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車廠缺乏遠見?捨棄換電研發充電是不是本末倒置?

vendia1981 wrote:
特斯拉電池可以跑30萬公里,還八年保固,MODEL3台北到嘉義電費只要75元...(恕刪)


對啊,然後你沒注意到你已經催眠自己接受超充要排隊這件事,好不容易排到之後還要花半小時以上時間等充電。轉頭看看隔壁採用換電模式的車主,2分鐘左右人家就上路了,於是你再度催眠自己:這半小時拿來休息也不錯...

一個多花錢享受快速便利,一個多花時間省一點錢,哪邊比較划算就看你的生命值多少錢了。

回頭算一下特斯拉的電池成本:
1. 假設你就是剛好8年跑30萬公里,那麼每年你的行駛里程是37500公里(每月3125公里,每天大約104公里)。
2. Model 3換一次電池的成本大約是45萬台幣,45萬台幣/30萬公里=1.5元/公里,所以你每月的電池成本是3125 x 1.5=4687.5元(一年大約56000元)。
3. Model 3的電池容量79.5kwh,充一次電大約可以跑500公里(實際上大多跑不了這麼遠),所以你每個月至少需充電3125/500=6.25次。
4. 假設電費是每度3元,那麼你每個月的電費是79.5 x 6.25 x 3,約為1490.6元。
5. 電池消耗成本+電費=4687.5+1490.6=6178.1元,大約6200元/月。

那麼,充電車每月成本6200元你覺得貴還是便宜?和換電模式相比如何?

因為目前汽車沒有換電模式無法比較月費,我猜測如果真有換電模式,電池月租費應該是比6200這個價格高一點例如7000或8000元。

很多人只懂得看充電的電費,然後說充電車每月只要1490元遠比換電車省錢,但只要有一點會計概念就知道,電池折舊費才是嚇人的地方。

充電、換電的成本其實相差不大,但換電模式只要多付一點錢出門在外就不必再擔心電池沒電,也不用苦苦排隊等充電。而且換電模式可以依據自己的實際里程數選擇適合的計費方案,充電車的電池折舊費卻是一毛錢都不會少。

也許你會主張你每天跑不到104公里,但這意味著電池損壞時你的保固也早就到期(因為已經超過8年了),這45萬的支出你還是躲不過,如果你因此把車子賣掉買新車,你的花費就遠不止45萬了。

附帶一提,你認為8年30萬公里是特斯拉提供的保固,實際上特斯拉的售價裡已經包含這筆保固支出,不然以Model 3 的配備和組裝品質賣那個價格根本算是笑話。所以所謂的保固只是先收錢日後給你新電池而已,然後如果過保前都未達電池出保標準,你不但買車時付了一筆電池保固費,電池實際壞掉時因為過保你又要再付45萬....
cyt7241208 wrote:
是啊!!!網路那麼發(恕刪)

我說的不是這種淘寶路邊攤,而是有在生產電摩做外銷的車廠。
人家也是標榜日系電蕊,畢竟要過認證,這可不能亂講。

friendeo wrote:
你怎麼不想想付兩顆電(恕刪)

你說的是最理想的狀態,現實是才20幾萬輛電車,問題就開始浮現,
換電站建設緩慢,拿不到滿電電池,更新維護進度拖沓,
客訴也拿它沒轍,然後還是繳一樣的月租費,卻得不到應有的品質。

台灣人對充電車的印象,老是停留在早期的鉛酸電池,
事實是現在充電車的鋰電池耐用性早就有驗證了,
再者鋰電池的package是可以拆起來維護,根本不需要花大錢。

車廠卻老是洗腦你電池很快就損耗,好像在他們名下就不會損耗,
不會拿到舊電池一樣。換電看起來方便是因為沒有充電的條件,
喊了十幾年的電動車,政府沒有去創造環境,解決問題。

反而讓私人企業去創造收費綁住用戶,不綁死你的錢包,怎麼騙到下一個用戶?
拿用量少的人來補貼用量多的人,讓大家來共用被操到爆的電池,
這種別人吃剩下的模式,哪裡合理?這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一直虧損不就證明了,網路越密,虧的越多不是嗎?

