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車產業網」新網址及2016年銷量統計


kuojimmy123 wrote:
哈哈
那我在大賣場看到掛牌的gogoro也一定是哪位佛心來的車主
買來掛牌後擺在賣場供睿能銷售的對吧^^

需要我特地去拍照給你看嗎?


你知道睿能有提供試乘車嗎?

試乘車有在販賣?

在大賣場靜態展示是能讓消費者了解電動車的優點嗎?

你眼晴看到的,有再去問現場的門市人員嗎?別自己憑空想像.

七七三 wrote:
這網站只'公布補助...(恕刪)

的確,掛牌數、各縣市環保局補助、經濟部工業局補助,三者數據和時間可能會有些出入。
通常領牌後半個月左右環保局補助就會下來,經濟部工業局則需一個月左右。
掛牌數一定是最先最多的,補助則各有條件,不一定每輛都有。

RR wrote:
除非你拿載具營業創...(恕刪)

對不起 即便在睿能的論壇 不管誰試算 好像沒有一份資料說gogoro比油車更省錢
一件既定的事實變成亂找理由 哈哈 真是太厲害了

政府看到希望願意投資 跟 政府看到熟人願意投資 大家心中都有一把尺

在我看來錢補助投資給睿能跟補助其他電動機車廠一樣 丟是把錢丟到水里了

睿能創出這個模式運行在機車密度最高 人口密度很高 人均收入也算高的台灣 或許可能會成功
但是要拿到外銷去賺別人的錢

看看gogoro前進德國 馬上換模式.打臉這些說換電站很傑出很優秀的網友XDDD
爾且還不知道這是睿能低價去搶市場能見度還是人家高價去買來用

RR wrote:
然後底盤挖個洞減損車體剛性...洞不想挖太大就是須為此犧牲電池尺寸...
你想做到電池直上直下全自動,那就必須對車輛停放位置乃至水平都得有相當程度要求。
結果只會搞出一個對使用者很不便的東西...閣下隨口胡謅之前難道不能先想想可行性,什麼東西張嘴就來真的好嗎?
(恕刪)

底盤挖洞就減少車體剛性 真是太恐怖了 建議記得選一台沒有任何洞出現在底盤的車
現行機械手臂的性能真的建議你去多看展 要不然我真不知道怎麼跟科技技術觀念老舊的人去談可行性這種東西
RR wrote:
擺爛電機車廠吃掉一堆稅金補助不用還的時候你哪去了?挖鼻孔
反而對GOGORO自己燒錢搞出有希望達成規模經濟的東西才獲得投資卻是很有意見啊...ˊ_>ˋ
...(恕刪)

我的立場一直是反對拿稅金去直接補助車廠去投資車廠 卻又不要求車廠對於公共環境去改善的
自己燒錢達出有希望到規模經濟? 對~如果一直是自己燒錢我一點意見都沒有 但很可惜不是耶
國發基金真是凱阿 外商燒錢燒不夠幫忙丟錢進去燒 燒一個專賺台灣錢的機車
真應該叫特斯拉沒錢也來跟國發申請一下 一輛機車就十億了一輛跑車還不拿個幾百億
我完全看不起市面上這些廠商領補助卻沒有去建設公共環境 尤其是還專門在拿錢建立自己封閉系統的

RR wrote:
怎麼又來了...動不動就伸手要錢...
貴公司先自己燒個十億證明下決心與市場前景再來商量政府投資如何?
前面才說關心自己納稅錢跑哪去,這邊立馬要錢要的理直氣壯,嗯?(恕刪)

我只是說覺得不可能的可以丟錢給我來幫你證明
貴公司?不好意思我就只有我自己喔不像某些人發言像特定公司的人員一樣^^
kuojimmy123 wrote:
政府看到希望願意投資 跟 政府看到熟人願意投資 大家心中都有一把尺

說了半天也是『我認為』的腦補流派...噗哧

kuojimmy123 wrote:
在我看來錢補助投資給睿能跟補助其他電動機車廠一樣 丟是把錢丟到水里了

那至少政府官員頭腦還清晰,知道錢投資給有希望且已作出成績的車廠,而不是繼續補助那些搞了N年還玩不出花樣的爛廠。

明明投資是要回收的,你偏偏硬要和補助扯一起,居心叵測啊


kuojimmy123 wrote:
爾且還不知道這是睿能低價去搶市場能見度還是人家高價去買來用

『我認為』的腦補流派 x 2


kuojimmy123 wrote:
底盤挖洞就減少車體剛性 真是太恐怖了 建議記得選一台沒有任何洞出現在底盤的車

我指的是GOGORO的一體成形底盤,沒人在討論老鋼管車...

