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 Golf R 更換 Motul 300V 與 DSG 滲油回顧

最近物價上漲,原本使用的 Red line Euro 5W30 漲價到一瓶 946cc 430 元,2~3年前我買一瓶為 332元,
現在相當於 1L 455元,而幾個月前 Motul 300V 5W40 2L 780元,已經比 Red line 還便宜, 2032/1/27 也漲到 2L 835元了,原本想使用過滿意要再加買,這次只買了 12罐 24L的300V,不過卻已經漲價了.不過還是比紅線便宜,等手上現有約72L 的機油用完再說了,還需要用很多年

距離上次換油8個月,跑5500km, 趁年假一個人閒閒,而且天氣涼爽來換機油,同時測試一下如何漏機油可以露出最多?

把油溫開到工作溫度後,拆鬆機油濾心殼,當內部機油往下流時,可以聽到空氣進入的聲音,車頭頂高,漏機油 1~1.5 小時,然後千斤頂頂駕駛座側,頂到前兩輪都離地,這樣可以讓油底盤的油越過障礙流向洩油口:
6年 Golf R 更換 Motul 300V 與 DSG 滲油回顧


洩油孔位於下圖2到3之間,車頭水平頂高時,位置 6~8 容易積留一點機油,所以當機件上的機油大部分回油底殼後,把 6~8位置抬高,可以再多漏一點出來,
6年 Golf R 更換 Motul 300V 與 DSG 滲油回顧



傾斜 30分鐘以上後.再水平頂高 30 分鐘,漏機油的時間最少 2 小時,此次我大約漏了 3~4小時,中間去料理自己的午餐.

而這次時間多,我也同時多測試 之後駕駛座頂高,斜向另一邊,但沒再明顯漏出機油,之後把整個車頭放回地面,也一樣沒有再漏機油.
所以最後的結論是: 1.車頭水平頂高 1.5~2小時 2. 頂高駕駛座 30 分鐘, 3.車頭水平頂高 30分鐘,這樣應該就夠了.

之後把機油濾芯底部的油吸出,大約可以吸出 50cc, 然後把駕駛座頂高,不過這樣只多吸出 5cc而已:
6年 Golf R 更換 Motul 300V 與 DSG 滲油回顧

駕駛座頂高會再流一點不到 5cc 出來:
6年 Golf R 更換 Motul 300V 與 DSG 滲油回顧


吸到吸不起來,再用面紙下去吸一次:
6年 Golf R 更換 Motul 300V 與 DSG 滲油回顧

倒入 60cc 的新油,補一下之前吸出來的部分:
6年 Golf R 更換 Motul 300V 與 DSG 滲油回顧

6年 Golf R 更換 Motul 300V 與 DSG 滲油回顧


先說結果,最後我加了 6000cc 的機油,也只到 8~9分滿,並不會到達上限,這大概是我漏最乾淨的一次


這次終於可以把最後一個200元的墨西哥製的機油濾芯用掉了:

6年 Golf R 更換 Motul 300V 與 DSG 滲油回顧

6年 Golf R 更換 Motul 300V 與 DSG 滲油回顧



等待漏機油的時間,順便檢查一下底盤, 上次 DSG滲油, 2019年底 3萬km 時我 DIY 塗膠止漏,至今約3年2.5萬km, 都沒有再滲油,這方法避掉要拆下變速箱來處理,
雖然醜了點,但結果我很滿意:
6年 Golf R 更換 Motul 300V 與 DSG 滲油回顧


2019 的 post 文: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09&t=5977730

傳動軸內半軸防塵套看似有滲油,不過擦拭起來不像是油,像是黑色油漆脫落,此側的不銹鋼管束也被噴上黑漆,所以推測防塵套應該是被噴黑漆,而不適滲油:
6年 Golf R 更換 Motul 300V 與 DSG 滲油回顧

6年 Golf R 更換 Motul 300V 與 DSG 滲油回顧


另一側就很正常:
6年 Golf R 更換 Motul 300V 與 DSG 滲油回顧



原廠的機油蓋,新車時周邊會有微量的油氣,我注意使用方法後,至今好幾年都沒再看到油氣:
6年 Golf R 更換 Motul 300V 與 DSG 滲油回顧


機油蓋拆下後,要正放,這樣可以避免機油流到 O ring 與蓋子的溝中,所以就不會再有油氣跑到外面來:
6年 Golf R 更換 Motul 300V 與 DSG 滲油回顧


