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充車何時會超越換電車

現在包含特斯拉在內的充電車銷售量都還很少又分散在世界各地,所以充電站不足的問題還不是很明顯,這種情況下當然是推充電模式車廠的負擔最小。

但電動車價格不斷下降再加上各國政府公開宣判油車死刑,很容易預期電動車銷量將會暴增,很快充電站不足的問題就會浮現,到時候各國政府就不得不思考改用換電模式了,畢竟大量建構充電站所需要的土地和成本遠高於換電站,採用換電也不需要什麼高科技,只要政府出面統一電池模組規格(就跟當年各國統一汽油規格一樣),換電模式很快就能上路,而且幾乎全世界都採用松下電池規格,要統一也不是做不到。

現在的充電/換電之爭其實很像一百多年前的電流戰爭,交流電因為採用大型發電廠+電壓可自由調整使得送電成本低於直流電(直流電因為難以轉換電壓所以必須採用分散式小型發電廠,這導致成本非常高昂),雖然直流電最初主導整個市場,最後還是交流電在電業市場取得全面勝利,直流電則固守在不需長途輸電也不需改變電壓的終端市場上。

同樣的觀點放到充電/換電上,換電模式可以集中佈建大型換電站、可以靈活調整電池供應量,和交流電比較像,而必須分散佈建的充電站則比較像直流電,並且建成之後很難彈性調整充電樁數量也和直流電難以改變電壓的特性很像。因為換電模式的成本和彈性優勢,即使現在各國都以充電站為主,我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也會以換電模式的勝利而告一段落。

不過另一方面,隨著太陽能發電、小型電廠的建設成本降低,過去直流電的劣勢已經大有改善,用直流電取代交流電的呼聲也開始出現,只是這牽涉到整個電網的重新構建,直流電要完成逆襲大概還要很多年吧。

同樣道理,如果電池的充電時間可以大幅縮短,單次里程也比現在倍增,那麼跳過換電模式的過渡期直接充電模式走到底也是可能的,而且現在科技進步快速,或許不用像電力業那樣需要等待一百多年也不一定。只不過這個未來的不確定性還是太大,目前我還是認為換電模式的勝算比較大。
換電業者比起充電業者需事先支出數萬個電池的營運成本。而且需週期性的更換。所以在營運上換電業者壓力會大於充電業者
Edwin026 wrote:
換電業者比起充電業者需事先支出數萬個電池的營運成本。而且需週期性的更換。所以在營運上換電業者壓力會大於充電業者


換電好像是用10 比1方式備電池的
有多少車就有多少備用電池
成本早就算好了

一組充電器只能服務一台車
想要多組空間就大
這空間的成本才是更大的
closer0616 wrote:
路上汽車都是充電車什(恕刪)


换電也是充電所以你別在廢文
WY4143 wrote:
請問GGR可以一個月(恕刪)


899 無限
我都騎一個月2000~4千公里
Ie125能嗎?
Gogoro 隨便滿快70~80公里起跳而且大都油門一拜騎無壓力。

Ie125 跨不了縣市所以真雞柱。
AliceMadness wrote:
台灣的環境只適合換電1(恕刪)


最近有打折優惠真車主都知道, 有app 廣告及電子信箱告知。
cyt7241208 wrote:
換電好像是用10 比1(恕刪)


一個充電站也不只服務一台車啊.
這串討論串看下來, 大大的工程數學能力真的有問題.

基本上充電和換電都是充電, 差別在於有沒有暫存電池, 換電站有暫存電池充電站沒有.
暫存電池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充電速度慢的問題, 但需要多花電池成本.

講電可能難理解, 講水大家就懂, 所以就拿水做例子.
假設科技進步, 摩托車加水就能跑. 一台托車一次需加3公升的水.
假如一分鐘能裝一公升的水到摩托車, 摩托車加滿水需要三分鐘.
一個加水站需要一個每分鐘傳送一公升水的水管連到自來水廠.

不過由於技術限制, 摩托車水箱的注水口很小, 一分鐘只能裝100cc的水.
這樣要加滿3公升的水就需要30分鐘, 30分鐘太久了要如何縮短?
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多幾個暫存水箱同時充水.
拿10個暫存水箱充水. 將每分鐘一公升的水分成十份, 每分100cc 分別注入10個水箱.
這樣在30分鐘內會充滿10個3公升的水箱, 平均起來就是每3分鐘能充飽一個水箱.
不過這個換水站一樣需要一個每分鐘傳送一公升水的水管連到自來水廠.

假如有一天技術進步摩托車水箱注水口變大, 一分鐘能裝一公升的水, 3分鐘能裝滿水.
那暫存水箱這個方法就會被廢棄, 畢竟成本較高.
cuteyu wrote:
一個充電站也不只服務



假如有一天技術進步摩托車水箱注水口變大, 一分鐘能裝一公升的水, 3分鐘能裝滿水.
那暫存水箱這個方法就會被廢棄,畢竟成本較高。

(恕刪)


您的比喻很好,但是在那一天來臨之前,如果這些交換設備都已經蓋好蓋滿,大家會棄置不用嗎?

以目前來看,自從換電站出現以後,是以95%的銷售比率 在搶電機車市占,因此換電站比較 有可能 先達成蓋好蓋滿 的,例如一萬站。

假設台灣蓋好一萬個換電站,有數百萬 電動機車 在 使用。但是10年後出現了超級快充站, 1分鐘加滿所需要的電,民眾會不會繼續用換電站呢?

民眾在買新車時會選換電車 還是充電車呢? 要比的除了快速方便還有售價吧!

到哪時候,電的取得都很快速了,接著要比 哪一種比較方便( 換電已蓋好普及但是快充還沒蓋好),還有這些設備攤還在 車價上 所造成的末端售價高低了。
ukj2621004 wrote:
您的比喻很好,但是在(恕刪)


最後充電更快只會讓gogoro 賣更快更好, gogoro 换就是大型充電, 把空間省起來達到最佳化。


電池技術進步只會幫了, gogoro 换電不會幫充電式機車, 人是懶的有方便為合不用, 只要省等時間, 就贏了, gogoro 换電最慢不超過20秒, 换完就閃人

所以充電占空間, 只有gogoro 這種换電站能存活
充電是小眾, 外勞用的電動自行車只是不能考駕照

如果能考看看會有人買, 我們看附近工廠10 台電自
就插滿亂七八糟的線, 而且所占空間是3~4台汽車空間, gogoro 不到1台空間

電池40 個可讓gogoro 40台换電。
ukj2621004 wrote:
您的比喻很好,但是在(恕刪)


換電的一個問題是電池這種東西壞很快, 充電越頻繁壞得越快, 而且擺著不用也會壞.

所以換電站暫存的電池成本難以隨著換電站蓋好很久就變便宜, 他始終在那裏.

相較之下充電設備的使用年限長, 在會計上比較可能存在攤提完畢還能使用這種狀況.

除了成本外, 換電相較下還有一個大缺點, 就是商業模式複雜.

充電相對單純, 充多少電算多少錢, 電池所有權算消費者, 買車就買斷.

這對消費者與廠商來說都是很大的誘因.

簡單說, 當快充可行, 充電的商業行為更單純, 且成本更低, 不會沒有市場的.

屆時充電站會越蓋越多, 而換電站先期較多的優勢會逐漸消失.

就像加油站早就蓋好蓋滿了, 但是還不是有人蓋換電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