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籲>哥賣的不是機車,而是政商關係... 觀念要改~


hot635241 wrote:
我突然想起來上次你說...(恕刪)


如果這不是跳針,什麼才是跳針?
唉...
針對主題回覆吧。

看你要繼續算emoving還是聊聊電動車拖垮台灣電網。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如果這不是跳針,什...(恕刪)



那你把總輸入能量算出來吧

不到歹戲一直拖

hot635241 wrote:
那你把總輸入能量算出...(恕刪)


就是算不出來啊,
有損耗是一定的,
但是從現有的資料,無法知道損耗有多少。

雖然充電器是360w,
但不可能是從頭到尾都用這個功率在充,
所以知道充電時間也沒用。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hot635241 wrote:
求我然後發新帖跟我道...(恕刪)


那你就自便吧,
我可不記得有得罪過你啥。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焦耳是能量單位
瓦 是功率單位 , 功率=總能量/時間,1W=1焦耳/秒

功率*時間=總能量 ,瓦*時 即是能量單位

所以正確標示是 30W*hr 應該也可以
瓦秒等於焦耳 因此瓦時換算成焦耳就是 30W*60*60


蠻奇怪的 要定義能量 需要用時間
時間的遞移即拉出距離(空間)
所以其實也可以用使多少電走多少距離來定義電能。

古典力學 1焦耳=施加1牛頓作用力經過1公尺距離所需的能量, 1J(焦耳)=1N*m
我誰呀,我瑪爾Gy耶!

瑪爾Gy wrote:
焦耳是能量單位瓦 ...(恕刪)


電子的移動速度是光速

至於用位移來計算能量的話,經常使用Q(庫倫)去計算

例如物理上常遇到的問題是

例如10庫倫的電量,從A點移到B點,所消耗的能量為多少

例如W(J)=E(A-B)兩點的電壓差*Q(庫倫)就是消耗的能量



順便公布如何計算總輸入能量的計算

電池充電曲線並非直線,所以必須用積分的方式來得到能量與時間的乘積

也就可以得到輸入的能量是多少

而電池的充電特性跟曲線~~~可以根據型號去官方網站得到相關資料

自然也就可以計算了


eagleeagle wrote:
國民兄不說還真的不知道煤電廠排放可以低於天然氣電廠,這太猛了點。
看來歐巴馬的低碳美元戰略未來將無法真正打擊到中國大陸。


E大,

超低排放不是問題,問題是需要具備經濟性。德國一家機構的排放技術,排出來的氣體,比德國的空氣還乾淨。效果如同家用空氣凈化器。當然,這樣的技術,乾淨是乾淨,超級乾淨,只是價格也很貴。缺乏實用性。

難度就在於,一要足夠乾淨,二要足夠便宜。要經濟適用。
燒煤的確是很不乾淨。而大家的心理底線是認為天然氣才足夠乾淨。所以,現在大陸的煤電排放標準,對準的是天然氣排放標準。前幾天,據報道,北京又出現了藍天白雲的天氣。可見,北京的污染程度正在好轉。據報道,現在中國大陸的污染指數PM2.5,每年下降百分之十。大概北京不久就能重見天日了。

還有,每逢大型會議,比如說,APEC會議,奧運會等等。北京要藍天,官方就能製造出一個藍天,可見官方其實很清楚,是什麼東西在製造污染。

另外,這裡所指的排放是指排放污染,而不是指減少碳排放。所以,與美國的低碳美元戰略無關。而且,說美國的低碳美元戰略針對中國,也是個陰謀論,沒有的事情。

實際上,從去年開始,大陸煤炭發電的煤炭消耗量,已經開始了下跌。大陸市場及國際市場的煤炭已經太多了。煤炭價格簡直是虧本價。是很便宜的時候。

這次小英稱要先用煤電先將就一下,也算是個可行的主意。可以全套進口大陸的煤電發電廠,一百萬千瓦一個機組。包括先進的超低排放裝置。大陸的煤電技術不僅最便宜而且最先進。而且零部件維護成本更低,沒有送印表機賺墨盒錢這回事。而且,現在經濟不景氣,製造商正是找不到買家的時候。所以,燃煤電站也正是最便宜的時候。
hot635241 wrote:
電子的移動速度是光速


電場的傳播速度為光速,電子遷移的速度慢得多。比如說,每秒幾百公里。

如果電子遷移的速度為光速,那麼晶體管就不會有電容,容抗這回事情了。

如果我們的計算/機,用光子晶體管,用光子而不是電子來控制開關動作,做成光腦,那麼我們的電腦能快得多,可以快一千倍到十倍。原因就在於,光子晶體管的光容特性(相當於電容特性)比電子晶體管的電容值要小得多.

順便一提,
H大大概是用焦耳單位支付電費帳單的吧?
H大大概是用焦耳單位支付汽油帳單的吧?
H大大概是用焦耳單位支付燃氣帳單的吧?
地球国民 wrote:
電場的傳播速度為光...(恕刪)


電流的速度是光速

電子移動一秒幾公尺

打錯了,訂正一下

順便一提

電容與電感

跟電子速度有關係嗎?

C=E*A/D

磁交鍊=N@=LI

L=N@/I



PS~~你指的電子,一秒通常只有幾公尺的速度,不可能到幾百公里

給你訂正一下
地球国民 wrote:
現在中國大陸的污染指數PM2.5,每年下降百分之十。大概北京不久就能重見天日了。

另外,這裡所指的排放是指排放污染,而不是指減少碳排放...(恕刪)


PM2.5都比台灣中南部還低了 ,台灣中南部,經常處於PM超標的情況下

的確所謂的排放污染是指其他那些有的沒的有毒污染物、粉塵微粒等,而不是CO2
CO2本身是透明、無色無味、大自然中本就存在循環的氣體。火力發電廠效率愈高,同量的煤反而會產生更多的CO2,因為更多的煤被轉換成能量,而產生更多的CO2。

碳排放指的是CO2。跟污染不見得有關,而是被認為跟暖化有關。

其實CO2是否是造成暖化的原因,甚至於地球是否正在暖化,至今好像還沒有定論。
有人認為目前的暖化或冷化是地球自身的循環規律,也有人說目前地球並沒有在暖化。
甲烷的溫室效應比等量的CO2高70倍。人為最大的甲烷排放來源為畜牧業的牲畜。
我誰呀,我瑪爾Gy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