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305漳泉 wrote:那不是因果關係嗎,要一直扯環保...(恕刪) 一直扯環保的不就是你嗎? #1 樓自己的破題回去看一下~回頭去想想 <電動腳踏車> 沒有塑膠件? 不用輪胎? 不用機油?全鋼機身? 煉鋼不用燒煤嗎?<> 裡面歡迎你自行用你有興趣的移動產品代入, 然後再想一遍.你就是多年來一直在板上鬼打牆: "A 很髒, B 比 A 乾淨很多, 所以我們要改用 B""不行! B 也有汙染, B 不是 0 汙染".
推出氫能車、多項儲能系統,太陽能廠聯合再生能源轉型盼新事業2019年10月18日上稿編輯: RayPeng摘錄自2019年10月17日科技新報報導聯合再生(URE)積極實施轉型策略,除了今年台灣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 2019)展出自家製造的單晶太陽能模組,也推出多項可攜式、家庭與工業用等多樣儲能系統,以及兩款氫能機車,如今聯合再生能源不只是單純的太陽能公司,正走在儲能與氫能機車多角化領域。此次 Energy Taiwan 最大亮點則是全台第一輛白牌氫能機車,最終排放物只有純水、不會排放任何有害氣體,主要是採混合動力模式,除了搭配燃料電池,還有二次電池提供瞬間加速等功能,其中白牌氫能機車安全極速時速 90 公里,零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需要 8 秒,3 分鐘充滿氫氣後,續航力可達 110 公里,足以從基隆騎到苗栗。看起來不錯, 問題在加氫站設置, 電池一樣要另外充電, 安全性也沒有說...
肥貓宅男 wrote:全台第一輛白牌氫能機車,最終排放物只有純水、不會排放任何有害氣體...(恕刪) 電動機車的最終排放物是 "零", 連純水都不會排, 更不用說任何有害氣體........氫能嘛......還是等日後的科技進步再觀察看看吧! 現階段的技術, 氫的 "製造" "運輸" "儲存", 就是耗能, 高汙染, 昂貴, 這是目前的現況.
s460731 wrote:現階段的技術, 氫的 "製造" "運輸" "儲存", 就是耗能, 高汙染, 昂貴, 這是目前的現況 也是未來幾年的狀況因為去年今年就沒有大筆資金投下去搞氫的製造運輸儲存未來是基於現在的因為巨大的資金投入在鋰電池充電車上所以可以推斷明後年充電車會持續大爆發甚至豐田自己投進鋰電池充電車的錢都遠大於氫燃料電池車了(今年)光說只是打嘴砲要真的看到錢拿出來,廠房拔地而起才能推論成長的幅度對岸新聞:https://wap.peopleola.com/toutiao/20191014/fe649f7c0c84ecac.html氢燃料电池车长期受到政策大力度支持,仍存在核心技术未现突破性进展、关键部件需进口、政策依赖市场竞争力欠缺等问题。单车最高可补贴百万的情况下,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7月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企业实际生产6辆、销售4辆。
yungsheng_us2001 wrote:也是未來幾年的狀況因...(恕刪) 鋰電池充電車左岸早就大爆發過了,但現在也摔的慘兮兮,補助一改成拿到照五年後才給,直接一票車廠全部死,連鋰電池廠都拿不回貨款而搖搖欲墜,台灣的量能爆發什麼?隨便一條自動化21700或18650產線產能都能上到10萬顆一天,那間公司吃得下這種產能?更別說成本與容量問題.......yungsheng_us2001 wrote:2019年7月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企业实际生产6辆、销售4辆。 大陸那個不準,他們連生產鋰電電動車都會一直燒了,更別說加氫站都沒有建置,Toyota在全世界至今已經累積超過一萬輛的銷售量,這還不包含Honda跟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