kuojimmy123 wrote:
現行機械手臂的性能真的建議你去多看展 要不然我真不知道怎麼跟科技技術觀念老舊的人去談可行性這種東西

你舉這例子,要花多少錢驗證和實現一個本來由使用者自己稍稍動手就完成的事情?
這算不算你口中『用錢堆出來』的華而不實功能,嗯?


kuojimmy123 wrote:
自己燒錢達出有希望到規模經濟? 對~如果一直是自己燒錢我一點意見都沒有 但很可惜不是耶
國發基金真是凱阿 外商燒錢燒不夠幫忙丟錢進去燒 燒一個專賺台灣錢的機車

這有什麼辦法,本土廠商沒一個頂用啊...政府投資本來就是看希望。你還不如問問那些本土機車電機車廠為何搞了N年還只有那可笑的市佔率,然後才一年就被新入市場的公司屌打?

kuojimmy123 wrote:
我完全看不起市面上這些廠商領補助卻沒有去建設公共環境 尤其是還專門在拿錢建立自己封閉系統的

補助,搞自己封閉系統...
出動力不足的充電車 -> 用沒幾年電池衰竭 -> 回頭和原廠繼續買新電池 -> 電動機車好爛 -> 還是回去買油車吧
這不就封閉系統嗎?只是他們封閉系統是幾家合起來想搞寡占而已...誰知被新創廠商一下子KO。

kuojimmy123 wrote:
我只是說覺得不可能的可以丟錢給我來幫你證明
貴公司?不好意思我就只有我自己喔不像某些人發言像特定公司的人員一樣^^

你配嗎?
發言打高空,用不存在的東西或硬凹的理由來批評現階段已經表現相對好的廠商...哪個政府給你補助的話還不如被推翻算了。
塔綠斑網軍頭子已成淡水河浮屍,各位綠網軍繼續助紂為虐不怕成下一位?
104年4~12月普通重型電能掛牌3895輛,但「環保署綠色車輛指南網 - 綠色車輛產銷統計」各廠電動機車銷售數量統計表中104年睿能卻掛零??
抓到錯誤了,有人要去提醒環保署嗎
RR wrote:
說了半天也是『我認為』的腦補流派...噗哧(恕刪)

正反面大家講出來 讓大家自己感覺跟單純我認為是兩回事^^
RR wrote:
明明投資是要回收的,你偏偏硬要和補助扯一起,居心叵測啊...(恕刪)

原來你更進階的還加上未來必定派阿 投資回收多少了^^? 幾年回本要不要順便開示一下^^?
補助的錢已經確定是進廠商口袋了 投資的錢你就直接腦補回收 觀念
RR wrote:
『我認為』的腦補流派 x 2(恕刪)

歡迎你直接拿出任何資料來徹底打破基本常識的腦補^^
在德國使用的車如果不是人家拿高價買的
或是睿能低價去打能見度的以外 還有哪種可能 不過粉絲引以為傲的換電站不見了倒是事實
RR wrote:
我指的是GOGORO的一體成形底盤,沒人在討論老鋼管車.....(恕刪)

還真不知道為何突然變成限定GOGORO一體成形底盤 只有這種車才能換電?
RR wrote:
你舉這例子,要花多少錢驗證和實現一個本來由使用者自己稍稍動手就完成的事情?
這算不算你口中『用錢堆出來』的華而不實功能,嗯?...(恕刪)

那你絕不覺得 把電池轉到正確方向刷個卡驗證身分是稍微動手就完成的事呢^^
稍稍動手就完成????
1.車停妥
2.立柱下車
3.打開座墊
4.拿出兩顆電池走到換電站
5.插入兩個電池
6.等系統確認資料退出兩顆電池
7.再拿兩顆電池去車上裝好
8.蓋上座墊上車
9.啟動出發

1.車停妥
2.按鍵換電
3.由機械手臂完成取下舊電池換上新電池
4.啟動出發
扣掉停車跟出發 七個步驟變成兩個步驟 『用錢堆出來』對阿
不考慮成本你會喜歡哪種換電方式^^
RR wrote:
出動力不足的充電車 -> 用沒幾年電池衰竭 -> 回頭和原廠繼續買新電池 -> 電動機車好爛 -> 還是回去買油車吧
這不就封閉系統嗎?只是他們封閉系統是幾家合起來想搞寡占而已...誰知被新創廠商一下子KO。...(恕刪)