首次加油我怕過量要抽麻煩,所以我先加入 5650cc, 之後把四個高壓點火線圈的接頭拆鬆,準備空發引擎讓油道內灌滿機油:
6年 Golf R 更換 Motul 300V 與 DSG 滲油回顧


這個方法我是參考引擎組裝後第一次發動,或是更換渦輪後,第一次發動的作法,因為管道內仍有空氣,所以輸送機油時間會比較長,都說引擎大部分的磨損為發動的一瞬間,主要就是機油輸送需要一些時間, EA888 3代的機油濾芯為上置式的,無法先到機油進去,所以第一次發動會有短暫的幾秒鐘聽到一個排出空氣的聲音,為了避免這幾秒鐘機油的油壓不足,所以我選擇用啟動馬達帶動引擎來排出空氣

幾年前我利用 VCDS 抓到低壓油壓 sensor 需要啟動馬達運轉9秒可以達到 低壓油壓 sensor 關閉的油壓(代表空氣被排出了)
6年 Golf R 更換 Motul 300V 與 DSG 滲油回顧


所以,這次我啟動馬達每次運轉4秒,之後休息幾分鐘,重複3 次,總共啟動馬達運轉12秒
(中間時間多,我還接了充電器補一下電)

之後把高壓點火線圈裝好,第一式發動果然沒有那個排空氣的聲音了....

之後把車開上台南省道把油開到穩定的工作溫度,結果發現以往應該會到100度(Revo 一階 D 檔應該為95度,但因為我用手排模式開車, 3000 rpm 才會升檔,所以油溫會略高一點到 100度),
現在竟然最高溫只到 97:

6年 Golf R 更換 Motul 300V 與 DSG 滲油回顧


一停紅綠燈就會下降到 94~95度:

6年 Golf R 更換 Motul 300V 與 DSG 滲油回顧

6年 Golf R 更換 Motul 300V 與 DSG 滲油回顧


這明顯與以往的紅線機油有大約3度的差異,我推測是 300V 5W40 HTHS 4.53 比紅線 Euro 5W30 機油的 3.7高出一截的關係,當然 Viscosity at 100°C 兩者分別為 13.1 vs 11.8,所以會略為耗油一點
( VW原廠5W30 HTHS 沒查到,但推測是 3.5, Viscosity at 100°C 為12.1)

最後, Motul 這種鐵罐很難把油倒光,因為出油管內部有個凸起的唇,用一字起子撬開,就可倒蠻乾淨的,3罐多倒出~40 cc:
6年 Golf R 更換 Motul 300V 與 DSG 滲油回顧

6年 Golf R 更換 Motul 300V 與 DSG 滲油回顧


6年 Golf R 更換 Motul 300V 與 DSG 滲油回顧

Motul 300V 不太會有沉澱的物質,簡單的搖一搖底部就非常乾淨,目前我用過最會有沉澱物的就是 Mobil 1 ESP 5W30, 都需要剩 1/3罐下還搖幾分鐘,非常的久,才能把底部的沉澱物混和均勻:

300V:
6年 Golf R 更換 Motul 300V 與 DSG 滲油回顧

Mobil 1 ESP 5W30:

6年 Golf R 更換 Motul 300V 與 DSG 滲油回顧

6年 Golf R 更換 Motul 300V 與 DSG 滲油回顧

6年 Golf R 更換 Motul 300V 與 DSG 滲油回顧
非常講究
AlfaBrera32 wrote:
最近物價上漲,原本使...(恕刪)




個人覺得這支比300v的散熱還好,很久以前也用過300v 5w30 ,因300v是賽事用油單價也偏高後來就都用平價市售用油。
naru wrote:
個人覺得這支比300v...(恕刪)





這個 HTHS 3.5 我就不想用了.... Viscosity at 100°C 12.0, 以前我用的 Red line Euro 5W30 分別是 3.7, 11.6;
也就是說油膜強度更強,而且引擎運轉阻力還比較小 300V 5W30 分別是 3.5, 11.1; 也比你說的這款油數據還好,只是可能不耐用,價格高...

