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945 wrote:
你沒有出來造車,或是進到這體系真是可惜了,
感覺你是一些老闆會喜歡的,東西賣得掉就好,
其他都不用在意(感覺連安全也不用理了,
光這點...不知道你的工作跟什麼商品有關,
我想看看能不能避免使用到。
臺灣的驗車機制跟相關法規,
不是虛設的,要出商品販賣就必須遵守,
不是你討厭Gogoro就可以零件接一接就有一台車好嗎
我不會造車
可是全世界很多人會造車好嗎
這世界也不是繞著台灣轉的
對岸宏光EV車含13.9度電池賣12萬台幣怎麼賣的?(睿能2.6度電)
當然對岸也不只這家相關商品競爭頗多
對了
你一定說對岸是黑心商品、黑心法規
怎麼跟台灣高檔的睿能電池比餒
對岸一定也沒有驗車機制和相關法規的嘛
光你會這樣想
我想你應該是個相當墨守成規的人
可能比較適合行政還是品管不然就是公務機關的工作
我只是根據一樣五年沒降價的電子商品
根據全世界的數據提出我的疑問
沒想到這個版上的人反應還蠻激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