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在某大陸代工大廠,專門外銷日本做出來的新產品雙輸入..輸入高達4.6A..雙輸出高達6A小弟利用BCD放電測試2A高達10666mAh容量10666/17000=62.7%轉換率..用2各足2.1充電器.只花7小時就充飽這顆電源只花1500台幣太超值了...
要酸人家也把國中物理念好...單位錯誤--147W 想表達的是很耗電還是很省電啊!那麼你家的省電燈管27WX2支用7小時來算套入天才算式27W*2PCS*110V*7H=20790W 天才單位嘛!------一點都不划算!!--那這省電燈管不就被你嫌到死
可以請問一下為何還要再乘110嗎?jerry_tai2001 wrote:要酸人家也把國中物理念好...單位錯誤--147W 想表達的是很耗電還是很省電啊!那麼你家的省電燈管27WX2支用7小時來算套入天才算式27W*2PCS*110V*7H=20790W 天才單位嘛!------一點都不划算!!--那這省電燈管不就被你嫌到死
大大你這樣的算法,全部電源都不好。行動電源是恆流輸入,不可能都在最高端充電速度。目前沒一台足1萬7可充這速度,價格1500還聚合物。轉換整機2a還62%以上,那比她爛價格又高不都是貴。小米輸入2A就算用2A充電一樣還是要7小時以上。價格應該是看全部,不是單方面這位大大。W單位有問題...給你去對岸買套件..來組裝電池成本來台灣也要750以上。這點這個pcb+殼給你750元你還是找不到。這價格整機買起來貴差不多200-300元是合理。單pcb一定要看上200以上
首先, 輸出電壓不同下不能單純比較mAh, 容量要看Wh (Voltage x Current在一小時的總和)其次, 你用2A測放電時, 輸出電壓的壓降是不是有點大?才4.1V左右耶, 線材壓降太大會影響VxI的數值, 這樣測出來的Wh不準確.因此, 效率62%是算錯了.如果輸出5V 2A時效率62%, 那浪費掉的功率就是6.12W, 發熱肯定大到不行.相對Coolook約87%, 小米行動電源等超過九成的效率, 用起根本沒優勢.搞定測量端壓降問題, 再測一次吧.3.7V/17Ah鋰電池的容量大約是62.9Wh (鋰電標示的V跟Ah都是平均值, 直接乘起來就對)如果你用2A放電時輸出端電壓能保持在5V, 那算起來是5V x 10.6Ah =53.3Wh效率=53.3Wh/62.9Wh x 100% = 84.7%這樣明顯比較靠譜.
ghosthk wrote:首先, 輸出電壓不同...(恕刪) 大大有疑問不懂想請教,壓降問題。1a放電壓都會比較高,2a會壓降要如何處理?線換22agw 還是換成18agw?Bcd測試器。usb線太細嗎。還是散熱片太小知道原因了 bcd線太細造成壓降壓降問題處理好了。充保在放一次謝謝大大幫忙
abc472450 wrote:大大有疑問不懂想請教...(恕刪) 沒用過BCD, 請問能否自己檢測一下, BCD的電壓檢測端在2A時是否只有4.1V.如果確認過沒問題, 那1A的話電壓大約是多少?如果1A有4.8V或以上, 那是電路負荷不了2A的輸出, 而且沒過載保護, 這很危險耶.(幸好證實壓降不在行動電源的輸出一方, 否則就慘了)-----------------------------BCD的設計大概是電壓和電流分開接的吧?電流一端要用粗線, 而且絕對要跟電源檢測一端分開, 哪怕只有10cm都要分.低電壓大電流下0.1歐的電阻都很明顯啊.想想看, 測試2A電流, 0.1歐都能造成0.2V的壓降. 5V->4.8V, 已經足夠讓一堆設備, 如Coolook行動電源, LG G2等判定為輸出不足而減少充電電流了.現在的設備都很聰明, 不會盲目向USB拉1A以上, 只有壓降跌幅夠低, 才會逐步把充電電流往上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