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目前上市的PDA,好像大部分都是Intel、TI或是SAMSUNG的CPU,除了CPU外,PDA的架構還有些什麼啊?是否跟PC一般,有著CPU、南北橋、獨立顯卡的架構?有人跟我一樣好奇結構圖這個東西的嗎?
memory <-> north <--> CPU
---------------------- PCI/pcie
south <--> IO
PDA
ARM <-> memory
----------------- AMBA (arm bus)
週邊
arm 只是一般 micro_controller 就是 32bit 類似 8051 控制ic , 包含一些 i/o , dma .賣 ip 就是賣這棵 但是 clock 多在 60~ 70mhz 控制用. 真的使用在手機上的是 strongARM 可到 200mhz ..但是好像只到 260mhz. 後來 Intel Xscale 到 400~500mhz , 至於 ti omap 是 arm + dsp 雙核心方式 就是 arm 負責 io ..不過都算是 arm base 好像有分 arm7 ARM9 , 各位使用 dvdrw chip 內的ic 就是 arm + dsp ( 應該說某些公司使用這方案) . 至於獨立顯示chip 就是後來才有的
對拉大陸有出手機維修的書你若真有興趣 可以買來看 . 或直接download xscale CPU datasheet .
其實 intel xscale pxa271 是多數 pda 使用cpu , 我看datasheet 還說有 USB OTG (HOST) 但是 好像 還須要外接電路 support . 因為usb otg 需要charge pump 電路提供電壓 .
也就是 System On Chip, 換言之就是 chip 裡同包含了 CPU core, 也同時包含了 peripherals
就像是一張簡單的 Main board 放進一棵 chip 裡
PDA 在用的 processor 主流的大概有
FreeScale, Intel(PXA product line 已經賣給Marvell) , TI, Samsung, QualComm 等等
因為 MSFT 的 WM 只 support ARM based 的
所以以前 MIPS base 曾風光一時就不負存在了
不過 CPU core 因為大都都是跟 ARM license, 而且因為已經是變成很 common 的 component, 所以用那一種 ARM core 很多時後已經是成本考量, 更重要的確是 peripheral 的 flexible, 再加上 phone 已經是必要的, 有 embedded phone base band 的 chip 也很吃香 (像是 TI OMAP)
不過因為 TI 的 3G (WCDMA) 一直變不出來, QCOM 的就趁勢而起, 但很不幸的 QCOM 也沒找對人操刀 BSP and review design, 所以也是 2266 的.
結果大概又會一陣戰國時期, 百家爭鳴吧.
反到是讓一些 做 pure 2/3G chipset 的 vendor (EMP, Infineon, Siemense and etc) 又有機會喘口氣.
所以呢 除了 CPU, Phone baseband/RF, 其它就是一些沒法 or 還沒 embedded 到 CPU 的 component
像是 Buffer, SDRAM, Flash Power regulator, connectors 等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