會拿viva來比,我也懶得講規格了......
而且只用一顆電池卻要付相同的月租費是在?

沒有自主權的車子,電機系統被車廠綁架,出問題沒有第三方可以評判,
原廠說的算,這種車買得下去,真的是信仰滿滿。
充電車外面至少還能修,能自己改電機、改電池,跑個一兩百公里不是問題。
這台車就是我的!
Chialung Wang wrote:
我說的不是這種淘寶路......沒有自主權的車子,電機系統被車廠綁架,出問題沒有第三方可以評判,
原廠說的算,這種車買得下去,真的是信仰滿滿。
充電車外面至少還能修,能自己改電機、改電池,跑個一兩百公里不是問題。
這台車就是我的!

只要是商品 就是沒有自主權, 電機系統是車廠設計的,當然就不會有第三方機構可以評判 ,
wonderzero2 wrote:
只要是商品 就是沒有(恕刪)

這麼說吧!車子如果出問題,這家車行給的答覆不滿意,
我至少還能多問幾家,但你換電車只有原廠說法。
Chialung Wang wrote:
我說的不是這種淘寶路(恕刪)


你的論點各種笑點+自相矛盾你都沒發現?

1. 特斯拉才賣幾輛車,充電站建置緩慢導致車主都開始享受排隊等充電的樂趣了,你視而不見。

2. 台灣人都在用鋰電池智慧型手機,對鋰電池早就很熟悉了,只有你以為大家的認知還停在鉛酸電池。

3. 照你的說法好像只有換電站的電池會老舊會被操爆,充電車電池則是永保如新?你怎麼不去換電站看看那些最新款的新電池?

4. 政府補助這麼多年始終帶不起充電車,等換電車出來帶動市場了你卻說這是政府的錯?

5. 鋰電池可以拆起來自己維護?而且不用花大錢?那中華IE 125的月租費、特斯拉天價般的電池更換費都是在敲盤子囉?如果你的論點正確,這些充電車廠怎麼看也比換電車還惡質啊。

6. 私人企業綁住用戶的多了去了,你每月繳的手機費、寬頻費不就是最好的例子?你怎麼不去停掉?

7. 別人吃剩下?睿能投放新電池到市場上,原車主不用額外多花一毛錢就有全新電池可用,中華、特斯拉會免費換個最新款電池給你嗎?

8 .睿能要負責購買和建置新的電池以及交換站,而充電車廠把這些成本大部分都推到你身上,然後你還大聲讚美它們好棒棒?看來充電車廠對你的洗腦挺成功的,我倒是建議你多學點財務分析相關知識,至少也要懂折舊費是什麼鬼。

9. 承8,睿能要不斷投資電池和換電站並為此提列折舊所以帳面上一直都在虧損(資本支出不會被列入損益表,折舊費才會影響損益),但等折舊攤提完畢(一般大約四~五年),到時候不但帳面盈利,換電站帶來的現金流入還不斷增加,睿能就能藉此提供更好或更便宜的車輛及方案,得不到這種持續性現金收入的充電車廠屆時要與之競爭會更艱難。

10. 你懶得講規格或許是因為你也不知道規格?起碼我在網路上是真的查不到。敲鑼打鼓開記者會卻絕口不提規格,大多就是因為它的規格還難登大雅之堂吧。

11. VIVA只用一顆電池卻收兩顆的月費,這點我也認為有可議之處,你的論點就屬這條最正確。

12. 即使是充電車同樣很多零件被綁在原廠上,這兩天特斯拉就宣佈出過重大事故的特斯拉不准去超充充電、不對其提供維修服務,總之就是要讓這些車強迫退出市場,就算你自己把它修得跟新車一樣棒也沒用。這跟油車自己改裝就得不到原廠保固是一樣道理,只不過電車因為電子零件更多這種特性更明顯,不管是充電還是換電都一樣,你以為你很自由,其實你還是在車廠的手掌心上。
friendeo wrote:
你的論點各種笑點+自(恕刪)

沒有先建立環境,再怎麼輔助當然推不起來,
這就是主事者捨本逐末,浪費民脂民膏,政府當然要負責。

手機就算把月租費停了,還是能拿來連WiFi打Line,
當相機、播放棄、手電筒、遊戲機...等。
換電車不綁約,是要牽著車子跑嗎?

