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更新(VICO-M4開箱) 安霸A7LA55 + OV4689 效果說明參考---Part2 功能簡說★☆★

今年真的車市大好,連帶兩位家人預計近月購入新車,請我幫忙Survey目前較佳的行車記錄器
索性借來開箱試用,代價是協助[神人級]藏線安裝
上周五與之前團購時認識的代理商業務聯繫了一下,順道打聽最近有無新機推出,恰巧M4本周開賣,立馬訂了一台!

直接進入主題!
先打一下預防針,在下一直以來的開箱文都不是走Beautiful派系,所以不會有美美的照片,簡單實用為主!


1.) 今天的主角 >> VICO M4
右上角為M4的兩項絕技 UHDR + XHD
UHDR後續會有圖影說明


規格表(點圖可放大)



2.) 這次M4的包裝一改以往香菸盒外型,改走小巧精緻,刻意放了一枚10元硬幣顯示大概尺寸參考


3.) 外包裝背面,有多國語言的簡易規格說明


4.) 打開後映入眼簾的僅有M4主機身影


5.) 將M4主機拿開後,底部也是[簡易配件]
究竟多簡易?.............只有
A.) 改良版車充
B.) 吸盤腳架
C.) 保卡及安裝說明冊
就醬..... 似乎以精簡配件換得更低的定價策略


6.) M4代表Color = Yellow
果然"夠黃才威"
原因後續說明


7.) 主機一側使用的是MicroSD(X)C,比以往的MicroSDHC又提高了一階,支援更快更大容量的新世代記憶卡


8.) 另一側由上至下依序是
Mini USB電源
Mini-HDMI
GPS 接孔


9.) 背面則是螢幕及操作按鍵,這次按鍵的回饋力道,軟硬終於比較適中了!


10.) 記錄器的重要補給來源 >> 車充
車充與M1及M3相同,都是根據之前DS系列問題改良後的新產物
捨棄[金屬彈片],取而代之的是彈力更軟Q的金屬接觸耳
但...美中不足的是...此改良版本仍無法更換保險司,喜愛DIY的使用者,更改電系設備時,務必小心謹慎!
一不小心短路,車充是沒得救的
提醒: M系列車充與過去DS及TF系列腳位不同,無法共用!


11.) 記錄器最佳"損"友>>吸盤支架
為啥是損友? 因為使用此支架,有先天限制(隔熱紙issue)及後遺症(大體積擋視線)


12.) 合體示意圖
看..除了體積變大外,連脖子........漬漬漬都變長,怎能不晃?


13.) 還是搬出我最愛的法寶
左邊 短腳架+快拆支架=絕配


14.) 合體後是不是有種Big Bee大黃蜂驕傲的Feel?


15.) 合體側面示意圖
脖子是不是短多了? 短就不容易晃,不晃畫面就挺好Der!
提醒: 上述短支架與快拆支架,屬於M4選配,至於如何把選配變成標配,端看各位[買家功力]


16.) 差點忘了這小豆干 - GPS(選配)
這豆干除了底部有3M膠之外,本身有磁鐵,可吸附金屬!


開箱圖片先介紹到這邊,晚了!

在奉上影片之前,需前情提要一下
在下去年已將隔熱紙換成黑嬤嬤的3M-M40,還記得M40有多黑嗎?
請參考-->傳送門

就是這麼黑


在這樣的環境下,夜間記錄器能拍出好效果的真的沒幾台了

記錄器畫質相關設定--->皆 預設值

影片參考--->夜間市區1
請點選1080P觀看已獲得較佳畫質



重點截圖 - UHDR效果 [有效抑制HID照射車牌的過曝現象]


-------------------莫名分隔線--------------------

影片參考--->夜間市區2
請點選1080P觀看已獲得較佳畫質



重點截圖 - 除了上述UHDR技術取得的車牌效果,連這種深底白字帶點髒汙的車牌,肉眼都不太容易第一時間識別,UHDR仍有不錯的效果!
另外對於招牌強光或暗處的[高低光反差]處理,可反應在其他夜間道路招牌路標


-------------------莫名分隔線--------------------

Part 1先寫到這
請原諒在下沒有在[功能]方面做太多說明,因為...........晚了! 明天還得開會...

Part 2是否會有精彩的PK對決,主角又是誰PK誰,先賣個關子!


===============140720 Update Part2---功能介紹===============

本來Part 2應該直接進入PK壓軸的!
但不少人私下詢問功能方面問題,所以在PK前再多安插一篇功能介紹

1.) 功能設定畫面
一如Vico前幾代作品,UI始終大同小異


2.) 從第一個圖示(Video)進去,就只有解析度與曝光值設定兩項
解析度如下六種
2560 x 1080 @ 30張/秒(21:9 Movie Mode)
2304 x 1296 @ 30張/秒 (Extreme HD 1296p)
HDR 1920 x 1080 @ 30張/秒 (1080p HDR @ 30fps)
1920 x 1080 @ 30張/秒
1280 x 720 @ 60張/秒
1280 x 720 @ 30張/秒
曝光值通常預設0即可,可依常行駛環境自行調整參數!


3.) 上排中間圖示(Function)功能內容如下圖


4.) 功能裡的第二頁---智慧警示系統
這裡面有著許多記錄器輔助加值功能


5.) 究竟是Smart? 還是傻多? ..........嗯!


