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神戶鋼材強度造假的新聞,許多論點在討論安不安全,可是都沒有人認為,真正的重點應該是「產品不實」嗎?受影響的車型,普遍都是較高階的品牌或型號,代表這些車主花了更多錢,理應擁有更高的安全係數(高鋼材比例更高),結果本來應該用到如1500mpa的高鋼材,實際上可能卻只達一般的鋼材強度。雖不影響安全性,但這不就是產品不實嗎? 車主應該集體向車商要求檢驗,甚至提供賠償服務,而不是接受車廠「不影響安全」的卸責說法吧!!如果手機宣稱有6GB RAM,結果實際上只有4GB,廠商說不影響使用功能,你能接受嗎?
pocahaha wrote:台灣有些人 ,看到日本進口就高潮,看到日本人的大便也覺得是香的...(恕刪) 我相信就算鋼材造假,車體強度還是完勝國產車不是說國人媚外而是國產車自己不增爭氣都國內生產了還賣那什麼安全配備跟價格納智捷還算有誠意的
上周末神戶鋼鐵坦承他們的鐵礦粉的數造假,該項原料主要用於汽車的零件製造,例如車用的齒輪,另外引擎和轉向系統的機件。而本周三神戶鋼鐵再次承認他們對於銅和鋁產品強度和耐用性數據同樣也有造假,這些原料主要用於汽車相關運輸業和國防工業,而且過去10年內一直都有造假情事。重點是 鐵礦粉 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