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台的電動機車被規定只能用睿能的系統,會發生什麼事情

dennis10 wrote:
充電站當然比較好顧...(恕刪)

還是那一點
換電池兩分鐘內換好就離開那個位置
但充電就是一直站著那個空間
好啦,上班停進去,快充30分鐘充好,然後呢?
還是要下班才牽車啊。
結果要充電的人沒辦法停到車位裡充電,充好電的占著位置不走。
100台機車換電池換完就走,跟100台機車佔著車格佔一天,哪個有效率?

N1S 的 120km 你知道怎麼來的嗎?

載重 50km,時速 20km。

GGR2 是載重63 公斤,時速 40公里可以跑 110 公里。

電動車時速 20跟時速40 可是完全不一樣的耗電量。

再來看看這條新聞
http://www.techbang.com/posts/45350-calf-of-china-electric-vehicle-to-advance-the-european-price-of-china-4-times-times

還在幻想小牛賣國外是一樣的價格?

2699 歐元,9 萬多台幣。有沒有覺得 GGR2 價格很合理?


這種極速 50km 的充電車來台灣,只能跟 emoving 和 caddy 競爭

完全就不是 GGR 的客群



dennis10 wrote:
電動自行車跟電動機車...(恕刪)
樓主的擔心完全是多餘...

1.如果當年機車廠們願意採用換電式,陸學森有必要出來自己搞嗎?

2.睿能的電池真的變成公版,你覺得政府會讓睿能自己賺嗎?
畢竟牽涉到能源供給問題,要嘛叫中國石油/中華電信/中華郵政合組公司,
要嘛一次性買斷專利授權,不要再好傻好天真!

3.採用換電式,失竊率降低,GoGoRo也失竊過,但是都有找回來,
因為換電式只要車主通報,當竊賊將電池插回換電站,就直接鎖定電池,不給新的,
車子就沒辦法跑了!你充電式可以嗎?

4.你說權利金,還不如轉型成服務商,我賣車廠控制器或開發版,車子你們自己搞,
我只收電池月租金,負責換電站與電池維修與保養,業務型態更單純,純益更高。
現在的狀況,既有車廠想要車子賣出賺一次,電池再賺一次,這才令人不齒!
對於不敢面對事實的人,我無話可說... 對於事實反駁到底的人,請繼續口水...
levy wrote:
N1S 的 120km...(恕刪)


我不清楚你GGR2的測試數據從哪來的? 也許是官方

但我建議還是等上市後再來評測看看吧

以GGR1來說 如果考慮實際騎乘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484824-1-1.html

這一段評測結果差不多37KM 其他篇看一般駕駛頂多80幾KM

跟當初官方宣稱的140KM相去甚遠

除非GGR2有其他黑科技

不然數據應該不會比GGR1差太多...

另外還有一個重點

小牛或是CANDY3.0買回家都可以改電池或加載 提升續行力或速度 但GGR沒辦法

長遠看來 封閉式電池的設計就是一個坑...

至於價格...說穿了 還是關稅保護 政府如果願意環保優先而降關稅

你買小牛當然可以拿到接近的價錢...
orea2007 wrote:
還是那一點換電池兩...(恕刪)


這是另外一個有趣的點

個人就覺得GGR這點有點言過其實

1.假設你是守法停車 你要換電池也要找個停車位 至少停好走到換電池站

2.GGR的換電池系統 一次看來只能處理一台 如果有兩台以上就必須排隊 拿著電池等啊等

3.GGR一次只給你兩顆電池

將來如果GGR真的普及了 像加油站一樣排隊 你怎麼可能2分鐘換好電池?

反倒是我們國外使用充電式的經驗

1.充電線很長 你可以離充電站一段距離充電 不需要拔電池

2.有的設計可以一次充兩三台 人多時效率高

3.再來 充電式的電池多半可以抽拔充電 你可以準備兩顆電池
一顆給店家充 另一顆拿了直接上路 下班再換回去 一樣可以換了就走
如果你懶得等 還可以準備三顆 四顆,等你有空時慢慢充就好
但GGR你想自己充或是多拿電池也沒辦法吧?