6.) 避免開車有太多"干擾源",我只開對我最重要的一項---定點測速照相警示
因為記錄器無內建地圖,僅能以座標來提醒照相機位置,因此..就無法區分南下北上了!
但...Vico的測速警示,會標示離相機距離以及現在時速,只是..如果能用"說的"就更[安全]了
避免轉移視線


7.) 車道偏離警示 以及 前車碰撞警示,都可依據"時速"設定啟動



8.) 而"超速提醒設定",最高可設定到130km,但...請依限速駕駛
快樂出門,安心回家


9.) 回到功能頁面-Display
第一頁是基本的四項功能


10.) 第二頁則是少數人希望的兩項重要功能,尤其是裝在後側使用時
---影像翻轉
---影像左右鏡射


11.) Audio & Playback 因無添加新功能,偷懶跳過,直接到最後一項(System)
第一頁
提醒...電視系統,位於台灣地區使用請設定60赫茲


12.) System - 第二頁
第一次使用,或是換新記憶卡,建議先格式化一次,日後約每1~2個月格式化一次,可減少記憶卡出錯機率


Part2 - 功能介紹,就偷懶到這邊了,有關GPS相關,再找時間補圖!



hortin wrote:
今年真的車市大好,連...(恕刪)


兩邊的看板、前方的車牌表現得很不錯
沒有過曝或者因為強光而造成車牌看不到的狀況


效果是不錯
但是要用HDR
就只能用在1080P上面
這台機器強調的1296P反而就無法用了
反正就是要你2選1
要HDR就放棄高畫質
要高畫質就放棄HDR
為何不能做在一起呢?

但是看起來
又是廠商要放在下一代晶片上面才會有了
果然是個爛地方

08594088 wrote:
效果是不錯但是要用H...(恕刪)

如果要2K + HDR,別說記錄器
目前各大晶片商跟感光元件商的確有計畫,但時間點都不是[現在],甚至明年Q1有沒有機會,都還是變數!
所以,要底層的產品整合製造商馬上端出來,更是難上加難!

需求急迫性跟產品進步速度,兩者往往很難有好的[甜蜜點]

其實兩年前,很不看好WDR用在車用
但2K 跟 1080P UHDR用過後,其實UHDR發揮的[有感次數]會來的比2K幫助多一些
OV4689在過去AR0331產生的缺點進步了不少!

anyway
有空再補文

hortin wrote:
Part 2是否會有精彩的PK對決,主角又是誰PK誰,先賣個關子!...(恕刪)


期待PK主角是LS460或LS360
等著看囉

hortin wrote:
如果要2K + HD...(恕刪)


這點想也知道
一定會放在下一代的晶片上才會出來
廠商也不是笨蛋
全都丟出來
他後面要怎麼玩

但是奇怪的是...
這台賣的還比M3便宜1000
只因為裡面配件有短少嗎!
果然是個爛地方

hortin wrote:
今年真的車市大好,連...(恕刪)

比較好奇為何不把GPS整合在機身內...
08594088 wrote:
這點想也知道一定會放...(恕刪)

並不是因為現在放出來後面沒得玩
也不會放在下一代
因為現在想放,也沒得放
最快也要在等兩個世代後
現在技術仍須突破
不是想像中,現有零組件兜一兜就能用,匹配問題及各零件所需條件對應產生結果都不同!

定價便宜的確是配件不同!
M4比較精簡!

nilkkk wrote:
比較好奇為何不把GP...(恕刪)


什麼都整進去,結果就是售價提高
但買家想要的是,什麼都整進去,但"售價不能提高"
魚跟熊掌,"暫時"只能挑一邊,往往結果都是挑"預測人多的那邊"

比較必須根據"全面"性,不能單只看某些層面
各家廠商,關鍵核心零組件Solution不同 ->料件供應商不同-> 成本不同 -> 畫質不同!
先天條件就不對等了,單比價格該怎麼比才客觀?
其實不簡單!


hortin wrote:
並不是因為現在放出來...(恕刪)


下一代晶片會不會出來
到時候就知道

至於價格
兩台機器只差在這兩個配件
3M 黏貼式短支架
Marcus快拆支架
這樣就要差1000
不知道到底貴在哪裡?
我寧可不要這兩樣
價格是否可以折1000塊呢?

且兩台規格來看
M4的畫素有4百萬(M3 3百萬)
且光圈還有F2.0(M3 F2.2)
這兩樣都比M3還好
價格卻還比較便宜
早知道會出這台的話
就不會買M3了
還可以省下1000元
果然是個爛地方
08594088 wrote:
下一代晶片會不會出來...(恕刪)

其實直接看現在手機旗艦機種,4K /2K錄影也是不能開啟HDR功能的!
手機用的Chip會比記錄器使用的等級來的快
SO...

所以.......電子產品的Roadmap,[末端使用者]有可能"早知道"嗎?
也許後續出的產品,最好都要比前面出的貴,才不會讓"前面"買的人忿忿不平?
這...似乎沒有最好的答案

電子產品的規格跟價格,永遠都追不到"對"的時間,別想太多了

記錄器買了夠用有符合需求就好,不需像其他電腦或手機產品,追規格及價格! 畢竟只是"保險的輔助工具"
開箱是給還沒買,但有此需求想了解當下市售產品使用心得分享!

不然就像我現在腳邊那箱,一年多的時間,買了20幾台各家不同(含對岸)的記錄器,只為了追畫質 XD
現在覺得當時有點熱血+衝動,因為..畫質這東西,就類似顯示卡推出版本跟分數差異 --> 跑山豬馬克分數有差,但使用起來的順暢度不見得有"明顯"的躍進,必須[長時間]回頭看,才會[有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