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評論】2021年1月台灣機車銷售破五萬,電動機車賣不到1,500輛!

tjptw wrote:
沒什麼好奇怪的,全世...(恕刪)

你可以告訴我,古巴什麼政策?
tjptw wrote:
沒什麼好奇怪的,全世(恕刪)


依照你的邏輯,做電動車的沒有補助就會倒...?產品做得好才有競爭力

Tesla不賣電動車會倒..?不會,因為這家公司不是靠銷售電動車在營運
小鵬/蔚來 沒有補助會倒..?不會,因為他們是"國營"企業,甚至也有跨足其他"儲電"產業

由你的觀念可以得知,就只有台灣的GoGoRo 從小嬌生慣養的,沒有政府奶水就會餓死,這觀念真的要改啦

機車市場大宗在東南亞,睿能在當地能否成功行銷出去...?是產品不好還是怪罪當地政府不給補助..?想一想問題在哪裡...?
JamesWK wrote:
台灣的(恕刪)



那神大創意文件是寫TW還是HKCN
對付等級太低的對手,當其是路邊野狗完全忽視牠即可。XD. 看其發言是否站在消費者角度即可知其心態
CLA45 AMG wrote:
剛看到的。有人知道什...(恕刪)

真慘,貸款才繳第一期!
298305漳泉 wrote:
貸款才繳第一期(恕刪)


有人神大貸款在創意月金嬌車?
對付等級太低的對手,當其是路邊野狗完全忽視牠即可。XD. 看其發言是否站在消費者角度即可知其心態
CLA45 AMG wrote:
經濟部這官員分析的很(恕刪)


很精闢的分析
特別是使用習慣不貼近消費者這一塊

換了電車得努力每個月騎乘和換電
不騎還不行,錢要照繳,而且沒有一些彈性可以讓當月臨時有事的民眾可以換資費

騎這台車要有預知能力,每個月都要預估下個月騎乘狀況來選資費,光這點就有許多民眾較難接受。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固定騎乘量
宮禧伐材 wrote:
很精闢的分析特別是使...(恕刪)

是精屁分析吧!是什麼官員都沒講,放個假評論就能算?有本事就具名評論,真正的官員不會匿名的。

這一看就知道是反電記者撰文。
tjptw wrote:
是精屁分析吧!是什麼(恕刪)


不意外,反正就有些狗粉只聽得進去好的
有其他聲音馬上反駁,全部都當耳邊風

東西不貼近使用者習慣,不想辦法去改善,只能在網路上反駁缺點,但該改善的地方還是一樣存在,無論如何都不是大眾接受的產品

那麼認真反駁效果很有限的,看看最近的銷量就知道,與其只會反駁缺點不如督促公司改善缺點比較實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