再者,電信網路業者這麼多家,互相競爭搶客,最後受益的是消費者。
而車廠加入聯盟,大家都繳一樣的月租費,根本是圖利壟斷。

有在留意電動車發展的網友,都知道能海電動機車的規格,
之前板上也討論過了。大概就你不知道吧!

其他真的懶得說了,反正板上護航就那幾個,但事實勝於雄辯,
充電車或其他新能源車,還是未來的趨勢,就讓時間證明一切。
friendeo wrote:
對啊,然後你沒注意到(恕刪)


1. 小的魯蛇開G20 320, (要看我私訊地點) 特斯拉我打算購入model Y,我從來不是計較錢,而是合理性

2. 我老婆每天新竹台北高鐵要花月票9000,我覺得合理,因為省到時間跟體力
但我還是覺得GGR月租費它媽的不合理,你要拿同樣機車來比,
我的老GT125一公升可以跑4X公里,現在92才25元不到
3. 另外拿超充來比就很奇怪,特斯拉只有一種人可以買,就是家裡可以裝充電
回到家插著充電,隔天睡醒是要等什麼 ?? 一次可以跑400,有里程焦慮的是誰

還拿8年跑30萬公里 是什麼算法阿 ????? 我只是在說他的耐用度,我一年跑一萬而已
Anyway, GGR是好車,但是說什麼繳錢維護電池讓我放棄了
vendia1981 wrote:
1. 小的魯蛇開G20 320, (要看我私訊地點) 特斯拉我打算購入model Y,我從來不是計較錢,而是合理性

2. 我老婆每天新竹台北高鐵要花月票9000,我覺得合理,因為省到時間跟體力
但我還是覺得GGR月租費它媽的不合理,你要拿同樣機車來比,
我的老GT125一公升可以跑4X公里,現在92才25元不到
3. 另外拿超充來比就很奇怪,特斯拉只有一種人可以買,就是家裡可以裝充電
回到家插著充電,隔天睡醒是要等什麼 ?? 一次可以跑400,有里程焦慮的是誰

還拿8年跑30萬公里 是什麼算法阿 ????? 我只是在說他的耐用度,我一年跑一萬而已
Anyway, GGR是好車,但是說什麼繳錢維護電池讓我放棄了(恕刪)


感覺是開賓士車到菜市場的貴婦,在菜攤計較五元十元的,大罵老闆不合理價位。

您知道gogoro是車與電池分離,電池是跟gogoro租的嗎?開店做生意總要賺錢吧!

嫌租金貴?.......可以考慮買中華吧!

還嫌中華貴的話,只想騎老GT125........就與您的開場白互相矛盾。

我們這些車主是覺得幾百元還OK,享受電車的線性加速就值得。

買不起特斯拉,總能騎個電車過過癮吧!
Chialung Wang wrote:

沒有先建立環境,再...(恕刪)

充電速度夠快的話,充電模式就會是未來主流,這點我也同意。但在那天到來之前換電模式才是更優秀有效率的選擇。

為什麼其他車廠要加入PBGN?很簡單,他們做不出比睿能更好更便宜的換電或充電系統嘛,做得出來哪還需要加入睿能?政府又沒強制規定對吧?打不過就加入它這麼簡單你還看不懂?

其他的,你懶得多說我也就不在你身上浪費時間了。
vendia1981 wrote:


1. 小的魯蛇開...(恕刪)


1. 沒有折舊概念的人覺得不合理這很正常,看不懂又不想理解那也沒關係,不買就好,我不是推銷員,不會強迫你,放心。

2. 台灣土地小所以不太感受得到,但如果你要開車出去一趟兩天三夜的旅遊,半路上、落腳處有沒有充電樁是不是就會讓你很擔心?由於半路充電額外耗費的時間你是不是要注意旅程的安排要事先詳細規劃?

當然如果你一年365天都是兩點一線,出門旅遊都用大眾運輸,那你確實不會有什麼可焦慮的。

3. 8年30萬公里是什麼算法,你看不懂沒關係,直接跳過即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