版上好像就有不少人電池壞了是去找它廠的電池耶XDD
拿補助卻都沒在建公共充(換)電站的廠商我都擺在同一個水準

我比較想知道你口中"封閉系統是幾家合起來"是怎樣的八卦 我還蠻有興趣聽的
哪個封閉系統被哪幾家合起來搞寡占 ??
你很痛恨這樣的行為嗎?那你能坐視外商睿能正在做一樣的事呢^^?
RR wrote:
你配嗎?
發言打高空,用不存在的東西或硬凹的理由來批評現階段已經表現相對好的廠商...哪個政府給你補助的話還不如被推翻算了。...(恕刪)

裕隆表示:這政府還沒被推翻真是快樂^^
我一開始只是單純說看似出色的特點同時代表那些缺點
就是某些人硬要扯說又弄不出更好的才特別舉例
不存在的東西僅僅是在舉例現有科技絕對可以弄出高方便性的功能差別只在於有沒有錢燒爾以
kuojimmy123 wrote:
正反面大家講出來 讓大家自己感覺跟單純我認為是兩回事^^
原來你更進階的還加上未來必定派阿 投資回收多少了^^? 幾年回本要不要順便開示一下^^?
補助的錢已經確定是進廠商口袋了 投資的錢你就直接腦補回收 觀念

中文說要回收,稍有唸書的應該都看的出來是未來式吧...。你可以搞成直接腦補回收...就說你在腦補了你還不信
多念點書好嗎
補助的錢的確是已經進了領了N年擺爛就N年廠商的口袋這點是沒錯啦...



kuojimmy123 wrote:
還真不知道為何突然變成限定GOGORO一體成形底盤 只有這種車才能換電?

這篇就在討論GOGORO,不提他提啥?
瞧你說的很簡單,沒看到它廠『也』學了GOGORO搞個換電池結果是十足反人性操作。
你說的要麼良率不高,要麼成本太高。展覽的東西不是每個都能馬上搬上商業世界這應該是常識吧...



kuojimmy123 wrote:
1.車停妥
2.按鍵換電
3.由機械手臂完成取下舊電池換上新電池
4.啟動出發
扣掉停車跟出發 七個步驟變成兩個步驟 『用錢堆出來』對阿
不考慮成本你會喜歡哪種換電方式^^

前面你才不斷攻擊GOGORO是用錢堆出功能沒啥稀罕很瞧不起很不屑的樣子,自己卻又嘴砲個擺明更花錢的功能,你是混亂到連自己在吵什麼都忘了?閣下要不要補點魚肝油DHA啥的...
你提的這東西就是還沒問世,那就是個屁!



kuojimmy123 wrote:
你很痛恨這樣的行為嗎?那你能坐視外商睿能正在做一樣的事呢^^?

是閣下很痛恨吧...瞧您攻擊GOGORO不遺餘力到不惜搬出一堆沒問世或沒商業化的東西來打...
市場成績證明目前電機車使用者,不會痛恨這樣的行為呢~
畢竟好用又符合能負擔的合理成本,那為何不能採用封閉系統,封閉系統錯了嗎?



kuojimmy123 wrote:
裕隆表示:這政府還沒被推翻真是快樂

沒人在討論裕隆,天外飛來一筆這是技窮了?
要戰裕隆麻煩左轉汽車討論區,中文應該還看得懂吧



kuojimmy123 wrote:
就是某些人硬要扯說又弄不出更好的才特別舉例
不存在的東西僅僅是在舉例現有科技絕對可以弄出高方便性的功能差別只在於有沒有錢燒爾以

我是這麼說的:GOGORO可能算普通啦,其他廠商的作法簡直是反人性
可以請閣下用你那奇葩的中文理解能力告訴我哪邊說『弄不出更好的』?
對啊你也還勉強知道差在有沒有燒錢...還是回到那個老問題:為何它廠N年了沒燒錢,有些還是早在油車市場賺飽飽錢多多的廠商但就是N年擺爛吃老本,看人家燒出成果獲得投資才眼紅的派網軍到處潑髒水?
塔綠斑網軍頭子已成淡水河浮屍,各位綠網軍繼續助紂為虐不怕成下一位?
slai60 wrote:
GOGORO全台門...(恕刪)