換我回來問您 您覺得那個比較有效率?

事實上GGR的問題點真的不多

1.全面開放居家充電和加設充電孔(在家充電還要收月租?)
2.取消月租
3.單獨賣電池
只要改善這幾點 售價又持續調降 我相信至少在普及率這點至少會提升不少吧
而不是目前曲高和寡的狀況

現在這種賣你電車又收你月租的方式 一頭羊剝兩層皮 真的是....
dennis10 wrote:
這是另外一個有趣的點...(恕刪)


充電也有麻煩的地方
以目前充電車來說
充十分鐘能跑多遠?
你拿著錯誤數據,再來說人家亂講。

GGR1 官方從開賣規格就一直就是 100 公里,哪來的 140 公里?
GGR1 規格
GGR2 規格

裡面續航力測試方式,里程,寫的清清楚楚。

要比實際使用,小牛真的可以跑到官方宣傳的里程?
小牛實測

節錄重點:
「試騎過程中,我只有一次在一天之內把小牛的電量從100%消耗到徹底無法啟動,當天的騎行總里程是32.4+5.4+23.9,總里程是61.7公里,距離小牛官方給出的100公里還有很大差距。」

這還是極速只有45KM的騎乘狀態下,45KM 你在台灣騎跟的上車流?


GGR 時速 60-70公里隨便騎,續航力 70+ 小菜一疊。

更不用說市區平均每公里一個換電站,花 30 秒換個電又再多 70 公里可以騎。


我相信未來快充科技進步到充電 30秒可以跑 100公里的時候,換電就沒有必要性

但是在現有的電池技術下。只有換電,能讓你享受相同甚至超越油車的騎乘體驗


目前換電充電誰才是台灣電動車主流?

讓市佔率來告訴你答案吧。


至於開放關稅保護?哈哈哈哈哈

你先問問看油車廠願不願意啊~

dennis10 wrote:
我不清楚你GGR2的...(恕刪)
hitmis wrote:
充電也有麻煩的地方...(恕刪)


Tesla目前充電10分鐘可以跑90公里(30分鐘270公里)

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吧....
其實,全台灣的電腦,CPU所使用的插槽,大概也算被壟斷好幾年了,只能用那兩家的,而且還不是統一規格,廠商用沒幾年說改就要改,然後呢?

另一方面,只要是要吃乾電池的機器,絕大部分都是D, C, AA, AAA這些統一規格,怎麼沒人擔心會被少數幾家廠商壟斷呢?反而是手機、相機、DV這些3C周邊,用的都是各家廠商自己的特殊規格電池,大家用起來的經驗,是乾電池還是特規電池比較會發生壟斷或規格綁架的問題?

乾電池的例子,相當於使用睿能的規格與系統,同時開放其他廠商生產相容品。
特規電池的例子,則相當於各家廠商各自制定電池規格,哪一種比較好,不是很明顯嗎?

另外,電池快速充電的這個願景講很久了,我想我應該錯過很多的相關討論。我只問一個問題:假設電池的充電速度已經不是瓶頸,以Gogoro 1.37kWh x 2的電池規格,要在6分鐘內充電完畢(與油車加油相較),一般家庭用電220V插座端供應的電流要多安培才夠? 這個安培數的電線要多粗才能符合電工規範? 如果在不修改現有家戶內部配電線路的情形下,用220V, 15A的供電,Gogoro這樣電量的電池,充飽電又需要多久呢?
cruiser58478 wrote:
其實,全台灣的電腦...(恕刪)


CPU開放的規格不叫壟斷啊
電腦的規格要很多家廠商同意才能制訂喔
不然你想想 主機板廠商怎麼知道CPU廠商規格?
開放的規格(如電池)代表每一家都可以做
市面上電池琳瑯滿目 你所謂手機相機副廠電池也滿街跑
價格才有辦法合理化

睿能的系統並沒有開放給其他廠商 價格也一直居高不下
又不願意全面開放充電系統(技術早就可行了)
也不願意賣電池
還收月租
這才是有爭議的地方

目前GOGORO原廠技術在家充電兩顆電池滿約3~4小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