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tcrew wrote:
我想樓主的意思並不是要HTC直接去幫供應商解決問題
而是該積極的插手參與協助
要說三星都是自己生產零件
那說說Apple好了
他們也不是存粹的等供應商把成熟的零件提供出來
才考慮把零件設計進產品裡吧

如果HTC以這種相對消極態度經營
那就繼續當二流的手機組裝廠好啦
變威盛第二也是遲早的事


這就是問題所在了,你怎知HTC沒有”積極的插手參與協助”?人家只說,在供應商確定沒問題時,才會導入量產,但若供應商遇到問題了,修改SPEC或是板子rework,這都是很常見的事,系統廠很早就會介入,不會等供應商完全完成了才介入,這樣量產的時間根本比不上對手。我工作的公司就是系統廠的供應商,我還沒見過那個有名的系統廠敢等你完全量產沒問題了,才來跟你要成品,都是要先給他們半成品導入設計,這樣產品推出才能快速。

justinyeh2520 wrote:
...
今天你的RD花了半年告訴老闆.這個東西不能用....我看整個部門應該都會不見吧...
...


這種事情並不少見,因為在台灣的RD身上都背了許多案子,一個不能用,還有其他的案子,而每個案子開發的時間都要數個月甚而半年一年,一開始不可能全部的案子都可以用,總是要進行到一定時程時才會知道能不能用,本公司都發生過產品都做出來了,才知道不能用這種例子,那個部門依然安在,反正公司夠大,一個案子不能用,還有數十數百個案子可以用,不差這一個。

matika wrote:
我想表達的重點是, 不管是solution廠商提的東西, 或是RD的創意, 其實在這個小島上
是不太被允許的, 台灣也只有少數公司有專利獎金這東西(RD提出專利並通過就可有$$)
所以大家就是小螺絲釘, 專心做好分內的事..


別的我不敢講,但就專利獎金這東西,我待過的公司都有,事實,就我所知,台灣內部有一定規模的電子公司都有專利獎金的制度,而我現在還一直在領前公司給我的專利獎金。甚而有些傳統企業,也是有專利獎金的制度。

你說的"少數",在我接觸過的公司中可是看不出來是少數。

super yuan wrote:
樓主這樣的觀點什麼叫沒待過業界才講得出來??!!
反而是在業界待太久腦袋已被只會cost down的老闆洗腦僵化的人才會質疑樓主提出的觀點吧!
蘋果導入新技術前也是跟合作廠商一起開發debug,
台積電也是做代工的,為何除了Intel/IBM外其他晶圓代工廠還超越不了它!?
除了自身的技術研發提升外,也會跟客戶一起debug如何設計可以提高產能與良率,
進而達到生產成本的降低,而不是把問題丟還給客戶自行解決後再來找它?!
看看曾經與台積電叱吒風雲的聯電吧......兩家公司根本就是教課書上的經典!

HTC為何不行??
主要還是看當下老闆對創新研發的觀點與觀念!
有人提到沒錢??!!怎麼會沒錢?去看一下這些上市櫃公司財報吧!
不管有無賺錢,每年是海撈了多少進董監事、大股東口袋,又有多錢是投入研發??
而台灣大多數老闆所謂投入研發幾乎都是以增加、擴增RD人員為主,
反而當RD提出新技術方向需要經費買設備與合作廠商...等研究,
好一點預算被砍得亂七八糟,倒楣一點沒預算還要被唸到臭頭!
這些新聞稿的研發經費大多只是RD人員薪資支出總額,真正用來買新設備開發新技術的比例不多!
HTC從投入研發自己的UI、併購國外設計公司與音效公司,這些已完成階段性的創新....
因為敵人也越來越強大,HTC應該要思考與合作廠商一起研發自己新的技術,而不是等待用現有的技術。


首先,台積電不是做代工的,它那是專工。否則,做ASIC的IC廠,不也是在做代工?
另外,HTC在導入新產品之前,也是會與供應商一起debug,不然Time to market不可能來得及。請對系統廠與供應商之間的關係多點了解。

還有,你對所謂的"晶圓代工"(其實是晶圓專工)產業真的不了解。產能與良率的提昇,這完全是台積電的事,與客戶無關,只是若良率太低,客戶會Question台積電,但不會幫它解決。台積電也不會與客戶一起debug如何設計可以提昇良率,因為這是台積電的機密,不可能share給客戶。

至於聯電與台積電,這的確是教科書上的經典,但你卻解讀錯誤,這兩者的差距擴大,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釋,這與聯字輩的公司有關係,與IBM有關係,與宣明智有關係,但絕不是你所說的這個原因。

最後,HTC與合作廠商不是沒有研發自己的新技術,之前One系列的照相部分就算是創新,但你有多大才能做多少的事,不然供應商憑什麼理你?