真der~即便其他車廠會這樣做
睿能也絕對不會做出掛牌衝量這種事
睿能一定是最樸實務實又不會為了賺錢或數據去耍任何手段的外商
連兩年12月衝出高掛牌量一定是巧合
一定是消費者在12月就特別忍不住去買gogoro
至於行政院環保署的網頁數據 假的 眼睛業障重

RR wrote:
中文說要回收,稍有...(恕刪)

投資的錢還沒拿回任何一毛錢也沒跡象能拿回 跟補助有87%像
但不知道為什麼有些人說起來好像投資要100%賺回本了一樣^^

RR wrote:
前面你才不斷攻擊GOGORO是用錢堆出功能沒啥稀罕很瞧不起很不屑的樣子,自己卻又嘴砲個擺明更花錢的功能,你是混亂到連自己在吵什麼都忘了?閣下要不要補點魚肝油DHA啥的.....(恕刪)

我說用錢堆出來的傑出功能沒甚麼了不起
再舉一個更花錢但是也能更方便的方式 我是不懂你腦補到哪去了^^
RR wrote:
是閣下很痛恨吧...瞧您攻擊GOGORO不遺餘力到不惜搬出一堆沒問世或沒商業化的東西來打...
市場成績證明目前電機車使用者,不會痛恨這樣的行為呢~
畢竟好用又符合能負擔的合理成本,那為何不能採用封閉系統,封閉系統錯了嗎?...(恕刪)

哈哈 我重頭到尾都在強調一個東西 叫做看不慣廠商拿全民稅金去搞自己的車自己的系統
任何一家廠商都一樣 封閉系統錯了嗎?沒錯啊
又或是拿了政府錢建立的是部分"公共"系統我也覺得很ok
但是你政府拿大家的錢去協助廠商建立自己的壟斷系統???哪裡沒問題<<回文全部忽略這個重點

RR wrote:
沒人在討論裕隆,天外飛來一筆這是技窮了?
要戰裕隆麻煩左轉汽車討論區,中文應該還看得懂吧...(恕刪)

還好啦這一小筆只是回你的哪個政府會投資一樣沒實品的東西 既然你理解不了就算了

RR wrote:
對啊你也還勉強知道差在有沒有燒錢...還是回到那個老問題:為何它廠N年了沒燒錢,有些還是早在油車市場賺飽飽錢多多的廠商但就是N年擺爛吃老本,看人家燒出成果獲得投資才眼紅的派網軍到處潑髒水?...(恕刪)

拜託指名道姓說誰是網軍^^ 潑髒水還真的潑的很開心
回到老問題政府拿大家的錢去協助廠商建立自己的壟斷系統 到底哪裡沒問題!?尤其是這還是一間外商
我在說政府的政策方向有問題 你在美化某特定家廠商正在做的事實
結果網軍到底是誰呢 真的好奇怪
還燒出成果眼紅勒 一台補助兩萬多拿掉 是燒出自己的錢達到的成果
還是燒政府全民稅金補助補出目前這種成果
我想大家心知肚明
kuojimmy123 wrote:
真der~即便其他車...(恕刪)
Gogoro在10月底推出Gogoro S,吸引許多新車主,這些新車主領車的時間正好在12月會爆量。
另外,傳統上12月因為接近新年,年終獎金等加持,銷售員為年度業績而衝刺,都會讓汽機車銷售率都會好轉。12月業績好轉,不是只有Gogoro。勸勸你不要對Gogoro仇恨這麼深,凡事都用猜的。不要看到Gogoro 12月賣得好就嚇到,大家普遍都賣得好,沒什麼陰謀的。

以下的報導分析也可以看到這個現象:
2016年12月進口新車總市場銷售數字正式出爐,一如以往,各家進口車商都會趁著2016年的最後一個月份進行銷售衝刺,藉由高額度的促販動作刺激銷售買氣,為2016年度的銷售表現畫下完美句點。2016年12月進口新車總市場的新車掛牌數為17,167輛,總市場佔有率達到41%,銷售表現較11月有著7.3%的成長幅度。

此外,政府的購車補助金是進到消費者的口袋,不是廠商的口袋,直接匯到你的戶頭。這一點你千萬別搞錯了。舊汽車換新汽車也有同樣的措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