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ehui wrote:我同意你的這個...(恕刪) 嗯,這段英文現在重看,只有說大約10rpm而已....如果微打滑是考量舒適居多,看起來改裝TCU程式是真的有用,或許我應該只改一階就好,一階程式沒有加離合器最大壓力...這半年多來接觸改裝ECU,TCU,真的覺得改裝廠其實也蠻專業的,其實不同階數,程度的改裝都是在權衡性能與耐用度後才做必要的修改
感謝樓主,這篇真的寫得太棒了。證明網路上所謂DSG SOP根本就是錯誤的。也難怪原廠手冊沒有要求車主用特別換檔模式去開DSG的車,因為每個模式的背後都是一樣結果,microslip也不會因為維持特定的引擎轉速範圍就消失。
雙離合器的在手排模式固定檔位收放油都會感覺到滑差雖然舒適但是那是我們都知道不應該有的手排駕駛方式老司機說除了起步換檔停車左腳都不要放在踏板上以前開過lp500只要不注意離合器片就報銷了現在自動控制很強大可以用電腦細微的控制離合器這樣硬體成本可以降很多但是耗材增加也要有合理的維修價格我就是覺得耗材的價格實在不夠普及才放棄的改天像手排一樣耐用又好修我才會再買雙離合器的車子
DSG雖然是自手排但是是電腦跟一堆SENSOR幫你手排當你創造新的換檔方法時,電腦不是傻傻的被你破關啊電腦也會有對應,也會跟著調整反正現在就是D檔到底了只有上山下山才會用S檔+M模式DQ500加油加油加油
johnniechang wrote:雙離合器的在手排模式...(恕刪) 我記得外廠更換DQ250離合器片的費用是2.5萬,以我的老車2005 AUDI A3 2.0T 使用13.6萬km,目前離合器還沒有打滑問題,我覺得這樣的耗材費用我可以接受,我想我可能開20年也不需要換離合器片我記得在FB 有看過5代的Golf TDI 開40萬km,離合還沒磨掉,所以我想我應該開得到26萬以上才對,但我應該還開不到26萬km就不要這部車了
johnniechang wrote:雙離合器的在手排模...(恕刪) 我覺得溼式雙離合器的壽命,並不比純手排差。 乾式的應該也不賴,至少比純手排,多了一塊面積較小的K2。 只要電腦、感知器的部分不出問題的話。溼式的比較麻煩。 因為從SSP的隻字片語中, 可以感受到DSG油中的多種添加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少了它們只怕不行。 所以用錯油、假油、油太久劣化, 只怕對離合器壽命,產生不利影響。偏偏油的單價高,數量也用的多。
AlfaBrera32 wrote:嗯,這段英文現在重...(恕刪) 或許改裝後真的會降低,甚至沒有微打滑。 因為改裝是性能導向。 舒適或是壽命,或許不是重點。 而微打滑卻是有效率損失的疑慮。至少還有DMF 可以緩衝。 這就是我在YOUTUBE看到有人把DMF改成單質量飛輪(有公司出套件),還可以用的原因了。 因為微打滑還可以幫忙緩衝一些。下圖的文件, 黃線第二段快要結束的地方有提到: 單質量飛輪+微打滑控制,效果幾乎等同於雙質量飛輪+沒有微打滑控制。
rosehui wrote:或許改裝後真的會降...(恕刪) 我不太在乎舒適性,所以全咬合震動較大我無所謂....我想乾式 DSG 應該也沒設計微打滑...看上文,微打滑還是犧牲部分離合器壽命,只是溫度不要過高的狀況下,對壽命沒有大量耗損,但實際上還是減少了...改裝 TCU 我和大部分的人不同,我是為了扭力加大後,希望對應扭力加大,對離合器結合速度最最佳化,這個最佳化是對磨耗與使用壽命最佳化...我相信,離合器接合速度,太快,或是過慢,都會增加離合器磨耗而縮短壽命....只是,改裝 ECU, TCU後會用 VCDS 去分析並分享的車主不多,所以我查不到資料做決定.而台灣又沒有像國外,改裝後有 30天的試用期,不滿意可以退費...而且台灣改裝費用又比國外貴 80%....改裝費用也可以換一次離合器片,如果沒猜錯,我就算不改,在我的用車里程下,離合器片也磨不壞,所以我才選擇不改...如果費用向國外那樣 6成就可以改,我就改了...只是國外不但只要6成,大節日還會打折,還可以不滿意30天內退費...台灣實在差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