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en888 wrote:
Tesla母公司在美...(恕刪)


當然是....家庭....我說的是工商業吧...
這可是要花很多錢的。
zxadsmith wrote:
今天到台北世貿看電動...(恕刪)
綠金觀自在 wrote:


當然是....家庭....我說的是


「我的學校是發電廠?」新北市林口高中楊姓學生昨天看到學校頂樓居然有總面積達三千五百平方公尺的太陽能板,非常吃驚;新北市長朱立倫表示,讓綠能觀念深植人心,台灣的能源結構才能轉變。

新北市政府經發局去年陸續推動綠能校園、綠能廠辦及陽光社區,在市內廿四所學校設置太陽能板,總發電量足夠九百多戶家庭用一年,昨與大同公司簽約,將在市內十一處公有市場與十九所學校設置太陽能板,再多提升一倍的綠能發電量。

林口高中有一千七百四十片太陽能板,分別裝置在校園內三棟大樓的屋頂上,吳姓學生說,「利用學校平常無人使用的頂樓,放置太陽能板來發電,是很好的點子,可以成為我們學校的特色。」

新北市長朱立倫表示,既然民眾對核能有恐懼,只要大家願意投入綠色能源的減碳生活,從校園、社區、市場和公家機構做起,讓綠能的觀念深植人心,「當觀念成形,台灣的能源結構才能逐漸轉變。」

朱立倫指出,透過校園展示智慧型電表、綠能顯示面板,能讓學生重視如何節約能源;大同公司總經理林郭文艷說,公司將協助各校建設能源管理系統,讓學校自主管理,也會提供經費當作廿四所學校舉辦節能競賽的獎金,就智慧電表管理、節能情況進行評比。經發局長葉惠青表示,除了學校,林口凱歌香賓社區住戶都裝有太陽能板,是一個太陽能發電具規模的社區,泰山的大覺禪寺也在佛像旁設置太陽光電系統,今年將把社區、公有市場、廠辦和建築物納入綠能計畫,讓新北的太陽光電推廣向下扎根。
------------------------------------------------------
若智慧電網成熟,工業用火力發電的電,民生用電採綠電/再生能源,因為我們不是工廠老闆,又不是製造業,當然是希望用便宜的綠能囉

http://m.udn.com/xhtml/ViewFreeArticle?type=news&cate=1&page=1&articleid=3754712&sn=1
綠金觀自在 wrote:
是啊...

大大您...(恕刪)

綠金大,我尊重您的專業,但針對您提出的幾個問題,我來提出一些我的看法,大家來討論看看:

綠金觀自在 wrote:
1.儲能設備會很龐大...很貴又有壽命問題...全世界都沒有用在自家範圍以外...而且對有瞬間大電流波動的廠商會出現電力潮流問題...會爆掉...而且會對附近的敏感性設備如電子儀器電腦電梯基板等造成損傷...

儲能設備會很龐大
儲能設備分很多類型,從小型到超大型都有,小型的如鋰電池,超大型的如明潭抽蓄水力發電廠,都屬於儲能設備。

很貴又有壽命問題
這取決於您的看法,您是以一次建置成本來看,還是以總體擁有成本來看,舉個例子:電動車電池一顆動輒數萬,加油一次才100多塊,但時間與總里程數拉長後,您會認為是電池貴還是加油貴?

全世界都沒有用在自家範圍以外
明潭抽蓄水力發電廠年發電量約24億度,我想不可能只供應家庭用吧?

有瞬間大電流波動的廠商會出現電力潮流問題...會爆掉...而且會對附近的敏感性設備如電子儀器電腦電梯基板等造成損傷...
您應該指的是瞬間負載的增加引起變電設備爆掉,或啟動不順設備燒掉吧?我猜應該是當初申請的電力不足或同時啟用大用電設備造成的,例如多部大型馬達同時啟動,由於馬達啟動時的瞬間電流很大,通常會比額定電流大個幾倍,所以這種情況比較常發生在啟動時,這可以靠加裝軟啟動器來解決,至於會對附近的敏感性設備如電子儀器電腦電梯基板等造成損傷,我想是指對位於同一迴路上的敏感性設備造成損傷,這應該是瞬間大電流波動引起的壓降與電流不穩造成的,若不能隔離敏感性設備用電迴路,則在設備前加裝穩壓設備應可防止。

綠金觀自在 wrote:
2.所以中北部要增設火力及核能電廠....曾經有人提出如果把全台各地的休耕農地全鋪上太陽能電池...可是...如何維護保管...升壓及傳輸耗損設備問題...無陽光時的電源缺口問題

所以我說要用分散式發電(在地式發電)就是為了減少升壓及傳輸耗損問題,無陽光時的電源缺口問題則依靠其他供電方式與儲能系統來解決

綠金觀自在 wrote:
3.智慧電網只是特定廠商...(恕刪)

這我只能說,很多時候,賣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用的

golden888 wrote:
當然是希望用便宜的綠能囉...(恕刪)

綠能不一定便宜,要看

terrywan100 wrote:
綠金大,我尊重您的專...(恕刪)


綠能是越來越便宜了

我在澳洲跟日本都看到太陽能版的電視廣告,意思是這已經達到家用市場可以接受的範圍
而且不只一家廣告,代表市場大到有競爭

再生發電能源成本已與火電比肩!
文學 葡萄酒 電影

dreamhouse wrote:
綠能是越來越便宜了
...(恕刪)

所以我說要看,不管是風力還是太陽能或其他方式,並不是每個地方都合用的,這會造成發電成本極大的差異
本來不太想為這議題在與眾車友起意見,但想想還是應該說,就無恥得在聊聊自己的想法吧...


