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廠保養經驗....輪胎是每兩個月要回廠檢查胎壓嗎?

James6796 wrote:
我姊三年前買了一台VW...(恕刪)


大多數的消費者是車開到原廠就坐在休息室等,不然就是請業務帶回保養
基本上很少人跟著去看輪胎或者其他項目的檢查
問題來了!!溝深還有2 mm,開了三年的輪胎有去注意輪胎花紋溝底的狀態嗎?
或許輪胎溝底都已經有皺褶輪胎外側也有一些不正常磨損
三年前的車應該都有裝胎內式的偵測器(不顯示胎壓居多)

當然也有可能是原廠勸拜失敗...
但是自己還是要去看一下輪胎是不是真的有異常磨損...
剩下2 mm深度用了三年....為了用車安全...
建議換胎是比較好的選擇...
胎壓可以自己裝個偵測器自行檢查就好,輪胎每萬公里保養時請保養廠前後對調,讓輪胎磨耗可以平均點
不錯喔
竟然沒被原廠洗成功
車上準備一支胎壓筆
天天檢查也可以
胎紋深度小於 3mm 時緊急煞車距離就會明顯變長,這時就要準備換輪胎了,到 1.6mm 才換真的太拚了。
James6796 wrote:
我姊三年前買了一台VW
不到原廠的1.6為啥要換?(恕刪)

1.6是法規 3就有機會打水漂了
買個小米打氣機自己打就好了,胎壓偵測器還是要裝
buddy0328 wrote:
買個小米打氣機自己打(恕刪)


我幾乎每 1~2 周補一次胎壓,也沒裝有述職的胎壓感知器..,也不會想裝...想到裝一個胎壓感知器讓平衡跑掉,要年一堆鉛塊,我就不想裝了
AlfaBrera32 wrote:
我幾乎每 1~2 周(恕刪)


除非原廠來就有的胎壓感應器。我也不鼓勵。自行加裝。


你開這麼兇。台灣路不好 定位常常跑掉很正常吧

原廠了不起幫你看一看胎壓。輪胎 算了,外面輪胎行一堆。
我會比較重視。輪胎是否因為操駕,跳花,或是胎塊變形。磨耗不平均。

真的四輪胎壓 不正常。應該感覺得出來怪怪的。就會借打氣的。

胎壓計便宜的很容易壞掉。
Xantia_L wrote:
除非原廠來就有的胎壓(恕刪)


我其實很注意路上的坑洞,我很撞洞傷到鋁圈禍胎又要花錢修...
尤其是 235/35 R19 要很小心...不少車友都鋁圈變形,定位跑了 5~6度..

我在 2.5萬時,因為右側前後輪都磨比較快,而且外側磨得又更多,才去作第一次定位確認,結果跑掉相當少.


右輪前束跑掉不多,而且是 Toe out ,應該磨內側,也跟我磨外側矛盾


這問題查到後來,應該就是跟我爬阿里山山路時,喜歡二檔全油門加速盼隨轉彎有關,因為上山的山路大部分是逆時針方向,也就是左轉,因為轉彎側傾又用全急加速( 0~100 4 秒不到的車)這樣玩,右輪胎磨得快是合理的..
--------------

而這問題,我後來找到的解法就是要左右調胎...
所以最後總結出來的調胎法就是:在前後調胎間的一半里程,插入一個同軸左右輪調胎,
例如:
5000 km ,前後軸,都同軸左右調胎. 優點平衡左右輪的磨耗差異,以及非驅動輪的跳花平衡
1萬km, 前後交叉調胎. 優點平衡左右輪的磨耗差異, 驅動輪與非驅動輪磨耗差異

如果時間夠多,就可以
2500 km ,前後軸,都同軸左右調胎. 優點平衡左右輪的磨耗差異,以及非驅動輪的跳花平衡
5000 km, 前後交叉調胎. 優點平衡左右輪的磨耗差異, 驅動輪與非驅動輪磨耗差異
只要是非單導向胎,都可以這樣調

我這部機車前輪,長期煞車下來,胎塊受煞車力道的方向,都明顯磨耗較高,甚至變形而凹下去:
AlfaBrera32 wrote:
我其實很注意路上的坑(恕刪)


那你有在跑山路就要先定位。以前認識一些人 在跑的。也是先定位在去跑。阿里山 路況更差。

輪胎我大概3萬就下課,至於法規的深度。聽朋友說 跑到超速..很多 一樣滑。國道 我是沒那個勇氣。
台北市區我轉個彎 超個車後輪都在抗議了。明明三線道 大家都喜歡擠一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