課程教學)↓

**電話功能可以讀出手機中未接來電等資訊↓

**這是MMI主要MENU頁面↓

================================================================
看完A6中控介紹,接下來是兩車排檔座控台的比較:
**F10配備Dynamic Driving Control動態駕馭控制系統,
獨立快捷鍵的設計使用時非常方便↓

**A6 2.8 DRIVE-SELECT有內建四種設定(無2.0T/3.0T的節能模式),
但並未將DRIVE-SELECT系統設快捷鍵,要進入「CAR」設定後,
再壓MMI選定,多一個步驟。好在較F10多了一個AUTO電腦判斷的設定,
這是我最近常用的模示↓

**F10的雞腿排,真是劃時代的逸品,色藝兼具!C7 A6在此就沒啥進步,
傳統式排檔,增添鍍鉻處理,握感還不賴和C6差別主要在於跑車檔改到D的下面↓

**F10上位置較偏副駕駛座的iDrive旋鈕,按鍵非常集中↓

**A6排檔座正後方的MMI旋鈕以及快捷操作鍵。可以方便使用人操作,
排檔座左上方是電子手煞車(它可以幾乎全自動開關根本不用管它),
停好車打P檔,鬆開安全帶自動啟動,再次上車入檔後也要綁上安全帶才會自動解除。
其後是AUTO-HOLD系統;左下方六個格子則是電台預設快撥鍵↓

**排檔座右方是引擎啟閉鍵(A6標配半套Key-Less,可免鑰匙啟動);
右下方則是音響音量+上下首快撥鍵↓

**接下來重頭戲介紹我最喜愛的A6標備:Audi Active Lane Assist
主動式車道偏離警示系統(F10要選$33,000):儀表最上方的黃色符號
(待命時會轉為綠色)。利用車內後視鏡前方攝影機,系統可以讀取道路標線,
若偏離車道系統會主動為駕駛修正航道。這系統彷彿可以自動駕駛般,
但若偵測駕駛手離開方向盤則會出現警示音響及警告文字。
此系統就像有人"陪你開車"般,有助行車安全且非常實用↓

**另一個我的愛標配則是Audi Side Assist車道變換輔助系統(就是俗稱的盲點偵測
F10要選$39,000):偵測雷達在後保桿裡面(無法看到),警示燈則位於左右後視鏡內側
(可由MMI調整亮度及提示模式)。若後方出現來車但較遠,警示燈會亮起(資訊模式)
提醒駕駛人;若來車很近請駕駛打燈要換車道,警示燈會閃爍(警告模式),
就像多了一個私人助手,隨時提醒駕駛人,很好的標配↓

**這是C7 A6標配的電動後遮陽簾(F10需選配)↓

**這是C7 A6標配的後座側遮陽簾(F10需選配)↓

**這是S-LINE仕樣迎賓踏板↓

================================================================
**引擎動力
**就在2011年底C7 A6上市之際,BMW傳奇銘機「直六NA」與新型「直四增壓」
正在作世代交替。本人恭逢其盛,有幸長期擁有過M52及N52(1999~至今),
「直六NA」給我過無數次美好的駕馭樂趣,對此劇變我當然有著很深的感觸。
「直四增壓」N20有去試過一次,雖有較佳油耗/加速及排污表現,
但在意的是原先澎湃的回饋音變弱了,下圖為「直六NA」緬懷一下↓

**恭喜J大以合理價位收藏一顆「直六NA」之N53經典發動機。523i原廠數據204匹馬力,
扭力25.5,0至100公里加速是8.5秒。(520i原廠數據185匹馬力,扭力27.5,
0至100公里加速是8.0秒)↓

**這年頭六缸車真是越來越高不可攀,523i被直四520i取而代之後,
BMW 5頭車「直六NA」僅剩530i且牌價比原直六的528i更高達348萬,
而V6引擎之E300牌價也是高達337萬(E250即便直四1.8T也要29x萬)。
A6 2.8 V6牌價264萬,更顯得物超所值。
此具2.8 V6輸出與523i十分相近,原廠數據204匹馬力,扭力28.6,
0至100公里加速是7.7秒。不要認為2800CC油耗一定嚇人,能源局數據
市區9.35km/l、高速15.38km/l、平均12.5km/l的成績,能源效率達到最佳之第一級↓

**實際發動後引擎運轉精緻度很高,稍微多催些油就知道這是較大排氣量的車,
上路後有動力需求時搭配Dynamic模式,引擎反應迅速,聲音回饋飽滿,
即使在CONFORT模式,排檔排入S排檔模式,檔位/油門反應更佳靈敏,小跑一下樂趣很高↓

================================================================
**FULL-LED頭燈
**有吉他腳兄在前面,不敢耍大刀,拍得不好,下面請欣賞↓

**全LED頭燈款前方向燈是由LED-DRL日行燈變身而來↓

**全LED頭燈總成,包含全天候燈(類似霧燈功能,並會調整大燈適當角度及出力)、
轉向輔助燈(位於燈組最下側)、以及LED遠光燈↓

**在此謝謝J大的523i協力演出↓

================================================================
**關於德訂/選配/菜單:
很多人PM問我德訂的細節,在此一併回答:業務一般都愛賣現車,現賣業績馬上有,
比較不推德訂方式,一來車價拉高但業務獎金沒差,二來還要等個四個月以上
(若實際交車延遲可能客戶不高興)。但個人覺得車若開很久選配加一些,
選得好錦上添花,值不值得要看個人(2011年底的菜單:牌價減100K再送乙式險。)!
我的業務是北區的楊小姐(大鳥姐姐). 資深顧問+服務優=>再次回購
**換個角度和大家說BYE BYE↓

烏梅森林寫於2012年5月
================================================================================
Jun 3, 2012, 新增一下千餘於公里使用心得:
1.) 加選的四區恆溫有個缺點:風扇調整需要先按一個鈕叫出風扇選項,才能以旋鈕調整,些許不便.若是經長調整風扇大小的人(家中某名成員):會一直罵. 但是可以從MMI控制後座溫度以及風量,很不錯.
2.) 新一代A6似乎均以節能取向優先,如果變速箱不是在S模式(Comfort/Auto模式),變速箱+引擎會聯手"偷懶",盡量使引擎轉速保持一千出頭,優點是很節能,缺點是開起來很悶,所以我一入檔就入"S"模式(我prefer Auto模式,若設定Dynamic模式變速箱則可以維持S).建議若要試車,請記得務必變速箱要用S才能測出引擎真正實力.
3.) 上周BMW的朋友開來一台F11 520i,開了一小時,N20少了2缸,氣勢實在是低了幾級",過去直六那種雷霆萬鈞的加速激情已全然不再(N20就是那種小引擎般輕浮,我十分失望).再次回到新A6 2.8 V6,S檔Kick-down加速,引擎室傳來綿密的加速音頻,讓我CONFIRM,我的選擇是正確的! 建議準車主一定要試過A6 2.8 V6再做決定(AVANT沒進2.8是個殘念).
4.) 新A6兒童安全鎖非常SMART,駕駛座即可按鈕即可設定後座不可開窗以及不可內側開門(左右可獨立設定).不像以前還需要跑到後門內側壓下按鈕,十分便利.
5.) 油耗的話,高速公路S檔的話,約可以達到12KM/L,市區的話音變異較多數據還未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