103年起在北部林口電廠、協和電廠、核一廠、核二廠陸續除役,預估北部電源供電不足情況,將持續惡化;即使以中南部電力北送支援,依然無法補足電力缺口,使北部區域停限電機率大增。

電力潮流會對敏感型設備如高科技高精密廠商生產機台或電腦設備造成嚴重影響,輕者產線上的全因誤差而報廢重者連機台機板都損壞傷害,這些損失可不是幾萬元,以我參與處理過的南科園區台積電12廠的一次因南科茂德dram廠變電設備燒損而造成電力潮流瞬間(0.25秒)脈衝就造成800多萬的線上晶圓片報廢求償。所謂的穩壓設備是利用線圈或電容器對電流突變產生抗變動的瞬間逆電勢,但是對大環境的電壓潮流變化是微不足道的。我們常處理工廠裡的自備電容器損壞,即便已經換用技師計算出來的數據的3倍量也還是爆掉,因為附近工廠有大型油壓機或大馬數馬達或大型銲接機。到最後工廠乾脆不裝了,讓台電的桿上電容器也爆掉。目前所有我見過的公司工廠學校大樓都是沒有申請足額的裝置用電容量,因為經濟因素。

而如果是全台型的電力潮流會使整個電力系統拖垮造成半個台灣左右的大停電及後續的長時間限電,因為電廠建立可不是一兩年能完成的(從規劃.設計.環評到招國際標到施工到驗收完成到核准商轉至少8年~10年),廠商勢必大量外移,失業率將急速飆高會使許多家庭面臨經濟困境,無論是外銷或內需產業。

您所說的發電度數是合併明潭水力發電廠及利用發電後到下池的尾水於夜間電力過多時抽回上池再利用的抽蓄電廠,有其特殊的天然條件,儲電效率是非常差的,如果不是全台灣都是台電負責供電發電是不會這樣做的,外國的民營電廠是不會採用的。

太陽能板因大陸廠商(如無錫尚德)的供貨大增到超過市場胃納量而開始殺價到無錫尚德破產,價錢去時已比風機便宜,但是連目前全世界太陽能發電板補助最多裝置容量最多的德國也只是拿它來當補充電源而以,在限制核電發展後(新核電也還有續建只是減慢新案的核准投資),從新採用石化燃料為發電主軸而加劇對地球環境的傷害。(詳英國經濟學人報導),以德國在材料科學及高昂電價擁有的優勢如果以儲能設備來運作可行,應該不會不採用吧!更何況他們南部各州都還要向鄰近的法國(全世界核能電廠使用比率最高的國家)買核能發的電來用。

這些電廠24小穩定的供電可不是時有時無強忽弱的太陽能或風力發電能取代的,就如同大海裡倒進一桶水可能不會有感覺但是在浴缸裡倒進一桶水可是有感覺的,我很注重環保,至少我很願意身體力行,也在規劃在自有環境及工作場所這裡裝置風力或太陽能發電設備供電給自己的電動車蓄電池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之前在板上某篇就有提過,也立即詢問在板上公告已經裝置太陽能板裝置為自己電車充電的前輩),但是大是大非會使整體大經濟環境嚴重惡化的事還是要說說,沒有穩定的大環境連小確幸都是奢望。以上如有得罪還請眾車友包涵。
綠金觀自在 wrote:
本來不太想為這議題在...(恕刪)


綠大,
避免向他人發出錯誤的信號,提供給他人犯錯誤的機會。是對大家負責的表現。義不容辭,不言而喻。本身不應該成為一個問題。我想補充幾點。

一,電力供給是否會惡化,可以在技術上進行驗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重要標準。可以進行壓力測試而得出結論。也就是試驗一下,人為降低發電功率,看看電網負荷是否能承受?

二,電網擾動,對精密加工行業的確是個很麻煩的事情。

三,蓄水發電儲能的效率大約是一半。

四,德國在二十年前開始發展風光電,電力變得不穩定,的確也讓工業廠家怨聲載道。但也走過來了。這次歐州對中國產品雙反。本人猜測的一個因素是,光伏電在歐州作為補充電源趨於飽和了。所以,光伏電的安裝增量須和電網技術的發展同步。也就是需要緩緩增長。

五,目前中國大陸的光伏電發電成本,領先廠商已達每度六角到七角人民幣。風電成本是五六角人民幣。預計光伏電會更快地下降到四角人民幣,平價上網電價。大約還需五年時間。

六,目前智能電網技術的潛在問題是電腦病毒,預計遠沒有現在電網可靠。

綠金觀自在 wrote:
本來不太想為這議題在...(恕刪)


不知突然歪樓到這個議題是否與時事有關?謝謝分享想法,實在值得一讀,並給個讚。

看完不禁對抽蓄電廠起了點興趣。 wikipedia 寫道它的效率一般是 70~80%,聽起來其實還不錯;只是同時也讀到了這個問題

es2mac wrote:
wikipedia 寫道它的效率一般是 70~80%,


能量轉換上,的確要損失兩三成。不過,還得加上水電站的運轉成本吧?水電站的運轉成本,在大陸大約是0.2元人民幣/度.
就象蓄電池,蓄一下放一下,有個輸入輸出存儲轉換損失的問題.還有一個電池蓄一下放一下的電池折舊問題.

所以,假設一度電0.6元人民幣,讓水電站蓄一下放一下,變成0.7度電了.而且為了蓄一下放一下,水電站還要損失0.2元人民幣(還不包括環境保護費用哦).
所以,蓄水電站每輸出一度電,損失了0.5度電,計0.3元人民幣,再加0.2元人民幣.共計成本是0.5元人民幣.結論,成本效率上基本是損失了一半.不過蓄水電站是至今蓄髮效率最好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