300V 舊款 5W40 在 5W40 油的級距內,幾乎沒看過比它數據還好的,以前是貴,壽命短,但 2L 780元,對比現在漲價後的油,我是覺得值得考慮使用了

除了看基礎油,基本上我要用的油會把基本數據查完,目前的整理表如下:

這代的R儀錶是我最喜歡的,超好看!
(拍謝離題)😄
AlfaBrera32 wrote:
最近物價上漲,原本使...(恕刪)

不講反話
買福斯的好處
就是對車子會比別人更了解
麵包店 wrote:
不講反話買福斯的好處...(恕刪)

是啊!我其實買車一直不限制品牌,Ford, Alfa Romeo, Audi,VW, Mazda 這幾個品牌都買過

但直到現在,我覺得最合適我的品牌還是只有VW,我希望車的條件為:性能夠好,空間足夠一般小家庭日常代步,旅遊使用,車價相對低,養車便宜

Golf R 對我來說以上都滿足,最近 Toyota 終於有性能比較好的車了, GR Yaris, GR 86, supra,只是這幾台的空間很難做為一個小家庭旅遊使用,車子的數量還是比Golf 少太多,養車應該很難便宜,不然確實「可能」擁有Toyota 耐用的特色,只是這幾台上市年限還不夠長,是否真的像很多老Toyota 能用20幾年也難講,畢竟Toyota 也是這幾年才推出性能較高的車款

Supra 印象中是BMW 的引擎,改個商標就能像以往的 Toyota 耐用不太合理

VW 確實並非樣樣好,但在我的需求下,Golf R 真的是CP值最高的選擇
AlfaBrera32有考慮用用看liquimoly的機油添加劑ceratec嗎?

我的車是柴油雙渦輪,原廠設定用0w20的機油,跑了20幾萬倒也相安無事,只是擔心0w20的潤滑力不足,從21萬公里開始用liquimoly的0w20機油搭配同廠牌的ceratec機油精,用了一萬多公里,感覺還不錯

AlfaBrera32 wrote:
這個 HTHS 3....(恕刪)

K.J-Huang wrote:
AlfaBrera3...(恕刪)

因為我改引擎了,照我在網路上找到的一篇文獻,扭力從38kg,增加到45-46kg,從潤滑的理論來看,下壓力(活塞連桿壓曲軸軸承的力)變大,需要的油膜厚度要增加,依照比例來算,原廠設定HTHS 要大於3.5,改引擎後需要增加到4.3左右,W20的油基本上很難到這種數字,而且W30以下的油主要是引擎在3000rpm以下時能獲得1-2%的省油性,我是常態在2000-3000rpm,4000-5000rpm是要加速就常到的轉速,所以並不合適用W30以下的油,家裡目前2016 Mazda 3 8萬km, 2017 Golf R 5萬km,新車時5000km檢查不到機油消耗,現在兩部車大約會消耗300cc 的機油,我懷疑是使用機油濃度不足,我又幾乎用手排模式在開,拉轉也是家常便飯,可能真的開始磨損了,早年沒用濃度這麼低的油(W30)開15萬也沒有機油消耗的問題

近年的車正時鏈條容易拉長,聽說就是用稀機油來省油導致壽命縮短的

要省油用稀濃度,應該就不合適像我這樣常常油門到底拉轉加速

另外,活塞環張開緊迫汽缸壁的力 需要多強的油膜來避免磨耗?這點我沒有找到理論模型,但可以確定的是高溫高壓的燃氣會從活塞環缺口灌入,會迫使活塞環更緊貼汽缸壁,改引擎一階通常是加大渦輪增壓值,同時調整空燃比到最大動力的比例,適當的提前點火,這些也都會讓缸壓更高,除非原廠原本建議的用油保留夠大的空間,不然改過引擎的車,機油選用的要求應該要與原廠要求不同

即便是原廠都沒改,原廠的用油建議,是根據引擎多高的負荷?使用對少公里後,引磨耗到什麼程度視為標準去定出來的?也一直是個謎

如果常常讓引擎高負荷,然後要求20萬km內,不能有任何機油消耗,不知道原廠建議的機油做得到嗎?

如果做得到,為何原廠車下賽道使用原廠就不願意保固了呢?
因為柴油引擎的特性,很少油門到底,我想應該是這樣才有辦法用0w20跑20萬公里而沒有什麼消耗。

惟近期打算去寫一階程式,保養廠建議要改用5w30的機油保護性才夠,但苦於還有10瓶0w20的機油待用完,才另外添加ceratec這款號稱可降低磨損的油精…

AlfaBrera32 wrote:
因為我改引擎了,照我...(恕刪)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