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法拉利搭建的大帳篷內,發現採用的是純白色的設計,和小編印象中火熱的大紅色有著極大的對比,大型的液晶電視牆上秀出 FF 的大型字樣。

會場的後方法拉利也準備有歷代法拉利車款與內裝使用的皮革顏色,對於發拉利車型有研究的朋友,在這邊一定會有如數家珍的感覺。

法拉利 FF 新車上市發表會正式開始,在看完一段 FF 新車介紹的影片後,接著當然就是本尊要粉墨登場,由法拉利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Edwin Fenech(左)與臺灣蒙地拿總經理 Fabrice de Murat(右)共同駕駛最新的 FF 新車終於正式在媒體面前亮相,小編也特地錄了一段影片給各位網友欣賞,但小編的手有點晃還請各位見諒啊!

簡單的開場儀式後,首先先由臺灣蒙地拿總經理 Fabrice de Murat 先來跟媒體朋友說說話,介紹這款 FF 新車。

接著由法拉利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Edwin Fenech,說明今年法拉利在大中華區與台灣地區的銷售表現成績,雖然小編覺得這兩位大家長的演說算是相當精簡,但小編還是想去體驗這款 FF 的新車啊!


本以為兩位長官致詞完後,就可以開放媒體進行新車體驗,不過還有一位技術工程師上台為我們介紹這款首款 4 座 4 驅 FF 新車搭載的最新技術,但在聽完一系列的技術後,也更讓在場的媒體朋友對於這款 FF 有更加認識。

終於到了媒體自由賞車的時間,因為小編並非專業的汽車編輯,所以下方僅就原廠提供的規格進行介紹,各位喜愛這款 FF 的朋友,可以等待咱們小惡魔汽車編輯的試駕報導。


FF 新車的車身採用新鋁合金材料打造而成,能減輕整車的重量,就官方提供的數據車身重量僅 1790 Kg。

水箱護罩和保險桿進氣壩由於車型設計的關係為一體式的設計,上方當然有代表法拉利的野馬標誌。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看車頭,FF 新車的車身也經過技術團隊細心調整過,流線的線條中隱藏著高科技的空氣力學。

車燈採用 L 型長型設計。

接著小編商請現場工作人員開啟引擎蓋讓小編拍拍照,不然價格不斐的跑車小編可不敢隨便亂動啊!


FF 是法拉利首款配置七速 F1 雙離合變速箱的 GDI V12 引擎,由靜止加速到 100 公里/小時僅需要 3.7 秒,每百公里耗油量為 15.4 公升,二氧化碳每公里排放量則為 360 克,比起之前的 V12 引擎減少 25%。

接著小編也遵照咱們阿基拉大大的指導,一定要錄一段這款 FF 新車的引擎聲讓大家聽聽,不過因為現場的環境音有點吵雜,還請各位網友們多多包涵!而為我們轉動引擎的則是臺灣蒙地拿總經理 Fabrice de Murat 先生。
接著來看看 FF 的車身側邊,當然也是有減少風阻的車身線條,在法拉利的 Logo 標誌旁邊則有葉子板散熱鰭孔配置。

車門把手則是隱藏式的設計,搭配圓弧飾板設計。

雙後視鏡的外型設計到是沒有甚麼特別的地方,似乎也找不到 LED 的配置。


前輪採用 245/35 ZR 20 8.5 J X 20 吋輪胎,後輪則為 295/35 ZR 20 10.5 J X 20 吋輪胎的配置。

煞車部分採用第三代 Brembo 碳陶瓷制動系統。

接著來看看車尾部分,同樣印有法拉利 Logo 標誌,搭配四個排氣管看起來也是霸氣十足。

FF 的後行李箱則為 450 公升的設計,如果將後排座位摺疊起來後就可以達到 800 公升的大容量。

後車燈是採用圓形設計,旁邊有後輪煞車的散熱鰭板設計。

內裝方面先來看看座椅部分,除了現場展示的橘紅色邊條外,還有專為 FF 設計的六種專用外飾顏色,座椅的材質則是經過柔軟處理的 Frau 苯胺皮革可供車主選擇。

主駕駛座的部分很有賽車內裝的感覺。

光看方向盤上大大小小的按鍵配置,就可以看得出法拉利還是有添加跑車的靈魂在裡面。

FF 車內的冷氣孔均為圓形孔的設計,駕駛座旁邊還有後視鏡調整按鍵與燈光調整按鍵。

儀錶板則為中央單環指針轉速與檔位資訊,右方則是液晶顯示時速表與時間資訊,左方則是汽車綜合液晶顯示,小編覺得左右兩邊儀表板的外框很有家的感覺,也滿符合這部 FF 要帶給消費者的感覺。

中控台除了有三環冷氣孔的配置外,還有液晶螢及各式按鍵配置。


副駕駛座也是相當寬敞的空間設計,皮革飾板上印有 FF 的字樣。

在副駕駛座還設計有行車資訊的液晶螢幕,這個螢幕小編是認為在台灣很需要的設計,隨時要掌握是否有超速的狀況發生。

後座也有搭載兩個雙環冷氣孔,可進行上下左右方向的調整。

由於這款 FF 是專為家庭用戶車主設計的車款,所以在後座的部分也搭載了液晶螢幕的設計。

最後就用這款法拉利 FF 的新車開車頭燈的照片,也一起公佈這款新車在台灣的建議售價,感謝各位的賞文!

FF基本車價新台幣:NT $16,800,000


(記得不久前的加州的開箱文也是紅色縫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