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x wrote:路過就換,所以一天換好幾次嗎?不到100公里就要換一次電池,明顯續行不足,再多換電站也是要自己換電池GGR把換電池這個動作寫成APP讓你玩其實根本就不好玩啊恕刪) 一個GO車主告訴你:到處尋找換電站就像是在解遊戲中的任務般!而且還會揪團找GO友們一起踩點!雖然我知道你永遠也不瞭解這其中的樂趣不過睿能建設擴充換電站的速度實在太快了!每兩個星期五就新增站點^_^而且在換電時跟車友偶遇時都會向對方會心的微笑著!我相信你也不會懂得
魯拉拉拉 wrote:我也在看大陸的電動計...(恕刪) 所以你應該去買一台來體驗看看,就知道過度放電很難發生,首先是睿能的電池控管,當你用到沒電時,事實上還有電,就像油車快樂錶一樣。其次是低量限速。所以大家幾乎不可能在快沒電時再去換電。既然電池屬於睿能的,要控管的方法當然很多。你如果有睿能的智慧,一定也能想出方法。而不是傻傻以為GGR的電池那麼容易被過放。
寶來旺 wrote:+1我覺得這個是重...(恕刪) 所以目前GGR車主都差不多1天換一次電嗎? (我是要天天充電,如果是騎GGR我算一下大約1~2天就要換一次電,假日不騎機車,所以平均下來1週就要3次)如果自家充電許可的話,不考慮2天充一次的機車嗎? 還是真的習慣2~3天去提一次電池?不過家中真的只有一台機車的話,目前還是油車125最好用~ 騎電動機車的都有被限制感,比較適合家庭有多種交通工具的人使用~
Tang543 wrote:沖量目前看來有兩種,一種是換電式(用方便來吸引人),一種就是價格(用更便宜的車,比腳踏車車還便宜,來吸引人)政府現在是看誰的量多,誰就可以拿到更多設施補助,所以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因為終點都一樣!...(恕刪) 同意您的觀點, 但目前看來, 只有換電式的有量, 因為市場上還沒有便宜的電動機車(我是指需掛牌的)而這個換電式的系統卻佔了幾乎百分之百的市佔(採換電模式的), 8成以上的市佔(電動機車市場)人家努力得到政府的青睞, 結果卻被一個市佔不到5%的廠商嗆聲, 導致政策停擺, 這才是奇怪的地方!
Tang543 wrote:所以目前GGR車...(恕刪) 換電很簡單,也不用掏錢找零,也不用等幾小時充電,比找廁所、找停車位方便多了。為什麼GGR大賣,因為方便、方便、很方便。隨時保持滿電沒有額外付費,愛什麼時候換就換,所以用老一套的充電式思維套在換電上完全不通。
tjptw wrote:所以你應該去買一台...(恕刪) 其實買一台也看不見你說的,如果我沒有去拉功率計,我跟本也不知道用了多少電,沒有內阻計也測不出電池剩多少容量,一般車主只能看到電剩幾格或幾%,這種後台資訊只有GGR自己知道! 公司賺錢財報亮麗就會吸引更多資金投入,如果一直增資確沒有盈餘,大約第三次增資就會困難了,大股東就會想脫手的,目前還是家新公司,投資就是要沖...但是消費就要慢...這是我的原則。
Tang543 wrote:所以目前GGR車主...(恕刪) 就我自己的經驗:現在我每天都固定要充一次電,問題是我的使用航程僅有3+3公里因為現有的電池可能(3+3)+(3+1)公里就沒了,我會被困在半路而這是一輛已經騎了2萬公里電棉羊的現況,想當年可是有30km的呢~(新推出的換電方案我是有考慮過,但還有一些車況考量問題啦...)
Tang543 wrote:騎電動機車的都有被限制感,比較適合家庭有多種交通工具的人使用~...(恕刪) 我自己是騎免掛牌的電動車, 早在幾年前就放棄騎乘油車更換後的確有您說的, 很深的限制感, 因為只要想到遠一點的地方就變成只能開車但我喜愛電車, 因此當我目前這台壽命結束後, 我應該就會換成速睿能的因為不管在速度上, 能源供應上, 更接近油車, 除了比較偏遠山區或東部外, 西部沿線應該沒有充電車所帶來的限制感希望等我要換車時, 中油的1000座+睿能自行建置的, 可以讓我毫無顧忌地橫行全台!
靈長類 wrote:同意您的觀點, 但...(恕刪) 是啊,充電式機車賣最多的中華沒出聲,反而銷量老二跳出來,去年GGR2推出,中華也順著這個思維提出車電分離,電池租賃,打出11xxx綠牌車(比不過GGR2白牌388XX,當然要比價錢了),今年更誇張舊車(中華2010就有車款)折扣後剩7800,01廣告打那麼凶應該不會看不到吧!! 官網有說最近銷售量成長2倍多了(一台2010年設計的車),所以,這個市場就是「便利沖量,價錢沖量」,不然你想怎麼推動市場呢?(只有GGR嗎?別說笑了!!)
tjptw wrote:換電很簡單,也不用...(恕刪) 換電是基於充電不便的創新思考,同樣的充電也可以加入換電這個新思維,只要車商可以賺錢,車主可以省錢又便利,沒什麼是絕對的!! 目前是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山頂是同一個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