RV180EFI wrote:
本日最中肯!!!!!!!!!
我想樓主想表達的應該也是這樣

真的有在做系統的,誰是真的自己從頭兜到尾?
還不是叫main chip廠生塊公板出來
連code都包,然後板子洗回來打好件
code給他燒進去,debug幾個禮拜,不會動就叫FAE來蹲
這就是現在的RD幹的工作
一堆人沒頭沒腦在那邊護航
看了就覺得好笑


本公司就有客戶真的是只用自己的板子,這點最麻煩,因為公板我們還可以保證品質,但上到他們板子出問題了還是找我們去debug,若說要改板子,他們還會說,用xx公司的就不會,用你們公司的就會出問題,這個帽子一戴下來,我們還是只好乖乖的去debug。

這樣的公司多不多? 老實講,從本公司的FAE一年中有半年都在國外來看,真的還不少。

killbytime wrote:
有點不明白, 難道HTC目前的產品皆是外包給廠商
然後在掛HTC的品牌去賣?
請問HTC的核心價值在哪??
不怕這些核心組件廠商被收購或者轉賣給其它間公司?


HTC是有工廠的,所以並沒有外包給廠商做。

不過HTC的零組件幾乎都是外來的,如面板、IC、DRAM等。

J1977 wrote:
我想樓主應該換個方式說
2011年htc暴賺的時候把這錢拿去研發,拿去專利佈局了嗎
沒有!
而是花90億台幣買beats,87億台幣買S3,14億台幣買Saffron
策略盡是守成而不想進攻
對於未來十年廿年的手機市場完全沒有"夢"


併購就是一種進攻,別忘了,現在世界上唯一能與韓廠抗衡的DRAM廠-美光,一路上就是靠併購壯大才能佔一席之地的。

還有,你怎知htc沒有拿去研發,沒有拿去專利佈局? 2011才做專利佈局的話,要至少3~5年才看到得結局,等到2014年之後若htc的專利還是如此薄弱,才能說2011沒做佈局。

研發也是一樣,若2011完全沒研發,怎能在2012第二季推出One系列? 難道是2012一月時,王董突然蒙主啟發,瞬間想到了One系列,才加緊趕工做出來?

至於HTC的夢,根據它的座右銘,quietly brilliant,一般人是很難知道的。但不代表沒有。

ShangLai wrote:
別的我不敢講,但就專利獎金這東西,我待過的公司都有,事實,就我所知,台灣內部有一定規模的電子公司都有專利獎金的制度,而我現在還一直在領前公司給我的專利獎金。甚而有些傳統企業,也是有專利獎金的制度。

你說的"少數",在我接觸過的公司中可是看不出來是少數。


問題是結果呢?

事實就是專利排名20內的只有鍋董公司....
matika wrote :

ShangLai wrote:
別的我不敢講,但就專利獎金這東西,我待過的公司都有,事實,就我所知,台灣內部有一定規模的電子公司都有專利獎金的制度,而我現在還一直在領前公司給我的專利獎金。甚而有些傳統企業,也是有專利獎金的制度。

你說的"少數",在我接觸過的公司中可是看不出來是少數。

問題是結果呢?

事實就是專利排名20內的只有鍋董公司.......(恕刪)

台灣研發只重專利"數"

不是很早就有人批評了

天南地北雙飛客 wrote:
台灣研發只重專利"數"

不是很早就有人批評了


悲哀的是很多公司連專利數都沒啊....更可憐!

那榜上有名的IBM. 三爽也是追求虛幻的專利數?

自己不爭氣, 還要靠別人怎麼救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